• 4

【悲慘片】這棟大直豪宅賣6年整棟乏人問津

出版時間:2018/07/16 19:45

同根不同命,大直明水路豪宅傳出一賣6年,從新成屋賣成中古屋,整棟仍乏人問津,近期則捨棄傳統代銷銷售,改廣發英雄帖給周圍所有房仲業者,並從原先期望整棟銷售、轉為分層出售,盼能找到買方。但業者透露,該案原分2基地,A基地2015年時最低曾以每坪不到百萬元售出,現在B基地開價平均約在140萬元上下,「想順利成交,價格恐比3年前低。」

基地位於台北市大直明水路巷弄內的「明水靜」,分A、B共2基地,基地面積合計364坪,興建地上6樓,2棟電梯豪宅,採1層1戶,其中1、2樓與5、6樓為樓中樓,最小坪數自100坪起、最大至200坪左右。

全案自2012年起成屋銷售,當時案名為「祥德大直」,平均每戶單價開出170萬元,傾向整棟銷售,但隨著北市開徵豪宅稅,總價8000萬元以上房屋,首當其衝,也迫使豪宅交易逐漸冷凍。期間歷經2014年1改案名「泰然大直」,降價每坪155萬元;2014年2改案名為「明水靜」,同年以分層方式售出A基地4戶,但3、4樓成交單價拆算車位後,不到百萬元,樓中樓戶型每坪則不到120萬元,平均成交單價等同較原先開價,至少打65折出售。

但賣得掉、總比留在手上要來得好,命運多舛的B基地,至今整棟仍乏人問津,成屋6年,近期除代銷外,全面委由大直地區各大房仲業者銷售,化被動為主動。根據房仲官網、《591房屋交易網》,全案採分層或是整棟銷售皆有。台灣房屋智庫資深分析師陳炳辰表示:「依照整棟銷售開價約8.04億元來看,拆算車位後,平均開價每坪約140萬餘元,屋齡折舊、加上景氣未完全復甦,開價又較當年信心滿滿的170萬元,有所降低。」

美商ERA不動產資深經理陳泰源指出,「明水靜」一賣賣6年,實屬大直區域奇葩,「分析看屋客較容易詬病的問題,像是建商名氣稍嫌不足,產品原先定位採整棟賣,客層有限,或是單戶要價總價約2億元,卻可能配到機械車位等,加上基地小、公設比高,都是銷售阻力。」

陳泰源補充,同樣位處大直區域內,「西華富邦」享有萬豪酒店物業管理、且公設齊全,加上建商名氣大,「總價2億元也可入手部份戶別,自然較具吸引力。」專家透露,該案A基地當年出現不到百萬成交價,已是區域破盤價,當時接手者,據傳為傳產業者,而現在B基地為促成去化,最後交易價恐將比先例還低。(詹宜軒/台北報導)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716/1392320/
-------------------------------------------
看多的應該去掃貨,一人買一間,全部買下,我就會相信房市回溫了
2018-07-18 22:3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悲慘片 豪宅
貼木真 wrote:
出版時間:2018/...(恕刪)



這棟規劃、銷售方向錯誤!加上那一代房價高,結果還機械車位,還想整棟賣⋯
看看那附近其實賣的都不錯,街道整齊又安靜。
拿這種失敗例子講講多多,我只能說樓主你不懂房地產啊⋯
97貓貓 wrote:
這棟規劃、銷售方向錯...(恕刪)

最近北市都更分回的標售案件,打八折,標售狀況很慘,八折,看清楚是八折還賣的不好
新北市似乎也出現一戶也沒賣出的案例,若能證實再來開版
自己貼文都不用看順便分析內容嗎?一賣賣6年,實屬大直區域奇葩....表示其他案件賣很好,2億元。卻可能配到機械車位等,加上基地小、公設比高......這是豪宅應有的規格嗎?用心點吧

iv100 wrote:
最近北市都更分回的...(恕刪)


這位iv100大大
我想表達的是好規劃.銷售方式正確自然就會賣了
現在市場上還是很多案件賣得好
6字頭起跳的森城大院不到半年全數賣完
耕云賣完.
三豐三匯其中兩案賣完,剩一案還有幾戶
LaVie敦南貴鬆鬆也賣完
忠泰長虹貴鬆鬆的明日綻賣比較久但也賣了差不多七八成.
京王開賣沒多久也賣了五成

這些案子空空不知道有沒有看到,還是選擇性視而不見?

當然也有賣不好的
iv100大大也可以拿出北市都更分回那戶是哪個案子,可以拿出來看看是哪裡不好
97貓貓 wrote:
這位iv100大大我...(恕刪)


新聞有自己去找,本來想發文,但懶懶的,我不用錯誤的資訊,說有一定有,會出錯只有新聞寫錯才會出錯
你講的有證實嗎?新北有個被整批法拍的案件,討論時有人說當時還貼紅布說,熱賣xx
cp88888 wrote:
新聞有自己去找,本...(恕刪)


我也懶得找哈哈,不過我相信一定有
市場上很多案件賣得好,當然一定有賣得差的
不過不是他地點不好.就是規劃差.再來真的也可能是賣太貴

像興富發的圓山一號院在夜市正隔壁賣豪宅價格.會賣得掉一定是當初一堆沖昏頭的人去買
當初好像賣一百多萬,現在掉到七十幾
價格會掉當然也是那附近環境這麼差,不掉也難
回到七十幾其實只是回到正常面
cp88888 wrote:
新聞有自己去找,本...(恕刪)


說實在我沒辦法證實
但有些案子花了不少錢在樣品屋上卻能在短時間拆掉樣品屋,然後開工
以經驗值來說這一定是賣得好才能這樣做
不然你光蓋那些樣品屋的錢.打廣告的錢.跑單的錢都無法回收

加上認識很多建築.代銷業界的人自然會知道哪個案子賣好或賣不好

一整批法拍的就別提了,那是建商有問題
順便一提預售屋要挑有信託銀行.續建機制的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97貓貓 wrote:
這棟規劃、銷售方向錯...(恕刪)


沒錯!
老子我花了2個億卻買到機械停車位!
看到這我就不想買了!
價格問題而已
哪有甚麼賣不賣得掉的問題
可以賣6年
也是本錢夠多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