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不要再傻傻以台北房價看全台房市~~~

台北房價高點在104年,其它縣市民眾勿聽專家名嘴之言,從104年等到現在沒買房~~


結果~~

像台中市,除了七期豪宅有跌外,一般民眾買的起的三房,二房還是一直漲~~~

連沙鹿肥料廠旁的某大樓賣到6,700萬還完銷~~

有跌嗎???

還在以台北觀點看全台? 那你就傻了~~


台北房子漲至少3倍,也才下修不到幾成~~

其它縣市房子,頂多漲個1倍,是要下修多少??


自己用頭腦想吧~~
2018-07-16 13:23 發佈
boodikuo3 wrote:
台北房價高點在104...(恕刪)


住台中朋友說,台中房價也在跌,我也在想為何朋友講的與01一些人講的情況不同

boodikuo3 wrote:
自己用頭腦想吧~~


買房子 是看口袋台幣的多寡

不需要用腦子

其他地方我是不知道,前幾個禮拜有看到一間還蠻喜歡的,在林口『柏林城堡』社區,現在591上還有在刊登,網路上價格10xx萬,聯繫房仲表示想看屋後,得到結果是已經售出,且售出價格比網路上價格少了1百多萬,換算下來單坪成交價約18萬多一點,或許該社區離國家一號院很接近,才會有如此低的價格成交,可惜沒搶到
boodikuo3 wrote:
台北房價高點在104...(恕刪)


資本市場裡面價格這種東西本來就很難預測跟分析
因為牽涉到人性
就算同一區域同一條街上面
不同建案有可能因為市場取向不同而互有漲跌
即使是同一個建案也有可能因為樓高面向等等因素而互有漲跌
單單用台北市看全台灣本來就不太合理
小孩越生越少是不爭的事實, 但小孩還是有在出生
大環境相對上世紀90年代不好也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還是有人在賺錢
水會往低處留
資本會流動, 人口也會流動
資本會逐利, 人口會找機會
也許在台灣, 也許在國外
單純只因為人口減少或是某地區房價下跌
就認為房價會普遍下跌, 可能還是得仔細思考
看來你應該不懂資金傳導效應
以及貸款遞延效應,所以看不懂整個問題的結構。

房市反轉是2015年,但這是指台北
房產鑑價教父顏炳立說房市至少要空8年,是2015年算起,
至少跌4年,谷底4年,要8年後才會好...但這是指台北~
為什麼呢?

因為當年起漲,台北市是第一波領頭,接著帶動的是新北,雙北炒了好幾年後,炒作資金炒到漲不動後,才開始往南流,朝向桃園,台中精華地區或重劃區炒作,這些地區炒完後,炒作資金才開始流向桃園,台中偏區,這又差了1-2年以上。所以2015年房市反轉,你卻會聽到桃園新屋,台中龍井,甚至東部在“鄉漲”~

所以呢,台北和新北的炒作資金時間遞延,至少差了2年年,新北和台中,桃園重劃區,精華區又差了至少1-2年,
其它根本不值得炒作的爛地段,至少又差了2年~
而這些爛地段雖然爛,卻也有分爛到底和普通爛的。
像東部,因為過度偏遠沒人去接手所以早就跌了,因此你看到的現象就是...普遍西部很多偏區,到現在房市反轉3年了還在漲~
怎麼算這些地方幾時會很慘?
以上面算法,台北有機會2015反轉,新北往後加2年是2017,桃園和台中好的地段2018-19,接下來是爛的區域~大概要到2020-2021你才會感受到。
那何時解套?
我敢說,等下波台北房市起漲時,可能都還沒解套~
不要以為不可能,楊梅就是一例~
THE666 wrote:
房價是漲是跌,看這邊...(恕刪)

跟你說幾次了,別看仲介資料,你到現在都認為台北市沒跌,表示你資料有問題
你這個人客客氣氣的,有教養,我實在不忍心說你
iv100 wrote:
跟你說幾次了,別看仲介資料,你到現在都認為台北市沒跌,表示你資料有問題


我也拿台北市地政處的資料給你看過,
依他的資料,台北市"去年"的確是沒有跌,
你又裝傻當沒看到嗎?

而且我舉的例子是"去年",
(那篇文章討論的也是針對"去年")
你又要扭曲我我意思,說我"認為台北市沒跌",
信義房屋指數都寫很清楚了,台北市民國104年到現在,"有跌",
我又怎麼會認為"台北市沒跌"? 我也沒說過台北市沒跌啊!

我幾乎不會回你的文,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網路有很多人是"先扭曲別人的說法,再加以攻擊",
回應這種人,沒有意義。
THE666 wrote:
我也拿台北市地政處的...(恕刪)

房地產是看整體趨勢,不是看今天有跌明天沒跌後天持平,而且緩跌過程中本來就會有時侯跌又時候沒跌,整體來說雙北近一年沒什麼跌了,但有少數在跌,不容易感覺,新北市賣壓增加了,可能會是下一波跌價準備起動了,目前還在觀察中
過去只要說跌,馬上一堆人來攻擊,酸民就一堆,現在理性多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