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的認知是,趁現在還沒有孩子,可以先一起買房,至少有一個真正可以自主的家(不用想要裝潢改牆壁也要考慮房東同不同意的問題,想換個氣密窗也要看房東願不願意換,而且退租總不好拆走吧!)
尤其近年租金一直上漲,租賃保障卻不是很完美(遇到好房東也是看運氣啊…),身邊很多無殼蝸牛朋友都在思考與其每個月繳房租動輒一年要搬一次家,要不要把租金變成房貸,乾脆買間房子算了,反正每個月都是要繳上一筆費用,繳自己的房似乎比較爽?我也是這樣跟我老婆討論的,所以花了一些時間做了功課,想和各位前輩一起討論和分享。
未分享先止血:
其實購屋跟租房,一直以來都是各據擁戴者的議題。
我們平心靜氣地來討論,大家不要爆氣討論啊!
像我自身需求,如果要選購房地產,一開始會選擇市郊的房子下手比較好。像新北市為例,兩房加上一車位的房型總價可落在700萬~900萬上下(當然也是有破千的啦! 但小家庭首次買房建議不要看到那樣的屋子,從小換大還是比較穩當的購屋模式),而且新北市房屋的買賣流量也很大,日後也好脫手,加上我們不需要考慮學區的問題,選擇低總價的房屋負擔較輕,除了可申請銀行房貸外,預售屋可依照工程期付款,又可減輕給款壓力,這樣買房來說比較不會是難事。
所以如果有一筆自備款,而且雙薪的兩人可以共同負擔的貸款費用能更高一些,也許可以選擇向銀行貸款八成,每個月繳交2.5-3.5萬的房貸,20年後,你們就會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
當然,可能很多人會講,通膨怎麼沒算進去?
但其實未來的事情我們怎麼能預料得到,以後薪資到底會漲到什麼樣的幅度,或是非常悲劇的持平?房價地價的漲幅我們也很難預料,但能實際抓在我們手上的總是比較踏實。
尤其對還沒結婚、剛結婚,但還沒有小孩的家庭來說,等有了孩子之後想要買房換車都已經不是這麼簡單的問題了(已生雙寶的我朋友苦口婆心建議XD)
而且其實現在申請房貸方面相較於以往,現在已經放寬許多,基本上只要具有買房的能力信用沒有什麼大問題,銀行都願意接受貸款,而房貸甚至可貸至40年之久。以前貸款利率曾高達7至10%,現則可低至1.7%,軍公教人員甚至可享1.5%極優惠的貸款利率,像雙薪家庭兩人貸款總價落在6-700萬元負擔應不算太大。目前有些銀行甚至推出可貸8.5至9成,但也可能因其他因素(如修繕)貸至更高額度。
很多小家庭覺得房地產遙不可及(一開始我跟我老婆也覺得這真的是遙不可及的想法,畢竟一般上班族在雙北租屋生活都不是能存很多存款的狀態了,但其實只要收入穩定,背房貸這件事情也真的沒有那麼可怕。所謂的「335原則」就是準備3成自備款,每月房貸以不超過家庭所得的三分之一為限,購屋總價以家庭年收入的5倍最為合適,就能輕鬆買房,也不會被錢追著跑。
以上是為了買房的市井小民所作的功課和小小心得和大家分享~
請各位前輩能分享一些小家庭購屋的好建議和分享

(此圖為2017年底的公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