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個話題來聊聊我所見到的房市怪象(我個人覺得怪)。
幾位朋友在三年前(2014)在掮客的遊說之下覺得房市會漲,可以投資,於是就你出50我出60他出30巴拉巴拉這樣湊出了頭款去買了一個1000多萬的兩房一車預售屋,去年(2017)交屋了,卻怎麼賣也賣不掉,單價已經降了兩萬還是賣不掉,當初保證可以賣掉獲利的掮客也消失無蹤。
現在的情況是待租中,應該還是寬限期,以出租換取機會吧…
朋友們有邀我去那個建案裡面看看,我去參觀了一次,裡面造景,流水小瀑布什麼的都有,還有KTV室,電影室,閱覽室,健身房,小餐廳,並且除了管理員之外還請了兩個可愛小姐(職稱是秘書)在餐廳作料理和飲料給住戶吃,不過不是免費的,要交管理費獲取點數,點數扣完應該就是要再花錢買,所有設施都一樣,都不是免費。
我的疑問是...會有多少人使用這些設施?這些設施想必是算在公設比裡面,花錢買這些設施,使用率?而且還要再花錢才能使用....
另外,這建案的房子並不便宜,兩房的室內約16坪(我覺得滿小的) ,總價都超過1300萬了...管理費一個月要4000!!我想,會買這個地點的(新北),應該也不是多有錢收入多好的人,貸款能下來已經不容易(我這些朋友們為了核貸也折騰了一陣子),貸款下來要繳貸款還要付這4000管理費,一般上班族真的吃得下去嗎?雖然寬限期內月付款可能還好,但寬限期是會過去的...
以上一點對現在房子的個人想法,歡迎大家聊聊~
應該是營造成小豪宅的風格
當初買在高點
在現在講求務實及普遍看空的房市下
室內空間小,持有成本又高
不容易脫手
加上這地區是重點打房區
小坪數(特別是20坪以下的)的房貸都遭央行關心過
一般無法超過六成,造成自備款又拉高
一般小資族存不到頭款
中產雙薪有子階級又嫌室內空間不足
真正有錢的除了投資外也不會買這樣的房子來自住
所以承接力道更弱
因購入成本高,租金自然不會太低(應該不會低於兩萬)
租客還要負擔每月4000的管理費及其他公用水電費
付得起的大概不多,再不然就是加一點去買房了
同社區相同物件應該也不少
所以也不好租...
如果能在不賠錢的狀況下脫手
還是盡早出清吧
不然就是撐到下次景氣循環
這幾年不是投資房地產的好時機
就算賺到錢,還有高額的房地合一稅等著呢
PS:這種小豪宅高管理費的房子,投資客應該不少
真正要擔心的是這些花錢堆出來的公設質感及漂亮咖啡妹妹能撐多久
一旦連這門面都沒了,可能才是真正災難的開始...
ady1983 wrote:
朋友們有邀我去那個建案裡面看看,我去參觀了一次,裡面造景,流水小瀑布什麼的都有,還有KTV室,電影室,閱覽室,健身房,小餐廳,並且除了管理員之外還請了兩個可愛小姐(職稱是秘書)在餐廳作料理和飲料給住戶吃,不過不是免費的,要交管理費獲取點數,點數扣完應該就是要再花錢買,所有設施都一樣,都不是免費。
我的疑問是...會有多少人使用這些設施?這些設施想必是算在公設比裡面,花錢買這些設施,使用率?而且還要再花錢才能使用....
我朋友住的大樓也有這些設備(可能是同一建案),
KTV他有在用,
電影院沒有,
閱覽室他沒用,但我看到不少學生在那上網和讀書,
健身房沒在用(如果我住那,我會用),
小餐廳我不知道。
會有這些公設,大多是很多戶的大社區才有,
坪數分擔下來,其實一戶分沒幾坪。
你根本不用去想這些公設有沒有人用,
說不定人家會買,就是看上這些公設,
我也曾想在家弄個健身房,
但是器材要錢,還要找空間放這些器材,結果一個星期也才用個幾小時,
如果社區有健身房,我會很開心。
THE666 wrote:
我朋友住的大樓也有...(恕刪)
公設最大的地方不是那一樓的東西~
是停車場~
以20層的建物,一樓全都公設好了,
1/20=5%,
加上樓梯電梯給他15%好了=20%,
剩下來的10幾%去了哪裡???~~登登~~停車場~~大概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