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都更問題

關於都更大家都把焦點放在釘子戶上面
政府祭出的辦法以獎勵為主
但是改建最少要幾百萬費用
這個錢總不能也強制執行吧

住戶被教育 改建費用建商要買單 坪數不能縮水 但是這可能嗎?

19樓NQQ大有精闢分析
除非商三地 市場一坪有60萬以上行情 才有可能吸引建商加入 但是 商三一樓通常又是開店

都更很多傳說必須說明清楚
政府應該讓人民有知的權力

第一都更並非只能期待建商加入
第二都更決大部份必須自籌經費
第三建商加入都更 可能坪數大幅縮水
第四什麼樣的區域建商才有都更的利益願意加入
第四教育住戶 4 50年舊房子換新是要付出成本代價的 沒有免費的東西 這也是市場傳說中最神奇的一點
2017-11-26 11:1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問題
冷杉 wrote:
大家都知道都更最難...(恕刪)

當然住戶、建商都不必出錢,建商還有錢賺,才會有都更建案,那改建的經費哪裡來?因為都更之後可建坪數會比原本的多,原住戶分配剩下的就拿來賣錢。

所以都更是原住戶出土地、建商出力、新購屋者出錢,都更之後原住戶土地持分會減少。

但是現行法令與做法,比較偏向保護出土地的原住戶,而出錢都更的新購買戶則是最弱勢的一群...............

請參考這篇:
都更建案潛藏的問題
ysc_kyy wrote:
當然住戶、建商都不必...(恕刪)

公寓的公設幾乎已經是0
改建以後還可以戶數更多
這是法術嗎?
當然你會說可以往上蓋呀
ysc_kyy wrote:
當然住戶、建商都不必...(恕刪)

容積率 建蔽率是有規定的
雖然都更有優惠 但有限
總不能小小一塊社區住幾百戶幾千人
而且建商願意接手的都是精華區
至少臨大馬路可以蓋樓層高
冷杉 wrote:
公寓的公設幾乎已經...(恕刪)

當然是往上蓋啊?有那個都更建案是蓋4~5層的?看過的都是10層以上,20幾層也很常見。

當然也要看地段,必須建築基地容積率、各種獎勵等符合建商預期,條件差的當然乏人問津。

看建商到處圈地規劃都更,不惜動用各種力量,如果不是有錢賺,建商是做功德的?


ysc_kyy wrote:
當然是往上蓋啊?有那...(恕刪)

建商青睞的地是鳳毛鱗爪
大台北93趴以上想住新房要自立自強 自掏腰包


而且建商要的是一本萬利
何況都更風險這麼高 沒300趴獲利不會冒險投資
如果等別人出錢幫你換新居
現實社會不可能
有的話也是舊賓士換新腳踏車
冷杉 wrote:
如果等別人出錢幫你換新居
現實社會不可能
有的話也是舊賓士換新腳踏車

怎會不可能?很多都更完成或是銷售中的都是啊,至少文林苑是大家知道的,

之前法令、獎勵較寬鬆,所以都更比較容易成案,現在比較難了尤其巷弄內幾乎不可能。


ysc_kyy wrote:
怎會不可能?很多都更...(恕刪)


大台北的比率來看 真的是鳳毛麟爪
文林院也用了10幾年
想住新房真的就是住戶自己出錢 自己蓋
建商都是挑飽卵的吃
不管你說都更有多難

很抱歉  這是趨勢

每年都朝著趨於容易的方向走

而每年的案體也都會穩定放出

這是事實 你要接受  更無法否認


政府若不都更  社會問題會很嚴重  房價問題是其一  老齡社會的問題是更迫在眉梢

營造商有工程就有獲利

換個方式他一樣有穩定的收入可以賺
方水辰 wrote:
不管你說都更有多難很...(恕刪)

趨勢 都是充滿理想的話
政策也有經費不足的問題




自己住房子自己花錢蓋 不是天經地義嗎
什麼時候開始變成是建商必須出錢幫你蓋
等建商幫你蓋 都更永遠是口號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