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將來房地產2018的現況是這樣嗎?空屋多養蚊???

建商滿手新成屋 :2017、2018年將爆發降價潮..部分建商為了度過去年的房市寒冬,紛紛有拖延工程、延緩完工交屋壓力策略,預期,今年建商面對新成屋賣壓,已不得不採取降價求去化,最快可能將爆發降價潮。2013〜2016全國取得建照戶數約為44萬戶,但2015〜2016取得使照戶數卻僅有約為19萬戶,未來兩年住宅建、使照數差異量高達約為25萬戶,「建商到最後滿手都是新成屋,他要想辦法去交屋,這個壓力是很大的,所以,最可能的方式,)降價動力會比2017年來的更強,可以想見,2018年一定是建商降價、衝量的階段..房市春燕到? 只是寒冰冬天市場裡偶見的陽光.現階段市場仍是「市冷、價降、案少、人閒--空屋多養蚊.」
2017-10-18 15:38 發佈
才看沒幾間房子 就有兩戶是高樓層 仲介說是一個地主保留戶 一個是股東保留戶

心想放了五年的保留戶 想必應該是高點時沒跑掉 現在趕快賣掉吧

美女啊美女 花開的時候 不找人嫁掉 非得等到年老朱黃才要嫁 現在已經成為美魔女了 XD


sunhm wrote:
新成屋比中古屋還便...(恕刪)


沒錯 這幾個月看房真的是如此阿

去房仲那邊看價格比新屋還貴

當初的好馬己都翻臉了 建商是要活命的

底下有多少員工要養阿 你投資客能撐 建商撐不住阿

投資客一人才背幾間 建商融資壓力是你投資客能比的嗎?

多殺多崩跌阿
漫步在街頭,很容易看見房產廣告,或許,你對「建商保留戶」、「地主保留戶」這些廣告字眼並不陌生,也有業者會--謊報--保留戶出清,民眾選購時須睜大眼睛...質疑業者有隱匿銷售狀況的疑慮。 ,避免成了冤大頭。地主保留戶,其實是種--銷售話術,民眾必須特別注意產品條件,是否符合購屋需求。以免被騙.
上聯:樹不要皮,必死無疑 下聯:人不要臉,天下難行 橫批:樹欲靜而風止, 子欲養兒親在..


高富帥888 wrote:
建商滿手新成屋 :2017...(恕刪)


哇!2018年應該會很精采!!
我家旁邊新透天成屋賣3年還在賣,從2980萬賣到1980,他隔壁的舊透天竟然開價2580,我的天阿
我家樓下賣8年還在賣,從5980萬賣到3580,,我的天阿..
新成屋地點不優 搞不好地目是一些2486的,想便宜自住沒差,或許可以入手 我是絕對不可能,再便宜我都不要,地點不優更不用說,所以新比舊俗的理論並不成立,否則不如去買個200萬深山大農地花200萬違法自蓋透天爽住吧,至少還有地,1500萬買1.5坪土地和30坪建物的傻子現在還有嗎,還沒滅絕嗎,如果還沒絕種,那台灣真是一堆大便,話是直白了一點卻很實在

安億 wrote:
我家旁邊新透天成屋賣3年還在賣,從2980萬賣到1980,他隔壁的舊透天竟然開價2580,我的天阿


我這鄉下地方這情形很常見啊,
一樣的新成屋,建商要賣988萬,2年前就交屋新古屋的要賣1150萬(當初購入價900萬),另一間法拍的底價1200多萬(這間多了一小塊畸零地,建坪一樣)。

結果,開價1150萬的先賣掉(聽聞成交價1050萬),法拍的那間我遇到3組人來向我詢問(我媽遇到的更多),建商的還晾在那。

問了那間新屋主,

新屋主說了幾點:
1.採光罩+鐵窗全裝好了,買建商空屋還不是要花50萬左右裝,
2.家裏有長輩喜歡跟鄰居哈啦,這間房的鄰居很客氣,建商屋的鄰居一邊是年輕人,有一天晚上路過在開趴,另一邊租人。
3.這間屋後面鄰居的室外機是裝在牆上,建商屋後面鄰居的室外機是裝在鐵窗邊,熱氣直灌建商屋後陽台,難道一買屋去跟後面的吵架。
其他細項就不詳述了。

我個人對房價沒太多想法,10年內也不會想買房、賣房,只是純粹持平來看,當初也覺得開價1150萬鬼才買,再笨也跟建商買,但一樣的房子,銷售一段時間後,建商持有的數量愈來愈少,選擇也愈來愈少,而每間屋子雖說格局一樣,還是有差異性,常看有些人替那些開高價賣房的人擔心,何必呢?他套牢也不影響別人。

之前看那一間法拍屋,空屋那麼久,也著實想了很久,「買不起,愛買喔」,後來被法拍,聽到一拍底價也覺得太誇張,是誰鑑價的,第一組、第二組來問,我也認真分析我的看法,第三組量了那畸零地看了許久,我終於懂了,我家就是沒那畸零地,每個人重視的點都不一樣。

多空論戰那麼久了,整體漲或整體跌對某邊的人比較實際,講個案其實意義不大。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