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連結
實價登錄五周年 內政部盼未來更即時透明
[新聞] 實價登錄五周年 內政部下一步推實價課稅
內文:
實價登錄五周年 內政部下一步推實價課稅
2017-08-18 18:40經濟日報 記者陳慶徽╱即時報導
實價登錄上路滿五年,為房地產業帶來許多改變,國民黨籍立委盧秀燕今(18)日於立法院召開公聽會,就制度成效進行檢討。會中,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提到,未來修法方向將朝持續以「即時、透明、正確」等三原則進行檢討,其中,他指出未來內政部將藉由刪除條文的方式,讓實價登錄資訊供課稅使用。
根據《平均地權條例》明訂,已登錄不動產交易價格資訊,在相關配套完全建立且立法後,才可以做為課稅依據。花敬群提到,現行實務上賦稅署在收稅時,便已會以實價登錄資訊來課稅,而內政部也認為,實價登錄所登載的價格資訊本來就是由政府管道公開揭露,為最正確、合理的公開訊息,因此,目前條文卻規定暫時無法使此資訊課稅,「這樣的條文有不洽當處,我們嘗試把它刪除。」
對於此條文,財政部賦稅署副署長宋秀玲補充,外界認為賦稅署尚未以實際交易價格來課稅這件事其實與事實有出入。她強調,其實目前在許多案例上,賦稅署早已開始透過行使調查權來查出實際交易價格,並以此作為課稅基準,其中尤其屬土地交易頻繁者更是賦稅署追查目標,「我們本來就有在做。」
除以實價登錄課稅外,花敬群另外提到,未來內政部推動的修法方向將在「即時、透明、正確」等三大方向下進行,實際內容包含還包括縮短實價登錄時間差,加快資訊揭露效率、門牌去區段化、建商自行銷售的預售屋全面納管、申報義務人由地政士改為買賣雙方等。他說,為避免資訊不實,內政部也將另外增訂主管機關的查核權作為配套措施。花敬群表示,若有登記義務人屢經查核後仍不改善,將祭出相關罰則。然而,他強調,此部分的修法意指不在「罰」,而是為追求資訊正確,要求大家符合規定所訂定的規矩。
此外,本次公聽會中另外也有討論到,針對房屋在經贈與或繼承後,該應以房屋評定現值還是實際交易價格來課稅的議題。對此,宋秀玲表示,由於在繼承或是贈與行為發生時,並未產生「交易」行為,因此,即使政府開放供民眾選擇以實際交易價格課稅,但由於在該時間點上,其房屋並未被交易,因此如何在當下對其價值做認定,將是一大難題。
宋秀玲指出,由於受贈與人或繼承人在得到該不動產時,其取得成本與該房屋當下價值並不相同,在大部分案例甚至可能取得幾乎沒有成本。她強調「很多是事情無法這樣連結」,因此她認為在這些案例下遭轉移的不動產,仍應以分段來進行認定與課徵稅收。
最後,宋秀玲提到,近年不管是房屋評定現值或是土地公告現值,政府都正努力促使這兩者價值接近市價水準。她認為,若未來此兩種價格皆與實價登錄價格同步時,那此類課稅的稅基認定爭議便會「迎刃而解」。
==============================
政府缺錢 除了砍完軍公教勞的年改 挪去前瞻 又多花1000多億外
再來就是學國外改成實價課稅2% 以及空屋稅跟屯屋稅15% 外加土增稅50%
漲價歸公 增加稅收才會有更多收入可以建設 或是補貼
這是國際趨勢 幾乎大多數的國家都是實價課稅的
在國家缺錢 又推行實價登錄5年(比公告現值有可信度的參考值時)
改以實價登錄的價位 取代公告現值來課稅是很公正的 且可行性高
不過應該先設法增加生育補助跟育兒津貼
解決少子化 避免未來百業蕭條的問題 才是首要
p.s恭喜熱血的投資客 終於可以盡一己心力 多多貢獻國家了~~
看多別賣 千萬別賣 房價只會漲不會跌的 留著繳稅也是好選擇
可以學買宏達電千元的精神 拼看看未來有沒有機會翻轉
從77年開始有趣的房價歷史新聞
好慘阿! 才反轉兩年新莊副都心先奔五折!
104萬跌到67萬的距離,只需要三年....
自住沒差 投資的高手很多趁前幾年華麗出場了 最近幾年才進場的真的要保重了
jason4791 wrote:
發這個文的人有點外行,目前國稅局如果可以查出前手交易價格,本來就已經是實價課稅,重點是你有房賣嗎
jason4791
基本資料
註冊日期: 2017-08-15
登入日期: 2017-08-19
只註冊4天的新帳號...
你講的是交易稅 那個不管是之前的奢侈稅或新制的稅本來就會課了
連什麼是實價課稅都不清楚就先說別人外行 習慣先抹黑別人?
現在講的是每年要繳納的房屋地價稅
現行房屋地價稅是用公告現值課稅 通常偏離實價 約在1/4左右
而國外是用實價計稅 是講附近地區的實價
也就是現在價值1000萬的房子 用公告地價 可能只要繳1~2萬的房屋地價稅
但學過外用實價登錄2% 百分之二 是每年要繳20萬(增加18萬稅收)
又以帝寶為例 從1億漲到2億 然後又些微下修
1億時課稅2% 一年要繳納200萬
2億時課稅2% 一年要繳納400萬
不像現在用公告現值 繳不到10萬
實價計稅是讓人繳納房價的2%
(所得稅幾百萬就要繳40%了 房屋上千萬也僅要繳2% 且現行只要繳公告現值 差距甚遠)
別懷疑 國外就是這樣課稅的 所以房價才不容易被炒作
因為比較無利可圖 一半都被國家賺走了 難以炒作
瑞士人不買房子的故事
不要認為不可能
國家缺錢 都可以砍軍公教勞的年金
國家缺電 就會發動分區域輪流限電
何況這是國際趨勢 幾乎大多數的國家都是實價課稅的
在國家缺錢 又推行實價登錄5年(比公告現值有可信度的參考值時)
改以實價登錄的價位 取代公告現值來課稅是很公正的
也就是 房屋地價稅 準備要照這5年平均價課稅了
(這就是為何日本房價 除了少子化外 驟降的另外一個原因 因持有成本提高)
多多們還不快趁噴滿前?? 買好買滿了


p.s以前親戚當建商 遇到80年代房市反轉 還拿房來抵押借錢
現在好不容易才賣掉還錢 難得趁相對高點賣掉
除了留自住的外 其餘都換現金為王了
所以還真沒多的房子可以賣了
而且長輩 耳提面命 房市下修中的房 絕不要亂接刀
獲利有限且風險過高 剛性自住需求是不得不買
若你認為有利可圖 可以把減少的10萬交易量買回來
房仲朋友們會很感謝你的...

提供台灣近20年來 買賣移轉棟數作參考(ake999網友提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