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有夠慘的拉!台北市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引爆房價大崩盤!

別只關注高雄 人口更少的台北市將最早邁入超高齡社會

該來的躲不掉,六都人口年增率敬陪末座的高雄市終於在今天被台中市追過,退至台灣人口第三多的直轄市。



根據《中央社》,依內政部統計至106年7月底的資料,台灣6個直轄市中人口最多的是新北市398萬4051人,次為台中市的277萬8182人,接著是高雄市277萬7873人、台北市268萬7629人、桃園市217萬1127人、台南市188萬6267人。



根據《蘋果日報》,高雄縣市合併後人口從2011年的277萬3483人增長到2017年2月底的277萬9052人,6年來只增加了5569人,成長率0.2%,在六都中敬陪末座。相對的,台中市人口增長力道強,近年來平均每年增加兩萬人,年增率在六都中排名第二。此消彼長的主因是高雄的遷出人口太多,其社會增長(遷入人口減去遷出人口)一直為負值,直到去年才轉正,但僅增加千餘人。



別陷入人口迷思



雖然高雄市人口被台中超越,但人口並不是六都重要性排名的重點。新北市名列人口最多的都市,並不代表新北市的重要性、代表性最高,而台北市貴為首都,卻僅排名第四。



須注意的是人口消長代表的意義。社會增長長期低落的高雄市須要思考這個問題,也是近日各方媒體所著重探討的。



檢視相片


請注意台北市的人口結構



雖然在天龍國找工作比較容易,因而有大量外縣市居民北上找機會,但「台北居大不易」,在台北找到工作的年輕人往往無法負擔在台北居住、生活的開銷,因而青年人口不斷遷出,台北成為一座「老城」。預估再過3年,即2020年,台北市將從「高齡社會」邁入「超高齡社會」。



根據《聯合新聞網》,北市老年人口比率為15.55%,居六都之冠。台北市平均每5人就有1位老年人;65歲以上的人口近42萬人,還多於14歲以下的小孩。隨著人口老化,台北街頭「慢走族」越來越多,但交通環境不夠友善,使老人們頻出意外。據統計,去年行人交通事故死亡28人,老人就佔了21人。



除了交通不友善,更新速度緩慢的台北樓房也遺留了許多沒有電梯的公寓,這對居住在高樓層的老人來說是額外的風險。老人起居不便需要請人照顧,偏偏台北的照護機構也跟不上。根據《聯合新聞網》,全台北市老人安養機構才109家,而較便宜的公立機構僅僅5家,登記入住需時一年。



首都未必是首善之都,如果政府沒有訂立完善的照護制度,台北市步入超高齡社會後將面臨許多挑戰。


***************************
台北市房價崩盤原因都浮出來了,跌到不要不要的,有夠悽慘的拉!(正宗台灣腔)

2017-08-03 14:03 發佈
小摩星 wrote:
別只關注高雄 人口...(恕刪)


耶 頭香

你想想會買房的族群通常是誰? 當然是最有錢的老人家
所以啦 邁入朝高齡社會的房價也就更有買氣房價更高呼
以上為本人不負責言論 若有雷同純屬虛構
以下開放投資客房仲們繼續抬轎 加油
Dean Liu.

小摩星 wrote:
別只關注高雄 人口...(恕刪)


難怪那麼多人投資長照,果然需求很大
小摩星 wrote:
別只關注高雄 人口...(恕刪)






小摩星 wrote:
別只關注高雄 人口...(恕刪)

台北市一堆年輕人租屋沒遷戶籍的
房子不是冷氣機好嗎。 人家老人喜歡買整排。

去找個大富翁2玩吧。

阿土仔:換新車了。事業有成的阿土仔開著禮車回到自己故鄉,和自己的老水牛相抱

摩星大:完蛋了、我的天啊。

小摩星 wrote:
慢走族

行人過馬路 愈走愈慢
慢生活

"自1999年「慢城運動」發起以來,目前已有來自25個國家的150個城市列入慢城,除了歐美等西方國家外,近年如中國,韓國也有慢城,而目前中國唯一的慢城就是江蘇省高淳縣椏溪鎮。"

真有趣!
小摩星 wrote:
別只關注高雄 人口更少的台北市將最早邁入超高齡社會

光雙北超過30年的老宅就有136萬戶挫咧等老屋健檢領紅黃牌
等著拆的危樓這麼多(沒說要蓋喔),老齡化一點威脅都沒有
現在只等老宅強制健檢一聲令下就捲起袖子來幹
土木技師公會這種溫情單位該還挺容易關說的
掛上紅牌就神功護體不怕釘戶更沒有同意比率問題

豪哥大 wrote:
光雙北超過30年的...(恕刪)


甚麼阿!這樣一堆中古屋不就直奔0元阿?

太誇張了~太慘了吧!
保持高房價和年輕人低薪就是最好長照老人政策,

年輕人無房又般不走只好對家裡老人好一點!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