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udn.com/news/story/7238/2582191
大師智庫論壇/席勒:台灣房市 像2006年前的美國
二○一三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Robert Shiller)昨天指出,台灣現在的房市就像美國二○○六年之前一樣,沒有基本面支撐。當時美國房價飆到高點後崩盤,但營建成本、人口變動、利率等決定房價的基本因素其實都沒有太大變化,因此一定還有心理學等其他因素。
席勒昨天在「二○一七大師智庫論壇」發表專題演說,題目為「投機性資產價格」。論壇由經濟日報、華南金控、安達人壽共同主辦,中華經濟研究院協辦。
應邀致詞的金管會副主委鄭貞茂表示,「敘事經濟學」(Narrative Economics)是席勒重要的貢獻。鄭貞茂說,他在外資券商做過分析師,根據他的經驗,很多人看券商出具的研究報告,喜歡看股票的目標價。但事實上,對於專業投資人而言,根本不看目標價,而是看公司的題材面,以及關注公司有無願景,這就要倚賴「敘事表達」的能力。
席勒指出,不論是股市或房市價格,波動都很大。以一九二九年的美國股市及二○○六年的房市來看,價格都先飆漲後再崩跌,這樣的波動完全沒有必要。效率市場理論很有參考價值,但無法完全解釋金融市場的波動,還必須參考心理學、社會學、甚至腦神經科學等其他方法。
席勒指出,台灣房價高,台北房價更是居高不下。父母要替子女置產時,可能會認為台灣房價高,因此到美國去買房。但美國房價也偏高,理論上不應買房,但依據他編定的指數,美國房價仍會再上揚。
席勒指出,一九三六年就有經濟學家將金融市場比喻成選美,當時舉行世界小姐選美,報章登出一百張美女臉孔,要讀者預測誰當選。但如果要猜中,不能選自己認為最美的臉,而是要選出大多數人認為最美的臉。席勒認為,金融資產的價格也是如此。
以下開放,比諾貝爾經濟學家還強的套套,教教諾貝爾獎得主房市要怎麼看
2014manyGG wrote:
https://udn...(恕刪)
席勒指出,台灣房價高,台北房價更是居高不下。父母要替子女置產時,可能會認為台灣房價高,因此到美國去買房。但美國房價也偏高,理論上不應買房,但依據他編定的指數,美國房價仍會再上揚。
==================
雖然現在我對房地產也偏看跌,但是我覺得拿台灣房市對比2006年前的美國房市是很不一樣的,美國房地產的債權追訴僅只於該棟建築,所以瘋狂的是銀行不要命的拼業績擔風險,何況席勒自己都指出美國房價仍會上揚..
這一波全球房地產的飆漲很大原因應該跟各大經濟體瘋狂印鈔有關,問題是大量灑錢好像產生的通膨效應並不算太高,錢要多久才收得回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