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台灣大道蓋高架橋不好嗎

每次去台中要去市區下交流道車只能緩慢前進

紅綠燈多車也多當然開不快

其實台灣大道路幅夠寬

為何不像台北市的建國高架橋一樣

若能蓋高架道路對平面交通一定有助益

一堆車子只是要上下高速公路

依用途不同分流大家不用塞在秋紅谷新光百貨

雖然施工期會影響交通但完工後就可享有便利



2017-06-09 13:20 發佈
未來的交通建設

重點不都是在鐵道計劃嗎

捷運就吃掉大筆預算了

哪還顧得了高架路橋
機甲部隊 wrote:
每次去台中要去市區下...(恕刪)
想法很好,但兩旁的不動產或商家…………,當初國道六號從草屯往埔里方向也是抗爭很久,雖然最後還是通了。我也很希望高架橋能成真。
要有錢蓋吧。


交通部 部長(民意)信箱

台中市 市長、議長(民意)信箱

區域立委(民意)信箱


建國高架

1977年:臺北市長林洋港決定放棄園林大道的規劃,改興建高架橋

1989年11月30日:由台北市市長吳伯雄主持高架道路通車典禮。


20xx年 放棄藍線的規劃,改興建高架橋?

2xxx年 由市長?主持高架道路通車典禮?

你知我知,獨眼龍也知,為什麼不蓋?

你知道蓋了高架,延線房價會跌嗎?

不過很有趣的是,蓋高架道路房價會跌,蓋高架捷運房價會漲

所以應該規劃高架快速道路跟捷運共構,上層跑車子,下層跑捷運

看看這樣房價是會跌還是會漲?


我來幹古一下

我家(父母家)在板橋縣民大道上,我是住板橋長大的

小時間家裡旁邊是鐵路,家母看房子時建商說這個鐵路要地下化,以後就不會被火車吵了

於是家母就買了

後來大家當然都知道,鐵路的確地下化了(印象中蓋了十幾年吧?)

但鐵路地下化以後,施工並沒有停,原鐵路路線上繼續蓋高架(華翠橋)

原本我們覺得整天施工的噪音煩死了,後來華翠橋通車後我們才發現,原本火車噪音是最好的,施工雖吵但還能接受

快速道路上的車流聲才是真正吵到難以入眠。不分日夜車子在橋上呼嘯而過的噪音,搭配三不五時改裝車轟隆隆的排氣噪音

從早到晚幾乎沒有停的一刻。 我比較懷念小時候固定時間會經過的火車聲


以上廢話

我是想聊華翠橋

當初華翠橋在規劃時(年代久遠我不是很記得了,有錯請見諒)

是一條貫穿板橋的高架道路,從延線路名整併改為"縣民大道"可以看得出來,一開始的規劃是要像台北市的市民大道一樣,整座高架貫穿,中間可以自由跟相交的橋樑、高架做立體交叉。

一開始的華翠橋(縣民大道高架)也是這樣,利用原火車跨河橋墩,進到萬華鬧區,直接穿過中華路,接上市民大道

另一端穿過整個板橋市區,中間可跟大漢橋、64快速交叉,一路通到65快速或浮州橋

這規劃很棒,很多車都不必塞在市區

最後結果呢?

台北端還沒到中華路就停了,板橋端在中山國中附近也停了

變成一座只有連絡板橋到台北的跨河橋樑(現有板橋到台北的跨河橋樑已經有光復、華江跟萬板三座)。

為什麼好好一個可能頭尾有接中間有通的高架道路,搞到最後會沒頭沒尾只剩過河功能?

還不就因為高架會讓房價下跌,一旦要經過有力人士的房產時,立刻阻力就會大增

於是還沒到板橋新站,高架就沒了(連接上64通去新莊的機會都沒有)

台北端連中華路都碰不到就沒了

臺灣的交通建設,規劃時其實是很有遠景的,但實施的時候真的是......再說下去我就要發不自殺聲明了

原來這座橋原本這麼有願景

當初還罵蓋橋的是OO 延伸這麼長什麼事情都沒做

結果是被河蟹掉了...


yagami7215 wrote:
你知我知,獨眼龍也知...(恕刪)
機甲部隊 wrote:
每次去台中要去市區...(恕刪)


遙想小時候的中港路
順順順啊

自從多了公車道後
塞塞塞啊

雖然台中捷運人口可能沒那麼大

我個人也不會搭

但我還是支持稅收花在發展地下捷運上

yagami7215 wrote:
你知我知,獨眼龍也...(恕刪)


原來華翠大橋原本延伸這麼遠!

我住漢生東路HONDA附近本來三環三線高架捷運會走漢生東路在往文化路走

也是議員和里長講一講就改走火車站那裡去了....

每次只要塞車,四輪大爺就出來哭么,要求政府開闢更多的道路,阿是不會搭大眾運輸喔?

cinnamon coffee wrote:
每次只要塞車,四輪大...(恕刪)



每次只要塞車
就有人說要蓋公路
哪有那麼多地給你蓋公路
路上常常看到很多一人SUV
你就知道為什麼會塞車了
如果不從源頭下手蓋在多也是會塞
車子在繼續多下去的話
以後進城區可能也要給他課稅了
尤其是一人SUV要加倍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