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史上最大「交屋潮」來臨"與"北台25萬戶套牢"

嗯...重要數據畫一下重點才不會忘了.

史上最大「交屋潮」來臨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003000038-260202

"明、後(2017~2018)年將是2014、2015年推出新案的完工交屋高峰,不但平均銷售率只有4成多,且面臨價跌、稅增、和量大等考驗,加上5成多餘屋要出清,預期建商要拚全部完工入帳,難度比往年高"

打房效應 北台25萬戶套牢
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2115717

"信義房價季指數觀察,北北桃房價最高點多落於2014年第1季或第2季"

"若以2014年及2015年的建物買賣移轉件數觀察,台北市約6.2萬件、新北市累積約11萬件、桃園累積約8.2萬件,合計超過25萬件。房仲業者表示,這個數字尚未計入預售屋交易部分,在房價下跌中,絕大多數在這二年進場的買方,無論購屋是為了自住或置產投資,都面臨資產縮水的困境,目前的資產價值低於取得成本"


回想去年在版上,不斷苦口婆心請購屋者要留意風險,鮮有正面回應的,果真是無緣呀....
2016-11-28 23:3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交屋潮 25萬
台灣的房價在前政府助攻下炒得太貴了,比許多歐美知名城市還貴,放到國際市場完全沒競爭力,很難吸引外來客,爽到建商,苦到買到的百姓,多揹許多債。

現在光空屋約120到150萬戶,又有社會住宅,又有都更會大幅釋出房子,供給量會不斷增加。人口又快負成長。

房子夠住就好,投資房地產算是相當不聰明,也留給需要的人去買。
恬適生活 wrote:
嗯...重要數據畫...(恕刪)



房仲業者表示

房仲業者只會妖言惑眾
房事多殺多

落下的刀子不要接!
恬適生活 wrote:
嗯...重要數據畫...(恕刪)
恬適生活 wrote:
史上最大「交屋潮」來臨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003000038-260202

"明、後(2017~2018)年將是2014、2015年推出新案的完工交屋高峰,不但平均銷售率只有4成多,且面臨價跌、稅增、和量大等考驗,加上5成多餘屋要出清,預期建商要拚全部完工入帳,難度比往年高"...(恕刪)

+1

台北很多外觀剛蓋好的大樓啊

大概都是明年交屋
明後年的交屋潮之中,有多少投資客撐不住才是重點,等著看好戲。
aqp9995 wrote:
明後年的交屋潮之中...(恕刪)


2016 17 18 是最大的賣壓時間

要消化要很久了

這些房子也都是購買在2013 2014 高點次高點的地方

很多房子裡面都空空的 投資客也不願意再花錢裝潢 就一張床一張桌一張椅子 住在裡面撐著

要等到整個案件 交屋穩定 裝潢穩定 可居住的時候 大概是好久好久以後了

哈哈

買個幾千萬的房子要忍受電梯一直都在包起來等人裝潢

一下這邊敲敲打打 一下另一邊突然又敲敲打打

周末有房仲進出 帶看

然後管理費很多戶都沒人繳 空屋


恬適生活 wrote:
無論購屋是為了自住或置產投資,都面臨資產縮水的困境,目前的資產價值低於取得成本"
回想去年在版上,不斷苦口婆心請購屋者要留意風險,鮮有正面回應的,果真是無緣呀....


版上一堆房仲,
誰要理會苦口婆心?

睜眼說瞎話的,吹哨壯膽的,
看多就麻痺了,
反正就讓市況跟數字去說話就好

不過跟去年相比,
這類的人已經消失很多,
房仲多收一點,好處倒是還不少
E.TTsai wrote:
版上一堆房仲,誰要理...(恕刪)


版上消失的都是沒用的房仲啦, 沒有不景氣, 只有不爭氣, 沒能力的房仲跟沒眼光的投資客本來就應該被市場淘汰

小小台灣, 收入又不高(台灣人的薪水約美國人的1/3), 房價還比美國很多大城市還貴(台北約Boston兩倍), 一看就知道是一個畸形的市場(房價/收入的比值竟然是美國的6倍), 始作俑者就是這些劣質房仲跟無腦投資客, 等他們被淘汰了, 台灣房市才會健全
套牢?!

可是,

昨天的爽報頭版頭,

喊漲耶!

反正青菜蘿蔔,雞鴨魚肉,

挑自己喜歡的吃。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