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個人一點拙見: 房子要有公設,當然會有,但請不要灌在總坪數中,以落實價格透明制

不要再提甚麼樓梯間,電梯,梯廳,甚麼大公小公等議題上打轉...

長久以來台灣人民已經被建商及政府的規定綁架洗腦到已經默認這種制度是對的,是好的

我的想法是: 其實公設可以有,本來就一定要有,難不成開家門不用搭電梯直接人可以到一樓? 綁繩子垂降?

但麻煩計價時不要灌在總坪數中,但麻煩計價時不要灌在總坪數中,但麻煩計價時不要灌在總坪數中!!很重要,所以講三次

比方說,現在權狀50坪的房子,賣3000萬,其中有20坪是公設,麻煩標示30坪就好,不要再標示50坪,而每坪就是100萬,不要再跟我說每坪是60萬

這樣房價就明顯看起來高,就不會那麼容易漲,因為已經看起來夠高了!非常透明!

至於房子的價值,當然你設定愈多的公共空間,比方說閱覽室,健身房,游泳池,就是愈好的,房價也愈高,每層一戶專用電梯也是愈好,房價也愈高,房子的價值應該要在這邊顯現,而非灌了一堆非室內的虛坪,讓每坪房價看起來便宜,以掩護若以實坪來計算卻高房價的事實

國外哪一個地方是像台灣這樣搞公設比,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只要實坪制實施下來,高處不勝寒,台灣房價一定會掉

對了,不要問我為何已經有房子了還希望房價掉,我覺得居住的公平正義很重要,買賣的透明很重要,我寧願房價掉,我也不要長久一直以來的陋習及不公不義的現象存在於台灣的房地產市場裡,以上
2016-11-04 12:58 發佈
可以,但以後建商一定在合法下前提下把公用面積縮到最小
因為人性都會優先選購你認為"單價最低"的房子
既然你只求使用面積單價最低,就不要要求什麼公設什麼居住品質
對建商而言推個建案都是把想要的銷售金額除以建築坪數
此坪換彼坪不過是單價不同給你想要的算法又如何?

這種使用空間極大化公用空間極小化的大樓香港多的是
人家地狹人稠是當無可奈何你卻當作是先進做法
這才是文題相符⋯⋯

一堆網友視公設為毒物

重點是建商把所有成本算在實坪中

重視價格⋯去找最便宜

重視品質⋯去找貴一點的

多少錢

享受多少事

很好啊
其實如果你真的買過房子,應該了解最後考慮的點都是總價,總價為王,執著在有無計算公設而造成每坪單價的不同,而卻忽略了算來算去總價跟本沒變的事實。建商今天蓋房子,知道國人大概平均可以負擔的總價是1~2千萬,房價漲,它就蓋坪數小一點的,房價跌它就蓋大一點的,你吵公設,它就公設弄少一點,室內坪數弄大一點,算來算去,結果總價跟本沒什麼差別。

jeterman3628 wrote:
不要再提甚麼樓梯間...(恕刪)


我很認同樓主的想法,也一直認為這樣才是合理的。

但不曉得這種理想要如何在台灣落實?


豪哥大 wrote:
可以,但以後建商一定...(恕刪)


不同意,如果樓主的假設情況發生,我就不會只選單價低的

大家都沒把公設坪灌進去,除了單價外,更方便讓人家選社區大樓的品質

並不是每一個建商蓋出來的品質都一樣

tr920 wrote:
其實如果你真的買過房子,應該了解最後考慮的點都是總價,總價為王,執著在有無計算公設而造成每坪單價的不同,而卻忽略了算來算去總價跟本沒變的事實


是啊!因為公設比一定會問的!
最终看的還是總價!

。。。。。。。。。。。。。。。。。。。。。


想必開版大大的房子是低公設比的舊屋吧!

用実坪算有利

要不然,用土地持分算好了!哈
這更爽

tr920 wrote:
其實如果你真的買過房...(恕刪)


完全不同意 我才不在乎總價 我在乎的是cp值

坪本來就大,大陸用米,香港用呎

一坪百萬 改稱 呎價6900港紙

一坪十萬 改稱 筍盤最平呎價690港紙


manson_tv wrote:
我很認同樓主的想法,也一直認為這樣才是合理的。

但不曉得這種理想要如何在台灣落實?


唯一的方法就是立法,只能看立法委員有沒有良心

但遙遙無期,因為立法委員都是擁房大戶

公平正義這四個字,在台灣很難實施
  • 3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