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學區包租公?爽領房租退休養老?最新2016即將到閉大學排名出爐,25萬交易量將成為台灣史上最高量(未來60年)

恭喜
這幾年的炒房炒到大家絕子絕孫

小學、國中、義務教育亂搞還可以,硬是不廢校,反正國家錢燒光再說
大學,尤其是私大總不能這樣了吧
沒有學生、生活圈,附近的收租型套房、透天隔成套房的房價不是一折,是直奔0折,轉手困難了

不要以為市區就沒事情
這個排列是預估,看也知道有些市區的學校排名怪怪的

總之,這是一個未來沒有人接手的世代
絕對不是房產10年一大週期起伏,未來還有爬起來的機會

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信了


還有大家可能不知道
教育部很好笑
小學都沒人了
105年度還新成立不少新國小,裁撤的比新增的還少
http://depart.moe.edu.tw/ED4500/News_Content.aspx?n=63F5AB3D02A8BBAC&sms=1FF9979D10DBF9F3&s=78FF58E4D55E8239

學區包租公?爽領房租退休養老?最新2016即將到閉大學排名出爐,25萬交易量將成為台灣史上最高量(未來60年)

一句話,偏鄉地區不能沒有學校
就算全校只有3個學生,也要有校長、副校長、教務主任、學務主任、訓導主任、工友、伙食團、校醫、校護..............

大概趨勢是準備萬掰萬,每個國小每個年級都能1對1教學導向,這樣現職老師才不會失業
浪費多少資源、金錢,有沒有效率亂花國家的錢,你們自己可以去算

所以一些小學、國中附近的房價反而有撐歐,尤其是深山裡的,海裡的,雲煙飄渺沒有生活機能的地方
有老師會跟你租

------------------------------------------------------------------
以下全文引用
台灣大學排名網
網址
http://toptwu.com/archives/211
2016這一年是大學退場警鐘被敲響的一年,未來會有許多大學被送進加護病房,這裡的名單,談的不是今年退場,我們看的是4年後。
大學適齡人口(1~4年級,各年出生人數總和)在過去10年走勢平緩,2015適齡人口約130.4萬人,是最後一段好日子,這個現象在2016被打破,到了2020年只剩109.6萬人。
這裡我們先講明了,這一段下坡路,要一直到2028年才會結束,堪稱"大學版的雷曼事件"或是"大學版的經濟大蕭條",最後谷底只剩75萬的大學適齡人口,我們估不到2028年會剩哪些學校?也只能看數據,多算一年是一年。
我們確信大學退場這件事一定會發生,對!就是100%,因為人口減少是發生於18年前的事,我們今天不可能再去生出這些人來補足缺口,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事,而且將長達12年,我們採用了公開的政府數據,導入一個簡單但不失合理推估模型,嘗試送出一個訊息,讓大家知道。
假設適齡人口的大學就讀比率不變(過去10年平均約78%),大學(不含研究所)在學人數將會由2015年的103.5萬人(頂峰為2012的103.8萬人),下降到2020年的85.7萬人,消失的學生數為17.7萬,5年下來,消失的學費合計約為470億新台幣。

2016缺額人數為13336人(一般大學與科技大學合計),按照教育部目前的處理方式跟速度,我們只能說:不夠快。

目前台灣各大學的學生人數,中位數為7890,因此學生人數這一項,低於5000人才納入計分,5000人以上此項為0分。如果你的母校在這個項目獲得加分的資格,這真的不算是太好的現象,當然,醫學院為主或是具有政策面支持的學校是例外。

此外,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法鼓文理學院,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興國)屬性特殊,不列入計算之中。

低於10分的學校,基本上就是安全名單了,除非是自己搞砸了,單看註冊率這一項,國立科大(平均超過98%)明顯高於國立普大(不到95%),這是出現一點分數小差距的原因。

排序 所在縣市 學校名稱 分數
1 花蓮縣 臺灣觀光學院(精鍾商專) 87.419
2 宜蘭縣 蘭陽技術學院(復興工專) 83.026
3 新北市 華梵大學 82.503
4 花蓮縣 大漢技術學院 82.455
5 嘉義縣市 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 79.392
6 高雄市 和春技術學院 78.602
7 苗栗縣 亞太創意技術學院(親民工專) 73.922
8 台南市 遠東科技大學 73.288
9 台南市 南榮科技大學 72.413
10 桃園市 桃園創新技術學院(南亞工專) 64.320
11 基隆市 崇右技術學院 61.584
12 台南市 台灣首府大學(致遠) 59.571
13 嘉義縣市 大同技術學院 57.724
14 新北市 東南科技大學 55.544
15 新北市 聖約翰科技大學(新埔工專) 53.841
16 高雄市 高苑科技大學 53.739
17 桃園市 健行科技大學(清雲) 52.200
18 苗栗縣 育達科技大學 50.643
19 新竹縣市 大華科技大學 49.927
20 新北市 華夏科技大學 49.312
21 新竹縣市 中華大學 49.130
22 嘉義縣市 吳鳳科技大學 48.156
23 台中市 修平科技大學(樹德工專) 47.855
24 台北市 臺北海洋技術學院 46.789
25 桃園市 開南大學 46.692
26 新竹縣市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 46.568
27 新竹縣市 玄奘大學 46.283
28 花蓮縣 慈濟科技大學 45.787
29 新北市 德霖技術學院(四海工專) 45.581
30 彰化縣 中州科技大學 45.298
31 台南市 康寧大學(立德) 44.831
32 雲林縣 環球科技大學 43.069
33 彰化縣 明道大學 41.282
34 高雄市 東方設計學院 40.736
35 台北市 中華科技大學 38.615
36 基隆市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德育護專) 37.082
37 南投縣 南開科技大學 36.834
38 新北市 醒吾科技大學 35.730
39 新北市 黎明技術學院 34.207
40 彰化縣 建國科技大學 33.696
41 台南市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 33.321
42 高雄市 輔英科技大學 32.501
43 桃園市 萬能科技大學 31.683
44 屏東縣 美和科技大學 31.148
45 嘉義縣市 南華大學 30.942
46 新北市 景文科技大學 30.044
47 屏東縣 大仁科技大學 26.634
48 台北市 中國科技大學 24.628
49 台南市 長榮大學 24.280
50 新北市 真理大學(淡水工商專) 20.321
51 宜蘭縣 佛光大學 18.463
52 彰化縣 大葉大學 16.073
53 台南市 嘉南藥理大學 16.029
54 台南市 崑山科技大學 13.760
55 台北市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光武工專) 13.679
56 高雄市 正修科技大學 9.502
57 新竹縣市 明新科技大學 7.310
58 高雄市 樹德科技大學 7.076
59 澎湖縣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6.694
60 台北市 實踐大學 6.358
61 高雄市 義守大學(高雄工學院) 5.373
62 台中市 中臺科技大學 5.208
63 花蓮縣 慈濟大學 4.493
64 台中市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4.204
65 桃園市 龍華科技大學 4.124
66 屏東縣 國立屏東大學 3.657
67 金門縣 國立金門大學 3.599
68 台中市 中山醫學大學 3.116
69 台南市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台南家專) 3.092
70 台北市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3.087
71 台北市 臺北醫學大學 2.957
72 台東縣 國立臺東大學 2.946
73 台北市 中國文化大學 2.827
74 台中市 逢甲大學 2.818
75 台中市 中國醫藥大學 2.791
76 台中市 嶺東科技大學 2.679
77 桃園市 國立體育大學 2.653
78 台北市 國立陽明大學 2.595
79 花蓮縣 國立東華大學 2.577
80 高雄市 高雄醫學大學 2.504
81 苗栗縣 國立聯合大學 2.395
82 新北市 馬偕醫學院 2.384
83 桃園市 長庚大學 2.366
84 台中市 弘光科技大學 2.220
85 高雄市 國立高雄大學 2.201
86 宜蘭縣 國立宜蘭大學 2.066
87 台南市 國立成功大學 1.894
88 台中市 僑光科技大學 1.886
89 新竹縣市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1.880
90 台南市 南臺科技大學 1.787
91 高雄市 國立中山大學 1.762
92 嘉義縣市 國立中正大學 1.661
93 高雄市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1.650
94 南投縣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1.635
95 嘉義縣市 國立嘉義大學 1.584
96 桃園市 國立中央大學 1.550
97 台南市 國立臺南大學 1.539
98 台中市 東海大學 1.516
99 桃園市 元智大學 1.458
100 基隆市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1.447
101 台北市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1.417
102 台中市 靜宜大學 1.387
103 新竹縣市 國立交通大學 1.380
104 新北市 致理科技大學 1.354
105 台北市 大同大學 1.328
106 台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 1.321
107 新北市 亞東技術學院 1.250
108 高雄市 文藻外語大學 1.250
109 台中市 亞洲大學(臺中健康管理) 1.213
110 新北市 國立臺北大學 1.172
111 彰化縣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1.134
112 新竹縣市 國立清華大學 1.131
113 台北市 東吳大學 1.119
114 台北市 世新大學 1.116
115 台中市 朝陽科技大學 1.116
116 台中市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1.112
117 新北市 淡江大學 1.086
118 桃園市 中原大學 1.041
119 屏東縣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1.022
120 高雄市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0.974
121 台中市 國立中興大學 0.970
122 台北市 銘傳大學 0.959
123 新北市 輔仁大學 0.940
124 桃園市 長庚科技大學 0.929
125 新北市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0.914
126 台北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0.884
127 台北市 國立政治大學 0.858
128 台北市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0.786
129 新北市 明志科技大學 0.719
130 台北市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0.598
131 雲林縣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0.591
132 台南市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0.568
133 台北市 臺北市立大學 0.500
134 台中市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0.402
135 高雄市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工專) 0.364
136 高雄市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 0.315
137 雲林縣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0.217
138 高雄市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0.202
139 台北市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0.175
140 台中市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0.114
141 台北市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0.038
142 台北市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0.000

2016-10-20 23:44 發佈
小學還好~
以前小學生一班4~5X人~
現在一班2~3X人~
雖然少子化~
但一班學生數差快一倍~

市區雖然比較有撐

不過很多學校,恐怕不是20人一班的問題

真的可能全校6個年級不到20名學生

還拼命狂蓋新校舍<<不虎你,真的沒人還是蓋全新的

至於部分市區減招的國小

有時候去看,真的校園開始斑駁,一些校舍該油漆的該打掃的整理的都沒錢,可以說半荒廢狀態

站者毛坑不拉屎

拿來蓋社會住宅多好

-------------------------------------------------------------------------------
〔記者游明金、簡惠茹、劉禹慶、張勳騰、劉婉君/綜合報導〕九月開學,對非都會區學校來說,可能是噩夢。因為少子化趨勢,學生減少,直接造成老師超額問題。部分學校為避免減班,使出「借」學生對策。比如宜蘭去年發現至少一所國中、三所國小借學生而多出四班,以致縣府得增聘八名教師。以教師最高薪資計算,每年多付八百多萬元薪資,家長憂心變相排擠教育資源。

新生減少反增聘老師
本報追查更發現,除宜蘭外,苗栗及澎湖、花蓮等縣市,也都曾查到「借學生、避減班」實例,幾可說是公開的秘密。
問題的源頭還是少子化。以宜蘭來說,民國九十一年的小一新生數有六千三百餘人,今年只剩三千二百餘人,幾乎少了一半。學生少,意味老師也要減少。目前國中一個班配兩名老師、國小一.六五個,學校若減一班,等於超額兩名老師,須協調轉介到其他有缺的學校,甚至可能被資遣。
開學前後再遷回原學區
目前國小廿九人(上限)編一班、國中卅人編一班,於是有學校借學生來灌水。以國小為例,新生若只有廿九人,只能編成一班,「借」一名學生達卅人,就可拆成兩班。借學生的方法則是學校透過熟識家長,將孩子戶籍遷到該校學區, 待新生數與班級數確定後,開學前後再讓借來的學生戶籍遷回原學區。
「借學生早就有了!」一位在教育現場工作的老師說,國小廿九人編班,如果學生數剛好在臨界值,老師要負擔廿九名學生的教學壓力,再增一人就可拆成兩班,每班各十五人,更有助學生教學、管理或是家長溝通。
借學生是公開秘密
借學生其實還有其他原因,包括避免被減班併校,如宜蘭偏鄉小校要維持五人成班,南投是三人。另,學校班級數也會連動行政組織編定,與教育資源、經費爭取有關。
再以宜蘭為例,全縣共有七十四所國小、廿六所國中,將近一半是六班小校;如果班級數少於六班,就可能變成分校分班。家長、老師與校長都不願意見到這種情形,因此助長借學生風氣。
班級數牽動資源、經費
班級數也連動到經費補助,學校行政組織也因班級數有所差異。以宜蘭國小來說,十二班以下可設兩處、兩組負責行政工作;十三班至廿四班可設三處八組、廿五班以上可設三處一室十三組。增班得以設主任、組長等職務,也會有行政資源與經費挹注。
但借學生終究不是教育正途。宜蘭縣政府前教育處長文超順去年任內首度發動清查,發現至少四校有這種情形。他說,教育強調誠實與真實,「這樣要怎麼教學生」?
142是三小000耶,我研究所唸那間
這些大學校名雖然改來改去,但存在多久了?
10年?20年?30年?還是40年?那包租公真的真的也賺得夠久了
早期投入的"志願者"不只連本帶利早賺回來,恐怕連資產都翻了好幾翻了
至於哪間大學先倒我個人堅決認為跟分數並沒直接關係
設在市區蛋黃蛋白區的大學土地框金
即使分數很低也預期會主動出擊搶著先自行解決
看是要先併校還是直接廢校改變用途都不失為董事們的一條大財路
不過若當市中心學校退出讓總額少了
偏遠的大學搞不好又因為這個因素能多撐個50年
當市中心大學改成學習中心or安養機構消失掉
週邊隔成學生套房的宿舍宅大不了改回原本住家格局
租金都收了幾十年還需要在乎以後吃清淡點嗎?

火神大大 wrote:
恭喜
這幾年的炒房炒到大家絕子絕孫.(恕刪)


滿有趣的

炒房 也是這10年的事~

就算是10年前不敢生好了~ 有生的了不起小朋友才10歲

10歲可以唸到大學?


人往生活幾能好的地方移動 這是本性~

火神大大 wrote:
市區雖然比較有撐
不過很多學校,恐怕不是20人一班的問題
真的可能全校6個年級不到20名學生


南部偏鄉已經有買學生的情況了.....

黃蓮巴豆 wrote:
滿有趣的
炒房 也是這10年的事~
就算是10年前不敢生好了~ 有生的了不起小朋友才10歲
10歲可以唸到大學?
人往生活幾能好的地方移動 這是本性~


少子化是很多原因造成的
炒房,只是其中原因之一

但少子化是事實
上面這些大學倒個 20~30 間我絕對相信
去年倒的兩間學院,現在還有人會管它嗎... 我想大家已經淡忘了
因為明年應該會有學校繼續倒



豪哥大 wrote:
這些大學校名雖然改來...(恕刪)


既然都賺飽了,那直奔一折也不用太在乎了
炒房只是其中一個因素而已。
還有很多其他原因,生活壓力大,環境惡化跟生活成本增加都有關係。
這像溫水煮青蛙一樣。

等大家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是學校減班縮編。
再來才是大學倒閉。

之後的就不用講了,問題很嚴重。
當然你可以想大學倒閉前賺飽飽就好。
但之後的影響可就不是只有學校而已了。

除非你打的算盤是賺飽飽就移民出國。
這個國家爛掉不關你的事。
不然的話這是會把我們所有人一起拖下水的嚴重問題。

沒有人你要怎麼撐起經濟?
經濟不好要怎麼撐起房價?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