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最近有需求購屋,所以開始有打聽房子的習慣.
從朋友來的消息竟然3年的新房就漏水,還是彰化縣內有口碑的房子...
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情,我想購屋的地點沒有土壤液化的問題,
那就物理學來想,假設有
A地:土壤液化
B地:土壤無液化
那麼在這兩地蓋的房子如果結構材質都相同,
假設往後遇到的地震都在7級以下,
液不液化無明顯關係(因為房子也沒倒)
重點來了...
A地土壤液化所以土質比較偏軟,一遇地震反而土壤可以吸收震度,對於房子本身結構傷害反而少???
B地土質比較硬,一遇地震房子周圍土壤無法吸收震度,而震度傷害反而都明顯出現在房子上,
這麼一來....土壤液化區房子反而屋況比較不會龜裂,漏水,等等問題
土壤較硬的地區的房子反而幾年地震後就開始漏水,龜裂 等問題
這樣比較下來哪個地區比較好?(我們假設不出現毀滅性地震的前提之下)
土壤液化是因為「砂質土壤」結合「高地下水位」的狀況,遇到一定強度的地震搖晃,導致類似砂質顆粒浮在水中的現象,因而使砂質土壤失去承載建築物重量的力量,造成建築物下陷或傾斜。
更多說明
土壤液化是指土壤在地震影響下,土壤性質轉變為類似液體的狀態。這樣的現象會使土壤的強度大幅下降,可能引發建物損壞等災害。
土壤顆粒就像小時候玩耍的球池裡的球一般,球和球之間存在彼此擠壓的力,這個力量越大,土壤的強度就越強。當顆粒間的孔隙有水時,水的水壓會讓顆粒間擠壓的力量降低;強震使孔隙水壓變得很大,使顆粒間擠壓的力量完全消失,土壤失去強度,就會產生土壤液化的現象。
因此產生土壤液化的三個條件就是:(1)疏鬆的砂質土壤(2)高的地下水位(3)夠大的地震。
地震造成土壤液化之後,土壤顆粒重新排列,可能產生比液化前更緊密的狀況。
地震會發生土壤液化,假設臨界點是6.0,
若發生5.9以下的地震,
土壤的結構,地下水的水位,【全部不會改變】,
把土壤液化想成未爆彈,比較合理,
現在沒爆也許是安全的,
但只要壓力一到,開關打開,該有的條件滿足,就爆了
anima158 wrote:
重點來了...
A地土壤液化所以土質比較偏軟,一遇地震反而土壤可以吸收震度,對於房子本身結構傷害反而少???
B地土質比較硬,一遇地震房子周圍土壤無法吸收震度,而震度傷害反而都明顯出現在房子上,
這個問題很簡單
1.依照建築法規,特別是新修訂的,都會要求加強耐震
所以很多建商廣告都會打抗震,制震
特別是高樓層,都會要求基樁打到岩盤
所以有些建案基地不大,地下室挖很多層的,戶戶平車,別太開心!
往下挖的成本比往上蓋的要多上好幾倍
是因為挖不到岩盤才被迫繼續往下挖,特別是土壤液化區
怎可能基礎蓋在軟土上!
2.如果要說土壤液化區碰上地震會吸震,那建商也可以開挖地下室的時候
灌注大量泥漿地下水,把硬地質的地基改良成液化的地質
顯然沒有一家建商這樣幹,難道廣告上打:改良式土壤液化吸震!不好嗎?
3.就跟電視廣告說的:傳說中拔到獅子的鬃毛,可以治療禿頭
其實我也不敢否定,只是希望有拔到獅子鬃毛又長出頭髮的出來現身說法
4.如果還是看不懂以上推論:
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
或者只是想誤導其他人?
今天買到土壤液化區的,當然繼續裝睡得很多,等有天要賣的時候
砍價的就會幫忙叫醒了!誰希望買個可能會有問題的房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