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開始深圳房價突然領先大陸城市暴漲,主要是大陸"330新政"出台了一連串刺激房市"去庫存"的"組合拳",但全國各地一片靜悄悄,深圳卻像被突襲一樣,三個月內漲了50% !!! 很多人措手不及。包括自己在內,原本有意在深圳置產的我,眼看手上人民幣越來越少,也有點亂了。到了年底,自己住的公司租房也在賣了,甚至一個晚上跑來五組人馬看房,完全把我刺激到了,於是決定還是要出手了。
因我台灣已有房產,預算有限,11月中開始先查了搜房網看了價格,好險一房的還買得起,趕緊找了附近的中介,結果仲介說居然大陸的網站上價格都是偏低的,是要吸引你來聯繫。我的預算在這個城區只能買到單(套)房了,好吧單房也行,先買再說。然後他介紹附近一個小區的最小套房價格最低的,嗯,因為是自家附近的所以我稍有了解,這個房兩年前根本便宜到不行又不屑買的, 但現在要買已經是我的預算上限,於是下了誠意金(斡旋金),拜託中介殺個一兩萬意思一下,隔天仲介面有難色的回報,屋主不給殺還漲價,從3.6萬/平米變成4萬/平米,一下超過我的接受範圍,加上也有點不爽,就開始看其他區域的房子。
周末行程滿檔,但看了后發現郊區的房都還超過我的預算,各種新房老房爛房我都買不起了,失望之餘開始上網看一下市區內的還有無可能,結果奇蹟出現了,可能大家想找便宜都往郊區跑,反而市區內的一些舊大樓還有不少小坪數的,所以也立即連繫了仲介,但跑了兩次都沒看到房,原因是租客不怎麼配合,好吧,既然是好不容易找到的房子,地點又在市區內的不錯位置,於是決定就買這間了,而且為了怕屋主反價,就想用直購價讓屋主高興一下,果然聖誕節簽約當天屋主很滿意地以為賺到了,但才過沒幾天屋主就後悔了,想跟我談違約金五萬可否接受,我肯定是婉拒了。
一月開始跑流程,從銀行辦理房貸的人聲鼎沸,到國土局領房產證時的熱鬧情況,都讓我大開眼界,一月底領到房產證時,看了搜房網上的同小區的價格已經上漲10%, 而且是網上的偏低價格。到了二月底交房時,仲介偷偷跟我說這小區沒貨可賣了,如果我想賣的話多20%就能幫我賣掉。額...真的? 我都還沒住耶..
=======
和許多人所關心的一樣,我查閱了近期對於大陸房市的各種分析和評論,綜合各方信息所得到的情況如下
1. 中國的庫存問題有點嚴重,除了三四線城市的新屋,鋼鐵建材的庫存也是,新蓋的房子沒人買的話銀行將會出問題,這應歸咎於上一輪經濟政策中"城鎮化"的失敗。這是個人的推斷,因為媒體是不會報導錯誤或失敗的施政。所以為了救市喊出"去庫存"的口號,配合一連串降息降稅鼓勵民眾買房
2. 因為開始寬鬆貨幣,對於手握龐大資金的敏感人士,或是透過內部消息知道政策方向的人會開始找投資標的,一線城市中的深圳土地面積最小,人口和其他大城不相上下,房價還有上漲空間,於是成了最會飆的股王,然後其他一線城市績優股開始補漲,至於能否帶動其他三四線城市回穩或補漲,就很關鍵
3. 政策大方向為了解決庫存的問題,就會有泡沫化的副作用,槓桿比率太高,他們怎麼調控也很重要,上一輪房市泡沫時,溫州的房價超過了上海,還曾出台"限價令",目前一線城市大多自認有實體經濟的支撐所以泡沫情況會比較小,是否如此須持續觀察
boulogne wrote:
2015年中開始深...(恕刪)
文中提到
在對岸....網路上的價格是偏低的以吸引買方詢問!......(騙)
在台灣....網路上的價錢是開高讓買方殺價!...........(姜太公釣魚)
大陸房市大漲 絕對是因為投機 投資 不是自住市場
這波大漲 連之前出脫中國所有房地產 被大陸人罵到臭頭的李嘉誠
又回頭在上海中心買了兩棟大樓
等於他承認賣錯 看走眼了...
當負利率加上供給側改革兩個因素碰撞後
導致原物料大漲 去年狂跌的原物料都漲翻天
主要原因是現金不值錢了 當降息貶值印鈔票成了趨勢
錢放在銀行會越來越薄
目前市場游資氾濫沒地方去 就流向所有可以炒作的標的了!!
而大陸為世界工廠 做的不只是國內而是全世界的供給側改革...
若歐洲與日本的負利率政策與其他各國貶值降息救經濟趨勢不變的話
未來大家的觀念要改變了
存錢在銀行的是笨蛋
把賺來的錢趕快花出去才是聰明的 因為錢放在銀行是真的會咬你
而這是目前世界正在發生的變化...
另外日本前日標售的10年期國債利率是負的
而台灣昨日標售的10年期國債利率是0.83%
是有史以來利率最低的一次 也是第一次低於1%
本月央行會議後應該又會降息了...現金為王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