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查了很久房地合一的資料,如果我沒理解錯誤的話
不管新制舊制,應該講的都是"賣房"時要繳的稅
應該跟我"買房"時的稅無闗吧??
最近看房子,代銷一直強調說要買要快,房子過戶需要時間,
萬一來不及趕在年底前做好所有登記,就變成適用房地合一稅了
他說這個要跟客人說清楚,因為要是萬一差個幾天,
造成客戶到時要繳的稅更多,怕這樣會有糾紛。。。。。
說啥他們去上課時公司都一直強調一定要跟客人解釋清楚
目前我的理解:買房要付"契稅,印花稅,地政規費,代書費,房屋稅,地價稅"
這些都跟房地合一上不上路無關吧??是嗎?
我知道代銷為了賣房子什麼話都說得出來,不過總是得求證一下
還有一個小小疑問:建商賣房子,也要付房地合一稅嗎???
應該不用吧?建商是公司,賣房收入應該算銷貨收入
就跟公司的營業稅一起算吧?
那房地合一上不上路對建商/代銷要付的費用之類有啥影響嗎?
那代銷一直強調差幾天要付的稅會多很多,
到底是在說我要多付稅,還是建商/代銷要多付?
還是只是純粹想要快點賣掉房子而已??
謝謝
什麼時候輪到我買透天 wrote:
還有一個小小疑問:建商賣房子,也要付房地合一稅嗎???
應該不用吧?建商是公司,賣房收入應該算銷貨收入
就跟公司的營業稅一起算吧?...(恕刪)
我聽過一種說法,但不確認真偽...
購屋者分別向 建商(公司) 和 建商老闆(私人) 購買房屋和土地.
過去土地出售繳土地增值稅 (土地移轉現值 可依 契稅 / 公告地價 二擇一申報)
因為 公告地價 離市價有段距離, 所以舊制 公告地價 + 房屋價格 < 實際售價
房地合一後, 應稅金額 就是 實際屋價.
據稱還是有漏洞可鑽, 不過完成立法後, 國稅局至少有法令依據可以追稅.
ps. 如果單就 土增稅, 一般購屋者的土地持份都不大, 影響不會很大.
小弟不是稅務方面的專家,只就我知道的部份說明,其餘請專家補充
要了解房地合一新制前,要先了解舊制是什麼
在目前的制度下,賣出房子僅就房屋的部份課財產交易所得,土地的部份只課一個少到不能再少的土增稅
實務上,房地產買賣是一個金額,除非是建商,不然一般不會去分你房屋賣多少,土地賣多少,所以在課稅時,會計算你的房地比
房地比很好算,自己拿稅單算一下就知道了
假設你房子的公告現值200萬,土地公告現值800萬,那就是20%
一般來說,愈老的房子,房子的殘值愈低,而土地則是愈來愈值錢,因此不管你土地持份多少,愈老的房子,房地比通常愈低
而所謂的房地合一,就是房子跟土地合併報稅,全部算財產交易所得
舉例來說,你原本買1000萬的房子,賣了1500萬,獲利500萬,在舊制下,*20%的房地比,有100萬算財產交易所得,另外加上土增稅
而在房地合一後,500萬全部算財產交易所得,課稅級距目前所知最高45%
除非你買了房子都不賣,住到你老死,不然我不覺得沒差,那些跟你說沒差的,要嘛不懂,要嘛就是欺騙
至於影響有多大,我只能說因人而異
因為這還牽涉到取得時間的問題,簡單說,2012年實價登錄前取得、後取得,跟2016/1/1前取得、後取得,以及持有時間是否超過2年,都有關,當然還有一些配套措施,例如免稅額等,細節部份就不贅述了
對賣方來說,那就真的沒差,因為2015/12/31前取得的房子都適用舊制,新制上路對目前的屋主來說沒影響
以上供參考,如有錯漏請指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