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要看好戲的,結果卻出乎意料.........
(我朋友有三間房)因為最近景氣不好,所以他就開始要賣房了,從今年年初就開始賣了,開價不算高,但卻乏人問襟,過了半年了看房的沒幾個...........我以為他要大降價了吧.......(就我所知他一個月房貸大約要8萬多,再不賣應該繳不出來了吧)..........
一個月過後,突然聽他說不賣了.......????
後來才得知他拿了其中一間(條件跟地點最差的那間,桃園)跟銀行增貸了2佰多萬,(目前變成二間出租一間自住)
他說就算房子都租不出去,也夠他應付二年了,如果順利收租的話四年後再來考慮要不要賣房.不想賣的話還是再拿另外的二間再跟銀行增貸.如果順利的話,他最少還可以玩10年,只要這10年有他想賣的價格他才會賣.......
10年耶.........我一直以為他會是輸家,看來一房的我跟本沒資格看人家的笑話.......
用什麼角度看 ?
如果從國外看台灣 那可不一定
2013 本來我想買房回台灣長期定居 但無奈一直沒有合適主管頂替分擔 我就暫時先在台灣租房
我房東的投報率稅後 不到1.8% 租給我 而且是全新房 我一次付清二年租金
那時後 把原來購房資金 全部從台幣換成美金 到東南亞銀行 質押成美金定存
去套利高息 在借當地貨幣 換成美金 在用美金還款當地貨幣 高息定存+加上新興貨幣貶值
這兩年下來大於房價升值
況且央行 又要準備降息了 台幣又會貶值 房東省了一碼利息 但是台幣一天貶值全部吃掉
lance wang wrote:
原本是要看好戲的,...(恕刪)
要看情況吧,但短期內我看不到租是輸方的原因
房價是基礎工資無法負擔的這已經不用討論
房租如果也是基礎工資無法負擔的呢?
現在的空屋率與空屋數量我想都已經來到一個高點
持有的業者資金上有壓力但只要出租即可打平那肯定是採出租形式來拉長戰線
但是相對性的來看現有出租案件已經很多房價跟租金的比值也到達一個低點
(千萬別拿那個台灣租金平均每月六萬的笑死人報導出來)
這場漲跌中本來就沒有絕對的輸贏
該區域確實後續看漲那他本來就該漲,但是該區域已經漲過頭且無相對的條件支持該房價
那跟股票的道理是相同,沒有議題沒有股利沒有未來性他如何漲起
而可支撐租金上漲的理由也是相同
沒有可支撐上漲光是維持現在租金就很難了(店面不用講,因為情況很複雜)
但是條件因素很多,因此誰輸誰贏本來就要看個案
就像近期實價登錄一樣,其實有時看很多社區物件時
就會發現有些沒作功課的在同時期內買到相對高點
而這個社區物件可能於該時點之後就開始持平或下降
那相對於其他業主而言該業主的脫手壓力當然更大
所以輸贏??天知道?
你就會了解為什麼有人會當包租公了
但條件一.包租公只買值得買好出租的房子
預售屋重劃區生活機能不佳者絕對不會考慮
至於房子未來的漲跌,包租公賭的只是不跌而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