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150807 wrote:這幾天看房時 順便查看了附近實價登錄的房價 有聽新聞說房價往下修但還真不確定房價高點? 好像還是無感 給你一個tip:去找被打到豪宅稅的房子!其它的哦…就再等等吧!沒差這幾年
mark150807 wrote:這幾天看房時 順便...(恕刪) 台北市房價掉,事實上主要出在豪宅、高總價與辦公室的成交價往下掉。跟一般人想要的住宅無關...新北掉價,主要是重劃區剛蓋好的重劃區投資客在丟,其實這部份掉的有限,主要是因為板橋浮洲合宜住宅交屋,導致實價登陸平均大量下跌。我會建議你上網去查『房屋所得比』,比較真切! 因為房屋所得比,是用成交房屋價格的『中位數』,這個可以去掉最高與最低價格等特殊商品的干擾因素。結果答案是:台北市:2014第四季15.73倍,上升到2015年第一季16.16倍新北市:2014第四季12.78倍,上升到2015年第一季13.02倍也就是說,房價中位數到今年第一季仍是上漲中的。你看01或聽媒體,其實他們目的都是炒低,所以難免會有心理預期的落差....
今年開始好像有一些往下調整最近看房都使用APP 來看看附近實價登入的交易推薦他 覺得能看到附近成交房價 可能蠻有幫助的https://itunes.apple.com/tw/app/housee-kan-fang-hao-hao-ji/id982191964?mt=8
台灣、香港與俄羅斯等新興市場,除了飽受經濟成長減緩、資本外流、商品價格疲軟與股匯市暴跌之苦外,如今又將面臨新的問題,就是房價大幅下滑,過去1年,新興經濟體房價平均下跌約2%,為2002年該調查開始以來首次滑落。相較之下,已開發國家房價在同期間卻上漲4%,創2006年來最大漲幅,新興市場房價疲弱恐將擴散至經濟其他部門,讓經濟岌岌可危的新興國家更雪上加霜。房價走跌除了迫使家庭必須進行痛苦的資產負債調整,並且減少消費支出;另外還恐讓銀行業壞帳增加,導致銀行被迫限制信貸擴張,並衝擊整體經濟的信貸供應,建築業也將受到拖累,並進而對經濟其他領域造成連鎖效應。不過新興市場的房市動能各有不同,過去3個月,墨西哥住宅不動產價格漲幅高出美國;土耳其、印度與南非也出現大幅成長,但台灣房價卻重挫逾7%、香港也下跌超過6%、俄羅斯跌幅逾2%,台灣和香港房價在2015年下半年出現明顯下跌,香港房價在歷經長期飛漲後,突然反轉大跌,可能與資本從大中華區外流有關。統計顯示,巴西、印度與香港等房價自2007年來也至少翻漲1倍,台灣也不遑多讓,如今這些地區房價呈現逆轉,為未來數年房價進行重大修正開啟可能性,最近幾年新興市場房屋負擔能力沉重,其中東亞特別明顯,香港房價所得比的中位數高達19、中國與台灣則為8,南韓和泰國為5至6,至於美國僅為3.7。今年1月上路的房地合一稅發威,不只市場量縮,更加速房價下跌,根據信義大台北月指數顯示,1月台北市房價月跌4.5%、年跌12.7%,續創這波房市反轉以來的新低,與一年多前的單月高點相較,房價更跌了17%,台北市房價指數為254.93,不僅跌回2012年中左右的水位,與三年半前房價相仿,與房價單月指數最高點在2014年6月所創下的306.04相較,一年多的時間,房價掉了近17%,以台北市平均總價約2000萬元的房屋來說,等於資產縮水了340萬元。這波房市降價風,也從台北市向外擴散。新北市房價起漲、反轉與下修走勢,雖落後台北市約半年,不過高檔盤整至去年下半年起,也明顯走跌,今年1月新北市房價指數為252.66,月跌1.9%、年跌9.5%,目前房價水位約與2013年上半年相當,與單月高點時相較,也有約11%的跌幅。1月房市交易急凍,6都買賣移轉棟數僅1.16萬棟,創1999年以來同期新低,月減率高達68.3%,房地合一稅今年起正式上路,適用舊制節稅的因素消除,使得去年12月基期大幅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