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史上最高的購屋門檻 - 房貸成數 下探7成低點

新聞轉貼如下

https://tw.news.yahoo.com/%E6%88%BF%E8%B2%B8%E6%88%90%E6%95%B8-%E4%B8%8B%E6%8E%A27%E6%88%90%E4%BD%8E%E9%BB%9E-215033923--finance.html

房貸成數 下探7成低點

中時電子報作者: 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5年4月17日 上午5:50
工商時報【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繼央行實施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限貸特定區第二戶以上房貸為6成,財政部再要求公股行庫降低非自用住宅房貸成數,現在預售屋新案的房貸成數「殺很大」,最新調查顯示,104年第1季平均房貸成數只剩70.85%,已形成交屋阻力。
住展雜誌昨公布最新調查,房貸成數「殺很大」。何世昌表示,今年將苦守7成大關、極可能創下新低。這意謂購買預售新屋的民眾,起碼要準備3成自備款才能成功買房;且晚5年買房,自備款甚至會差到「1倍」。
何世昌分析,北市由於被限縮房貸到第二戶6成,加上單價上漲,所以自備款5年前買跟5年後買,相差1倍。以台北市買一間小套房來說,103年買小套房,平均要準備449萬自備款,比起98年進場買小套房者,必須多拿出240萬元。再以台北市40坪標準3房為例,98年進場自備款是558萬元,到103年再買則須拿出1,196萬元才買得起;此期間房價平均漲幅71.6%,但自備款漲幅卻達114.3%。
無論是中央銀行所公布的房貸餘額,或是公股行庫自行揭露的房貸餘額,近來放款總量成長欲振乏力;而房貸餘額成長放慢,除買賣成交量平淡之外,還與房貸成數縮減有關。
住展雜誌統計,自民國80年以來,北台灣(含大台北、宜蘭、基隆、桃園與新竹)新成屋、預售屋新案貸款成數最高峰落在民國95年,平均貸款成數達79.11%;換句話說,在95年買新屋的民眾,房貸大多數可貸到近8成,加計裝潢修繕、信貸等其名目貸款,多可貸到9成。但自金融海嘯以來,平均貸款最高是98的75.39%,此後逐年下滑。
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近25年預售新建房貸成數,平均最低點在84年僅約70.72%;次低為103年,只有70.94%;不過今年第1季又降到70.85%,全年恐創下新低紀錄,也意味著史上最高的購屋門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哇!史上最高購屋門檻,

看好房市的多多們,

買房就要趁現在,

才能顯現您不同凡響的身價。
2015-04-17 19:39 發佈
看來買不起的,真的越來越買不起了
快樂是自找的 wrote:
房貸成數 下探7成低點

貸款7成還算少?
小股9 wrote:看來買不起的,真的越來越買不起了


原本買的起,也有一些要變成買不起了
助推的力道又少了一些…
錯,報導講的是平均貸款成數7成,而不是銀行限制只能貸七成,一屋大概還能到8成,第2屋才是6成 ,講7成是門檻就錯了,
7成是平均
樓主標題有代修正
現在不是史上最高的購屋門檻
我在32年前第一次購屋(倆蔣時代)
銀行鑑定價是房屋成交價的8成
銀行房貸是銀行鑑定價的8成
那個時代毎個人都覺得房貸65%很正常
那個時代在購屋前需準備好35%自備款
那個時代的房貸利率是年息10%,
那個時代購屋後立刻還本付息.沒有寬限期,
那個時代購屋.買的很辛苦,養的更辛苦
那個時代沒人炒房,沒有投資客.新聞也不報房地產
現在呢....

小股9 wrote:
看來買不起的,真的...(恕刪)



+1
應該是沒買的人更買不起了

不知道開版樓主的結論是哪來的
orz....


快樂是自找的 wrote:
看好房市的多多們,
買房就要趁現在,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麥拉崙 wrote:
原本買的起,也有一些要變成買不起了(恕刪)

真的!!!買不起的人越來越多了
現在買方,快連頭款都不夠了

小股9 wrote:
真的!!!買不起的...(恕刪)


自住買家比較沒差啦,第一戶貸款比較沒限制,還是可以貸到八成,還有青年貸款可用
第二戶以上就限制重重,銀行鑑價越來越低,限貸區更只能貸到鑑價的六成
少了買第二戶的人來搶,自住的人就有更多選擇可挑,更有議價優勢了
麥拉崙 wrote:
自住買家比較沒差啦,第一戶貸款比較沒限制,還是可以貸到八成,還有青年貸款可用(恕刪)

投資客用家人,親戚,合法假首購
換屋客影響最大,因為2房

小聲:即便首購,銀行現在貸款很嚴
房屋鑑價太低,成數不高,銀行共識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