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今年不到三十,是個社會新鮮人
從小住在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附近
眼見這裏的房價從小時候的一坪十來萬
漲到現在一瓶六十幾萬,實在感到不可思議(同物件)
漸漸地因為工作和親友的關係
認識了許多的房仲相關從業人員
或許我要說的話會得罪房仲業務
但是我最近深深體會到
我們對於買房子這件事情
觀念究竟是什麼?
由於小弟工作有賺一點點錢
最近正在規劃想買間小窩能住就好
總不想到了快三十歲還一直住在家裡
房仲業務們給了我很多寶貴的建議
但是大家口頭一致的都是說‘
要買哪裡哪裡才會漲
哪裡哪裡不會漲,千萬不要買
從什麼時候開始,買房子變成一種投資?
房仲業務彷彿變成投資顧問業者
其實我相信,很多人買房子,都是為了有個家
但是對於房仲業者,大多數的遊說成交方式
不再是這個物件(環境清幽~生活機能佳~交通方便等等)
而是這個物件(三年後會漲價,以後這裡會蓋什麼什麼)
無形中我們的觀念就會被相對影響
然而事實上這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建議嗎?
房仲業者的這種遊說話術,無疑是盼望房市交易永遠熱絡
如果沒有把房子當作是炒作投資的商品
他們又怎麼能永續經營越賺越多呢?
投資客囤房終究只能佔社會的5%
重點是我們的觀念要改變,才不會讓房市交易永遠在不同的地方炒作
讓我們再買房子的時候永遠以自住作為優先考量的話
很多房價相對低廉而且難以看見漲幅的部分地區,就會比較多人願意去買去住
(比如基隆和汐止之間,很多地方都鄰近國道且交通便利,但都沒人住)
長久下來相信房價才有機會能到緩衝,不一定會降下來,至少不會越漲越離譜
PS:
小弟在南港工作,其實晚上這裏真的是到處黑壓壓的(連公子沒說錯)
但是房價卻直逼內湖精華區和信義區的某些地段
這就是被炒作的最好例子,交通根本不見得方便(離國道或高架道路都有距離)
房價到底為什麼可以炒得那麼高???
福特小林 wrote:
(比如基隆和汐止之間,很多地方都鄰近國道且交通便利,但都沒人住)
你說的是沒錯,但是你沒考慮到現況的改變。我是從小在基隆長大的人,基隆不僅沒甚麼建設,甚至是在後退。反觀台北因為捷運起來,交通更便利。
基隆很久以前有百貨公司,現在呢? 電影院也是慘! 基隆離台北太近了,消費也都往台北跑! 你說的交通便利已經是存在數十年的事情了,沒有"新的"炒作話題,房仲自然也無處使力!
話說回來,房仲會那樣跟你說,也只是想說服你,釣你上鉤。我之前就遇過信義區的房仲說虎林街272巷的山坡地上的房子拆遷,然後規劃成綠地,要我買旁邊的房子,以後會漲。事隔多年,還是沒變啊,所以自己也要有判斷,仲介講的聽聽就好。
我也不贊成炒作,但是自由經濟體制之下,沒辦法叫房仲去改。你說的沒錯,要從自身的觀念去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