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已經100歲了,從90歲開始請外勞,祖母有高血壓糖尿病,一直是一大袋一大袋的藥在吃,前後也
換了3個外勞,祖母身體很好,一直是耳聰目明,直到最近真的是不能走了,連上廁所洗澡都要外勞或
家人背.上個月外勞受不了逃跑了,我們只好將他送到安養院去.
家裡是4層樓透天,樓下租人開店,祖母與外勞住在2樓房間,我們全部都要上班,晚上才陸續回
到家,有時外勞在1樓煮飯或幫忙收衣服,祖母就自己在房內坐著,所以我常看我們現在的現象,住透
天的老人家,通常是在一樓廚房旁隔個小房間讓老人家睡,不然就送安養院,如果家中有電梯那就更
完美,因此讓我有了以下的感想,透天難道真的是未來老人家的悲歌嗎? 我這這一代的人,體力及膝
蓋絕對沒上一代或上兩代的好,我爸爸也80歲了,目前膝蓋緊緊的,上下樓有點吃力,我才45,有時上
下樓梯都覺得膝蓋變差了.老了真的也會是問題.
想想岳母住桃園的大樓,他的媽媽(我叫太婆),也是請外勞,白天就在大樓的中庭設施(還滿大的)
兩人對看,或跟同社區的外勞聊一下,相反的我的是外勞推輪椅到附近公園,跟一群不知的外勞不知
在聊甚麼,來沒多久就兩支智慧型手機,然後常常有人打電話來聊個不停,我想它們遠來也寂寞,也沒
反對兩支手機整天輪流在充電.造就外勞逃跑.大樓住同一層,外勞在幫忙洗碗,老人家就坐在旁看的到.
因此,我思考在人老之時,是否該在醫院附近買個大樓三房,是否比透天更好,純粹我的想法,因為
當初我媽媽在我30歲就過世,一手一腳癱瘓,也是我背上樓下,怨恨家裡沒電梯以外,是否透天電梯更
為必要,在抱怨電梯要保養費,是否該為長者或自己以後想想,同事大多外來人,更有透天情節,但大多
手頭不深買社區型透天,沒電梯也很小,大多一樓一房間,是否也可深思一下老時連自己辛苦一輩子買
來的透天都沒法住要去安養院呢? 那透天土地較有價值又有何意義.透天,大樓,誰對老人家比較實用.
非筆戰,純個人想法.
目前的安養院有在改善中,
有些引進國外新的運作和管理,
更貼切老年人的需求。
未來的年輕人只會更忙,
心有餘而力不足,
沒有空長時間陪伴孝順,
給老人住個優質的安養院不失為好辦法。
只是
優質的安養院價格都不便宜!
電梯廂房約 95*120CM.很剛好一台輪椅加上一個人,用錢可解決,但跟社區型大樓的差別是,
讓外勞到公園很容易學壞,因為會逃跑的外勞通常是有人煽動,接應,甚至找工作,畢竟跟老人
同住24小時,跟那些工廠上班的外勞比起來,工廠上班的自由多了又有加班費跟自由時間,要不
要休假看個人願不願加班,家庭照護的相對領的固定又辛苦,畢竟現在印尼,越南這些國家經濟
正發展,外商進駐,工作機會也多了,菲律賓及印尼官員甚至誇下海口說要建少外勞輸出,所以有
公設完備的大樓對老人家早上下來曬曬太陽,看看人群,比在公園那群亂七八糟的外勞更可避免
外勞走樣的更佳.那些外勞把老人家推到公園後,就在那聊天滑手機.
這是我的心得.
ijtseng wrote:
的確,我也有考慮,每層樓打掉1.5坪,如果弄個 4層無機房電梯,約60萬,相當一台汽車,
電梯廂房約 95*120CM.很剛好一台輪椅加上一個人,用錢可解決,但跟社區型大樓的差別是,
讓外勞到公園很容易學壞,因為會逃跑的外勞通常是有人煽動,接應,甚至找工作,畢竟跟老人
同住24小時,跟那些工廠上班的外勞比起來,工廠上班的自由多了又有加班費跟自由時間,要不
要休假看個人願不願加班,家庭照護的相對領的固定又辛苦,畢竟現在印尼,越南這些國家經濟
正發展,外商進駐,工作機會也多了,菲律賓及印尼官員甚至誇下海口說要建少外勞輸出,所以有
公設完備的大樓對老人家早上下來曬曬太陽,看看人群,比在公園那群亂七八糟的外勞更可避免
外勞走樣的更佳.那些外勞把老人家推到公園後,就在那聊天滑手機.
這是我的心得.
不喜換外勞就換本勞,不喜歡華廈透天就換豪宅
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
投資一定有風險,申購前應詳閱官員財產申報書。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