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看了幾個案子,不管新建案或中古屋,好像這一年漲得特別誇張。
尤其新建案,代銷說因為地價漲、材料漲、工資漲...。
哇哩勒,地價漲我相信,鋼筋是漲多少?混凝土是漲多少?工資是漲多少?
然後談價錢的時候又說去年的價格不准了,今年又漲了。
哇哩勒,現在是民國初年時期在買雞嗎?
現在不買隻雞,五分鐘後只能買隻腿,再過五分鐘可能只能買蛋了。
心想我才出國工作一年多,怎麼回台灣變成這樣子。
食衣住行是人民基本生活需求,奶粉漲,咖啡漲,業者也說是原料漲,至少公平會會查,姑且不論查的結果如何,但至少讓業者知道,政府是有在注意的,尤其是聯合壟斷行為。
結果房地產現在變成投資客或建商的暴利行為,政府有沒有在查建商的成本多少?合理的利潤是多少?
合理的利管費我想大家都可接受(10% or 20%),但現在建商的利潤絕對超過50%,這合理嗎?
現在一般做生意的利潤會有這麼高嗎?
搞不懂為什麼政府會容許有這種的暴利出現?
請高手解惑一下。
--------------------------------------------------------------------------------
(更新)
沒想到發表一下對目前房價的感想,會引起這麼熱烈的討論~~~~
可能小弟我看的房子還不夠多吧,也可能對經濟的變化太過於遲鈍。
我個人並不反對房價上漲,誰不希望自己買的房子是保值甚至上漲的。
但是短短一年內,或者幾個月之內,同個建案竟然可以漲好幾次。
正常的通貨膨脹不是大概一年5%嗎?
我看的房價漲幅是超過10%,而且是在4~5個月內。
所以才讓我聯想到民初時期的物價波動,但那時是戰爭因素導致通膨嚴重。
現在不是戰爭或是有特殊原因,實不知為何在短短數月之間,可以一直漲。
看到喜歡的房子,還不能用幾個月前的實價的資料當參考。
我並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某些建案有這種情形,或是某些建商的銷售手法就是這樣。
也感謝各位大大提供寶貴的個人經驗及意見,小弟也覺得大部分人說的都很有道理,受教了。
worldmanone wrote:
我們大家想辦法在讓炒房成為違法的事件~投書到各大媒體如何~
讓這事件成為議題 !!
炒股可以是罪~為何炒房卻不是罪?..(恕刪)
炒股 如果知內線去炒有罪,
但是 炒地皮 先知道那邊會開發, 建商和民代都可以 先買地
卻完全沒罪.
同樣是都是投資 , 股市限漲跌幅但是 房地產 沒有
但是 炒股政府管太多 , 確放任炒地皮, 目前有人說生技股如何 , 股票本就賣希臘 ,
房地產 不是更誇張 , 還沒蓋好捷運可以開始吹牛皮, 打廣告
, 明明還沒有完工 , 沒有完工東西怎可以拿來說?
三峽北大特區 說捷運 還有 竹北台大不就是, 說了多少年, 就是沒有.
建商完全沒有事.
如果 基亞 也如此廣告, 你看會不會被查 .
公平會連廣告不實也不去查.建案賣久還可以換名賣 .
你看過餅乾有類似牛排味只會叫 XX 牛排風味, 但本名還在
台灣一堆建案 換名 叫 香格里拉.楓丹白露
. 或國外一些地名, 竟沒人管,
難到下次建案直接取立法院 總統官邸都可以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