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你真的懂 建築費用嗎? 不懂就來看看概念吧

有鑑於 多數人對建築費用都在亂講 都是聽說 都是聽我搞建築的朋友說
但實際上 真正有碰到 沾到邊的人 不多 概念也不清楚 都是聽說

為了讓M01網友素質提升 你可以來看看


以下這個表 是民國97年設置的
現在當然不只,人工更貴 板模費用 機具 等等都更貴了
而且下面這張表 非結構的牆面用的是加強磚造
不是用 全RC下去計算 (牆用很多紅磚頭的意思啦)

記得看附註 表格裡的價錢 不是完工價~


你真的懂 建築費用嗎? 不懂就來看看概念吧
你真的懂 建築費用嗎? 不懂就來看看概念吧

一、建築物本體造價總額
建築物本體造價總額=上述各類建築物構造每坪單價×各類建築物使用面積(含公共設施)
說明:1.上表每坪單價僅適用於一般加強磚造或鋼筋混凝土造之建築物
,鋼骨造建築依上表每坪單價另加百分之十六計算;磚、木、石及金屬構造每坪單價新台幣25,000元;特殊或其他構造之建築物另行約定。


2.外島地區造價比照台北縣造價標準計算。
3.交通運輸不便地區應酌增單價。
4.上表造價不含土地價格。
二、建築物裝潢總價
建築物裝潢總價=每坪裝潢單價×各類建築物使用面積(不含公共設施)
說明:1.一般裝潢每坪加新台幣10,000元至50,000元。
2.豪華型裝潢另行約定。
三、建築物之重置成本=建築物本體造價總額+建築物裝潢總價。
四、本參考表所載之造價於本保險契約約定保險金額後,因物價變動有所調整時,要保人得參考並取得保險公司之書面同意後調整保險金額。
五、製表單位: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製定
六、實施日期: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一日



---------------------
首先
建築有分幾種 我用白話/俗話的方式說 如果有專業的人來 請補充

結構部分
1 RC 強化混凝土 (鋼筋+水泥+沙子) 當然還是要板模 CRA 粉光之類的<~台灣最愛的工法
2 SRC H鋼 + 混凝土 (H鋼 讓水泥+沙子覆蓋) 你可以稱為濕式鋼構
3 鋼構 H鋼 + 複合材料 不用到水泥 你可以稱為乾式鋼構
4 木材 (日本60%的房子使用 ,在許多國家也是 ,例如美國 澳洲 等等國家都會用 木材當樑柱)
5 石材 這個在歐洲很多 例如巴黎平均屋齡是100多年
隨便一間60萬/坪的房子都可能都是130年 而且還超爛 沒電梯 沒車位 樓梯窄 內部爛
但巴黎還是超級貴


牆面部分

除了RC牆 RC剪力牆 輔助結構外
多數牆的材料大致是以下幾種
1 紅磚造 or 白磚 or空心磚
2 複合材料 各種板材 主要基材有 [水泥 塑膠 各類金屬 玻璃帷幕 橡膠 隔熱/音/火複合材]
3 石膏 例如巴黎的牆面 是用木頭架構 在鋪上石膏, 他們很少用水泥 但建築外殼是 巴黎石 從來不動
4 其他 (建材太多 不過上面都是比較常見的基本材料)

地基部分
1 透天常用 連續基礎/ 筏基 / 甚至搞幾個樁就上了
2 高樓層 常使用連續壁 他像個罩子往土地下面罩 中間會蓋停車場 裡面柱子都會很粗~
主要類似 地下擋土牆 記得地下水要抽乾淨 多數都沒抽乾淨
3 打深樁,例如大直重劃區 以前是沼澤 所以必須要打很深的樁 就是往下打40米 50米的洞 埋進結構體

4 混合以上各種型態




價格方面
1 越高樓 越貴 因為柱子 樑 都要更粗 ,透天 跟高樓的柱子粗度 就差個3 4倍以上都很常見
所以高樓 跟 透天的成本完全不同 當然 別墅也能蓋到很貴 只要你花得起!!

2 挖越深 越貴 而且非常貴 ,這牽涉到地質 周遭地基 地下水 機具 設備 營造廠專業度

3 水泥磅數越高越貴 例如橋墩或是柱頭 會使用 8000磅的無伸縮水泥(300多元一小包 還不混沙子)
一般的使用水泥 都是混了2-3倍的沙子~實際上能到3000磅就很屌了

4 鋼 一公斤約25元上下 水泥100元/50公斤上下 (而且還要混沙子)

5 房子裡的柱子越少越貴~ 因為樑要大跨距 以至於 樑柱 都要更粗~ 造價會更貴


防水方面
1 所有建材 最怕水 不管是木頭 水泥 金屬都怕水,所以防水工法很重要
2 多數防水工法 不外乎 彈泥 PU 樹酯類 瀝青 滲透型 甚至犀利康~

3 但我要在這邊說 多數的房子 防水能力都很差
因為壓低成本的關係 施工要很多層 ,材料也不便宜
4 木頭跟鋼構 還算好保養 只要勤勞
5 但 水泥要防水 最好在CRA+粉光層使用 樂土類這種無基材
甚至使用 [玻璃纖維]類,接縫處要好好處理 ,要讓水泥多點伸縮空間

6 彈泥 樹酯 PU 很快就爛掉 反而成為[蓄水層] ~所以好的防水工法很重要
我身邊太多朋友都大幅敲掉 重搞防水
所以防水 我特地拿出來說

7 防水做得好 也會影響價格 一般建築物的防水 都很爛~ 要更好 請加價~或DIY

------------------------------------------------------


總的來說 蓋越高 挖越深 土質越軟 都會越貴~
如果你要大跨距 少用柱子 那會更貴
因為 四面的柱子會更粗 才能讓你30坪 60坪 甚至200坪 的空間毫無柱子!!

所以不再道聽塗說 蓋房子 成本是5萬/坪 7萬坪 12萬/坪
你要的話 鐵皮屋2萬都可以
你要的話 一坪成本 20萬 30萬 40萬 都沒問題 只要你付得起~


-------------

有些網友 對於建築物很不以為然
以為建築物很便宜
其實這是 坐井觀天
如果你只是蓋鐵皮屋 2萬/坪 很多人願意幫你蓋
但昂貴的材料 就不是如此



1 外牆如果用 花崗岩/ 大理石/ 特殊陶瓷/ 特殊石材/材料 自然就超貴
@如果像文華苑那樣 用巴西進口的 火焰紋大理石 肯定貴
@如果像駱錦明 天母東山路別墅 全部使用 義大利進口大理石 當然也很貴
@如果妳都用實心的 不是在水泥牆 架上板材,而都是實心的當然再更貴
中山北七段有一間這樣做 每戶成交超過兩億~而且總共只有4層高 共八戶


2 @玻璃可以很貴,也能很便宜
@地板可以很貴 也能很便宜 如果你還加上各種地暖技術
@牆面 跟牆壁裡面的構造 可以很貴 很隔音 很防火 很隔熱 那也可以很貴
@木材 更不用說 木頭可以貴到非常誇張~ 普通檜木只能說是中等價位 而檜木也有天價級的檜木
@植栽 更是可怕了一棵樹 200萬 千萬 甚至一億 都不會驚訝


3 如果你大量使用 304 甚至316 316L 不鏽鋼材 當然再更可怕
如果你像文華苑那樣使用鈦合金 當然更貴
如果你還是不滿意 你可以自己學勞力士 冶金 904L 不鏽鋼 那你是世界第一強
如果你還是不滿意 你可以 買下 platinum 來打造 價格是 一盎司 1300美元


4 如果你造型 很特殊 很豪華 很藝術 那當然貴很多很多
而且願意接的人 能接的人 不多 建築師 營造費用 當然要另計~~~

------------------------
大致上你想要知道 你要蓋房子 成本會落在哪
完全要看你打造到甚麼樣的情況
主要原因來自於
地層 高度 深度 結構強度 避震強度 材料等級 造型設計

所以別再聽說 房子成本只要幾萬/坪
每個建築物狀況都不同 價格也會不同
在不瞭解 請參考 上面的表格 記得要多加點
通常一定會超過

.我自己也不是本行,事實上兩年前我對建築一丁點都不懂
我是因為自己要蓋房子 所以開始去了解
甚至去現場看 甚至自己拿現在的家實驗 執行
如果有真正蓋過房子的高手 或是 屋主 歡迎補充 指教~


以上都是概念 不過大致上就這樣~ 請真正高手補充指教
[聽別人說] [亂扯一通] [毫無經驗]的雜魚 就免了~ 謝謝


香港「東周刊」報導,2006年邢李(火原)用港幣1.3億元(約5億台幣)買下香港飛鵝山山腳,更砸港幣6億元(約23.4億台幣)打造,這座皇宮市價已漲到港幣11億(約42.9億台幣)。


皇宮有2座大宅 設備超豪華
據知皇宮裡應有盡有,分前後2座大宅,不只有室內外游泳池、電影院、迷你高爾夫球場、私人畫室、多功能健身房、圖書館,另有4個衣帽間供一家人使用,
皇宮頂樓還有網球場、大型遊樂場,設施完備又極度豪華,
保全自然也是高規格的嚴密,約6米高的豪宅大門旁佈滿了監視器,
一發現有媒體前去拍照,馬上就有保全出來驅趕。





2014-06-27 9:3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建築費用 概念
大大:

您好!謝謝此篇文章,讓現在正思考如何翻修房子的新手受益,但有一事請教關於防水問題您提到添加樂土,這是要跟泥作最後一道加入,還是讓油漆師父處理?
tamie wrote:
大大: 您好!謝...(恕刪)


你上網查就知道

他有很多支產品 使用方法都不同
那成功大學發明的

沙漿層 有
粉光層 有


單濟型彈泥 有
雙劑型彈泥 有
磁磚填縫型 有
地坪型 有
隔熱型 有

很多啦 都是防水
真是有參考價值的好文章
先收藏起來
這幾年來除了原物料成本的波動外

最主要的應該是土地取得成本的大幅提高

所以新建案要想回到以前美好的價格 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想撿便宜的,只能期待斷頭法拍的中古屋

LAISTEVEN1106 wrote:
這幾年來除了原物料成...(恕刪)



沒錯 尤其機能強的市中心 或是 高價值店面
土地肯定貴

就算是在美國 澳洲這種地大的國土也一樣
要貴可以非常貴

大家都說 東京很便宜
實際上 你去看東京店面 那個價格聽到就軟了
巴黎那幾個超神的店面也是


至於 偏遠地方 那建築費用 就會比土地貴

建築費用 絕對沒有想像中低廉
如果很便宜 那大家 每10年 20年 重蓋新的就好

再加上 現在都缺工
現在豪宅 依然使用一堆外勞蓋

台灣外勞已經破50萬了
如果沒這些外勞 建築物會貴更多更多

因為你找不到人蓋





看了建築物建造成本表後
發現跟網上版友所提的差不多
以高雄為例
透天大約抓5萬
大樓大約抓7至9萬..

至於版主提到那是97年的,所以現在價格比較高
因為造價參考表原本就會比實際的高(如同開價與成交價)
再加97年那時的鋼筋大漲
一噸要2-3萬,而且有錢也買不到,
所以現在的行情價大概就是這樣....

綜上,表示網友的建築成本概念都很好,
也沒有誤導大家,
是有些有心人硬要讓大家認為建築成本很高,
一坪都要十幾萬以上
所以開價從30萬開是合理的(以高雄為例)
jctjct wrote:
看了建築物建造成本表後
發現跟網上版友所提的差不多
以高雄為例
透天大約抓5萬
大樓大約抓7至9萬..

至於版主提到那是97年的,所以現在價格比較高
因為造價參考表原本就會比實際的高(如同開價與成交價)
再加97年那時的鋼筋大漲
一噸要2-3萬,而且有錢也買不到,
所以現在的行情價大概就是這樣....

綜上,表示網友的建築成本概念都很好,
也沒有誤導大家,
是有些有心人硬要讓大家認為建築成本很高,
一坪都要十幾萬以上
所以開價從30萬開是合理的(以高雄為例).(恕刪)



是這樣沒錯
不過 鋼材 的成本影響不大
因為鋼材 鋼材加工 施工 裁切 人工 運輸 機具 組裝/綁筋 的錢會更多~


另外 剛剛有個 oldmanzr12 網友

以為高樓層的 建築物 1樓建造費用只要5萬


真是不知道該說甚麼 表格能看成這樣
而且糾正他 他還不承認 一直打自己臉
40坪的台北市15樓左右成本

40X96000X1.16=4454400元(毛房)
土地成本以每坪200萬計
15樓建築40坪土地移轉如果只有3坪,就是6000000元
那本地加房子成本為10454400元
40坪房子在北市土地成本200萬的地段現在已開到多少??
這個表很好可以讓你知道建築成本啊~不錯的一個表~
房仲投資客:和政府官員喝花酒、養小三、買房和送禮的錢也要算進成本裡。
  • 3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