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搬來時,社區裡已經有兩家小型的超市(連生鮮食品都賣),
B超市大概八九年前就已經停業,
所以好一陣子也只有A超市在供應社區居民的生活必須品。
隔了幾年,7-11跟全家也到社區來開店了,
7-11沒幾年也退出了,
只剩全家繼續營業,不過也提供了居民不少便利事項,
例如領款,領宅配,半夜肚子餓也有東西買,
一直也相安無事。
一直到年初,A超市的老闆因為個人因素,
也把超市給結束了。
他的店面比全家大上一倍,
因此全家也看中了這個店面,
馬上承租了下來。
全家從小店面換成大店面,
卻是一連串問題的開始。
原先門口的地方,A超市也一直都有使用,
有電動門供顧客進出,
還租給早餐攤賣早餐。
換成全家之後,
樓上住戶開始有聲音了,
全家換了地磚,不准,所以要敲掉,
全家裝了招牌燈,不准,所以被拆掉(全台灣為一一家沒有招牌的全家),
最後,住戶居然行文去基隆市政府,
最後,全家的門口在我今天回家時,
變成這副德性。
(有圖有真相)

沒錯,電動門口砌上了磚塊水泥,說要恢復成花圃,
有市府公文。
所有人要進去買東西,
就要從一般住家進出的鐵門進去。
這一切聽說都是那一棟的居民要求的。
看到這一切,
我對這些社區鄰居的心態,覺得很可笑。
過去A超市,開了十幾年,你們連吭都沒吭過,
今天換了全家,就開始有意見。
很難讓人家不去聯想,你們是為了要敲人家一筆而所做的舉動。
再者,
自家門口天天有人走進走出,鐵門是不能關的,
半夜有人要買東西的話,怎麼辦,
這棟樓掉了東西,怎麼辦?
還有,你的房價不會因為這樣加分,
因為你們的門戶洞開,一點也不安全,
誰會想買。
如果全家一個不爽,
不開了,
這個社區的人以後領錢買東西收宅配,
就要開車騎車到一公里外,
這對家裡只有老人家的家庭會有多麼不方便。
聽說全家總公司可能還不知道這情況,
所以我寫在這裡,
我不怕那棟樓的人來指責,
因為你們用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標準,
讓我覺得可笑。
社區其他居民的不方便,只會算在這棟樓的居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