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發文,源自看到另一樓主貸款40年購屋,已蓋大樓不易閱讀,另起一文
並提供簡述本身經驗供大家參考.
我與老婆在新竹是普通上班族,沒有太多的獎金或紅利,不是 TMSC or MTK ....etc.,
"所以每天可準時上下班接送小朋友,天天在家吃晚餐" #:-Q
走過房價慘跌,景氣低迷的年代,還好當時未身陷其中,
但憂患意識卻一直有著.
也因需求在民國90年5月我買了兩房約28坪屋無車位,貸了220萬勞貸 20 年,頭款不足還要向親友借
當時考量生活品質與還借款故展延三年,當時利率5%一路降至目前約 2%,
先賣個關子...猜猜至102年12月共付了多少利息!? (此文再 Plurk 有討論過,噗友可不要先底呀!)
為何談這個?!? 因為貸款與利息就是重點!!
在持續低利率下,當政者為了炒房拱 GDP,竟然鼓勵青壯年用房貸 30 年,消化建商建案
今天才知還有銀行可貸 40 年,天呀....還只是 17 坪不到的套房......
另一個朋友是兩夫妻都在半導體產業多年,收入比我家好太多了,
租屋也近七八年,去年底終於買房了,
但原先預定買總價 700~800 萬,卻買的近 1200 萬(在新竹三房車為這似乎是基本行情了),
貸款 900 萬 30 年.原因也是因月負擔問題.
對此也只有深深的給予祝福了.
我非專家,也絕非看空房市,但卻知目前貸款買房風險為何.
"實質薪資倒退 16 年 ; 歷史長期低利 ; 產業出走 ; GDP 造假(產業在國外,出口營收算國內,炒房炒地) ; CPI 造假 ...etc"
目前在高房貸壓力下所面對的巨大風險是:
當利率上升 1% 你的貸款支出會多多少?! 2% 呢?!
當景氣反轉時,你的收入會少多少 ?! 獎金呢 ?
當要賣屋時會不會賣價低於房貸 ?! 要再補多少 ?!
以上種種都是目前貸款買房前要做好的功課準備.
也因如此在三年前換的三房,也只貸款了 300 萬, 15 年.(希望下一間可只貸 10 年)
"有自己的家,是需求,是夢想.但最終還是需向現實妥協."
"再房價高漲也是相對高檔下,為了買房而因月負擔問題將貸款年限加長,根本就是本末倒置的錯誤行為,
代表房貸負擔遠高於本身能力!!"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指正!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