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新聞說政府有意課徵屯房稅, 沒想到除了不動產業反彈(不意外), 連地方政府都跳出來反對,
真的就是台灣人民族性展現的極致.
而只要問問建商房仲業, 如何解決目前房價過高的問題, 口徑一致都是要政府拼經濟,增加人民的所
得, 改善郊區的交通. 政府不要打房啦! (都是they的錯). 問題政府就沒錢啊, 提出來的政策都小鼻子
小眼睛, 一點霸氣也沒有, 結果就是薪資越玩越回去, 只剩下房地產交易在美化經濟數據.
其實之前有很多篇比較台北和其他主要城市的房價, 很明顯在國外置產的主要障礙來自房屋持有稅,
以一棟2000萬的房產為例, 在國外一年大多要繳交1%以上也就是20萬的持有稅, 在台灣, 看看那
精美的房屋稅, 比養車要繳的稅還少! 只要提高持有稅, 根本不需要所謂豪宅稅或屯房稅, 一視同仁,
房價自然會回歸薪資水準! 我認為房屋稅一定要和實價掛勾, 可以採用同地段單坪實價 -1SD 或 -2SD
作為標準, 再用屋齡, 用途微調, 乘上面積就是要繳的房屋稅. 台灣有錢人很多嗎? 比美國日本多? 到時
候就知道了. 以台北市為例, 如果一戶每年可以多收到10萬, 一年可以多增加1000億的稅收! 這樣政府
才能大刀闊斧的做事吧! 產業升級, 補助教育, 研發, 加強軟硬體, 人民的所得才有機會增加啊!
一個國家國力的展現, 是經濟, 教育, 建設, 體育, 文化等等的綜合體, 政府應該鼓勵人民從專業
領域獲得收入, 從而加強國力, 和世界各國競爭, 而不是鄉愿地減少應該要的稅收, 讓人民用投機的
方法獲利. 在美國, 你只要有專業, 就能過得不錯, 因此各領域都有強者.
有可能實現嗎? 我很悲觀, 大家只在乎: 我要多繳多少錢? 政府不是要拼經濟嗎? 還來挖錢?
而不考慮之後的影響. 然後有什麼樣的人民就會有什麼樣的政府, 只要一丟出政策就急著消毒: 別緊張!
只有不到10%的人會受影響! 你想這種政策會過嗎? 然後大家繼續炒房, 領22k.
結論就是, 台灣的房市還是要自己爆掉, 等老天來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