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媽寶有助社會流動?老師沒告訴你的事

最近讀到一則有趣的台灣新聞。北部某大學教授對新生演講指出:窮學生不用去羨慕有錢的孩子。因為媽寶依賴性強,習慣過好日子,畢業後鐵定沒有競爭力,窮人家的孩子,反而因此有翻身的機會,這「有助社會流動」。

教授的叮嚀立意良善。只是,換成是我,這種善意的謊言我說不出口。
姑且不論有錢人的孩子是否就一定是媽寶。就算是媽寶好了,即便是缺乏競爭力,畢業後只能領22K,甚至是失業沒工作,這些媽寶財富增加的速度,依然會比辛勤工作的「非媽寶」還快──只要這些「媽寶」的父母們,多留給他們的子女一間房子。

這可是有數據支持的。台北市最新官方版的房價指數指出:從去年八月到今年五月,北市房價九個月上漲9.29%,換算成年增率為12.39%。以同一時間公布的「標準住宅價格」1368萬來看,12.39%的年增率,一年就可以上漲169萬。而去年台北市家庭的(稅前)平均所得,不過157萬。可支配(稅後)所得中位數,也只有110萬。

換句話說:只要比別人多一間屋子,不用是豪宅(1368萬在台北市能買到什麼房子?)就算不工作領「零K」,房子也空著不出租,媽寶們財富累積的速度,依然會比半數以上努力工作的台北市家庭快很多。沒有競爭力又如何?只要多一棟房子,媽寶們立刻成為人生勝利組。

這也就是為什麼每個建商的廣告總不忘加上「傳家之寶」之類的文字。房地產不僅可讓媽寶們賺的比別人快,還有政府獎勵喔!舉例來說,假如媽寶將來繼承的遺產是現金兩千萬,扣除免稅額後,大約要繳七十萬的遺產稅。但如果是繼承市價兩千萬的房子呢?政府認定的遺產價值可以打折再打折,兩千萬的房屋遺產大約可以打四折當成五百萬,比免稅額還低,等於遺產稅全免!而且愈貴的房子打折愈多。市價近三億的帝寶作為遺產,政府只當你送給子女五千萬,只以市價的六分之一來計算遺產稅。從逃稅,不,節稅的角度,再沒有一種資產比房子(特別是豪宅)更有資格當傳家之寶!

►20年薪水凍漲,大台北房價卻翻3倍。

擁有房產,政府給你租稅獎勵。如果沒有房產,但有一技之長呢?很抱歉,你一技之長愈長,政府看你愈不爽。工作薪資(勤勞所得)繳稅一毛也逃不掉,稅率不但不打折,反而是加倍再加倍。台灣號稱是全世界「租稅負擔率」最低的國家,比低稅率聞名的星港還低。但是台灣的勤勞所得累進最高稅率,是星港的兩倍以上,比美國聯邦所得稅率還高。你大概猜的出來,台灣所謂的「比星港還低的」租稅負擔率,最後是低到誰的租稅負擔去了。

所以別說年輕人愛當媽寶,大老闆們更愛當媽寶。而他們的寶媽,就是把房地產當重點保護產業的政府。前幾年鮭魚返鄉的台商,誰不去買房買地?「電子業不像土地,日夜都賺」不正是某科技大老的名言?而我們的財金官員三不五時就彼此叮嚀「這不是打房」「這不是打房」「這不是打房」,活像在賣炸雞的老爺爺。政府對房地產如此惜命命,只要多一房在手,自然高枕無憂,哪來什麼社會流動?

這就是為什麼我什麼不敢倚老賣老,把「媽寶」或是「草莓族」來稱呼現在的年輕人。面對年輕人時,我反而覺得愧疚。因為我知道我們留給他們一個非常不公平的稅制與社會。不但不公平,還欠了一屁股債準備丟給他們。我們縱容政客惡搞國家稅制與財政,放任政府懲罰才能與生產力。結果就是:我們不但沒有創造出社會流動,反而創造出國際流動──有生產力的年輕人只能快逃鬼島,流動到國外去當台勞。

正因如此,如果我告訴年輕人:「你放心,媽寶有助社會流動。」也許這些人當中,會有一兩個人不小心相信這善意的謊言,努力想要戰勝媽寶,最後果然成為張忠謀郭台銘,回過頭來感謝我。但大部分的人,將來很可能也只會是一般的國民,默默地在工作崗位上努力付出,乖乖地繳稅,卻只能巴著眼看著追不上的房價。他們一踏出校門不久,恐怕就知道老師在騙他們。這種會讓學生畢業後幹譙的話,我還是不要說的好。


--------------------------------------------------------------------------------
小弟覺得這篇文章寫的很好!!!!
至於想表達什麼
可以看裡面的內容~~
2013-09-24 14:04 發佈
我同意媽寶確實有助於社會流動~
如果這個人真的是媽寶, 他必定極依賴他媽媽, 這種人是沒有主見和判斷力的,
(如果有,那應該不算媽寶.)就算繼承了大量的財富又如何?
被騙,被詐,坐吃山空...當啃老族, 很快就把財產花完了啦,到時就知道該死了~
喜歡打電動的中年大叔,最喜歡卅年前的老遊戲!
呵呵,讓我想起高中同學,已離婚,無子女,目前是某大醫院主治醫師
媽媽是國中老師,退休專職炒房炒股
動力火車走九遍那條路,一樓是咖啡廳那棟是眾房產之一
當然,也要稱讚她股市眼光獨到(或說跟對老師)
總之,我那媽寶同學生活白痴,老婆被老媽弄走,最近聽說幫他物色一位新的
So...也是有厲害的媽寶,這在人生勝利組應該排個前一百名吧!
媽寶有很多種,
文中所說的媽寶是天生勝利組,不是平凡人可以戰勝的。
但是,憑著個人的努力還是可以戰勝許多中等媽寶,
所以北部某教授的話還是部分可信。
硬要把某教授講的勵志的話 跟房市議題扯上。。。。。。。。。。。想出名嗎?呵呵呵
許尼爾 wrote:
最近讀到一則有趣的台...(恕刪)
也有窮人版的媽寶阿~本人身邊就一堆了
只想賴在家裡靠父母養 父母辛辛苦苦出去賺錢還不能退休~
不然就是永遠只想領22K不夠跟父母拿錢的~
並不是有錢有房產就一定是媽寶~也還是有修養'認真的人
所以媽寶不媽寶是看家庭教育~而不是有不有錢!!
我只能說~能夠獨立~有上進心~刻苦耐勞的人才能出來跟別人競爭
如果自己也沒什麼本錢就不要太寵小孩~免得害小孩以後買不起房~沒能力
自己死了小孩還得靠政府幫助~要是跑去當流浪漢更慘囉~
媽寶只到今年最高點


今年人口紅利過後,媽寶就要不斷割肉繳稅給快餓死了政府餵養四大基金



一間公司百億資產,就算每月只虧2w給廠商欠款也要清算到破產的,能不警惕
媽寶跟啃老族是不同的,

一個含金湯匙出生,令一個是再窮也要擺爛,

反正家裏多一雙碗筷,有地方住,對這些人來說:已經很優栽了。

我有看過40歲了,還跟爸媽領零用錢的。

DODORERESHERRY wrote:
也有窮人版的媽寶阿~...(恕刪)


同意!

有錢人的小孩不一定是媽寶!

而媽寶他家不一定有錢!
不知道為什麼我認識的媽寶都是好孩子耶,家裡明明是做大生意的有錢的,也研究所畢業,進台積電當小小工程師(薪3萬不到,責任制,晚8點下班是常態),全家都喜形於色,以兒為榮.這亦是社會安定的力量

倒是一些不是媽寶的人,尤其在家庭狀況超多中長大的人,整天不安於室,別人有車也眼紅,別人有房也眼紅,整天想著靠偏門發財.

有偏激的地方,請大家原諒.

但如果我小孩交朋友,我覺得跟媽寶交朋友比較安全耶.

我知道犯眾怒了,請大家鞭小力一點.

至於媽寶跟房子.我想很多父輩買房子留給小孩,那小孩有這麼好的父母,有個很好的起點.那也算是父慈子孝. 旁人不用眼紅.

總比鬱卒時暴怒時指著父母抱怨為什麼連一間房子都沒有留的好.尤其青少年,搬家就像無根的野草,很多問題就出現了.

有多少人是因為當不上媽寶而酸媽寶的?很多吧.但有敢承認的嗎?我是第一個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