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陶冬:QE開始退場 中國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現金為王

房地產,乃中國老百姓的主要投資載體,在過去幾年也為投資者創造出豐盛的回報。但是中國房地產估值與國際標竿愈行愈遠。中國房地產泡沫,在一線城市表現為房價過高,在三線城市表現為庫存過大。房地產泡沫,不代表泡沫馬上會破(筆者甚至認為今後12個月房價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但是當流動性環境由盛轉衰時,房市離見頂不遠了。一旦房價開始下跌,筆者認為不少城市會出現成交量急跌的現象,那時賣房套現未必容易。今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導演的錢荒,實際上是重大的政策信號,中國的金融去槓桿已經開始,只是市場需要時間才能慢慢體會到。

中國靠出口、基建拉動的增長模式,已經差不多走到了盡頭,而新的消費拉動的增長模式尚未成型。城鎮化的確是拉動經濟轉型的好故事,然而從政府到百姓再到市場都將注意力放在如何花錢上,其實真正的障礙在資金來源上。無論土地財政還是國企分紅,利益所在,其進程恐怕比想像的慢。筆者相信,中國的經濟轉型起碼需要若干年,甚至更長時間。而且古今中外,經濟轉型過程中極少有不經歷衰退甚至危機而完成的。


此次經濟轉型,可謂是逆風而行,因為金融去槓桿同時發生。過去十年中國人民銀行在擴張資產負債表、信用膨脹上所為遠超過美聯儲、歐洲央行和日本銀行,堪稱QE王。一旦貨幣環境開始收縮,流動性開始下降,貨幣的乘數效自然遞減。這種緩慢收縮未必一開始便對經濟、企業、金融構成衝擊,更像「溫水煮青蛙」的積聚過程。經濟各部門對流動性收縮的敏感度不同,壓力承受能力不同,自救能力也不同。當壓力積聚到一定程度,個別行業、部門(高槓桿的地方融資平台和房地產開發商是兩個最弱環節)可能率先出事,並可能帶來連鎖反應。

如此大環境,恐怕對多數人來講都是投資生涯中第一次見到的,可借鑑的經驗不多。筆者認為今後幾年的投資策略應圍繞兩個關鍵詞展開:年期錯配和週期錯配。

年期錯配,指的是目前中國經濟部分部門的長債短借。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投資策略,一旦流動性環境逆轉,資金鏈出事是大概率事件。而且由於近年的「金融創新」,中國的信用風險被捆綁在一起,「火燒連營」絕非天方夜譚。筆者認定幾年後中國會出現現金為王的局面,那時候的資產價格會比目前低許多。

週期錯配,指的是世界各國的經濟週期開始個別發展,危機後幾年各地經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已經改觀,各國經濟、資產種類和風險呈脫鉤狀態。此時美國經濟的升溫和復甦,不確定性最小。歐洲的債務危機問題並未真正解決,不過銀行流動性危機告一段落。中國經濟面臨轉型期,又面臨去槓桿,未來幾年的不確定性最大。

基於上述判斷,如果筆者在中國有一套以上的房子,筆者會出手套現。如果筆者是成功人士,筆者會選擇資金出海,美股、美房,日本商業物業和幾年後希臘的資產對筆者均有吸引力,不少全球性大公司的股票估值也合理。筆者寧願被通脹抽水,也要多留現金,估計幾年後可以在中國買到便宜得多的資產,同時關注城鎮化及消費題材下的有盈利門檻的直接投資。對中國人來說,未來幾年,最重要的不是賺錢,而是守住風險門戶。
2013-08-01 20:53 發佈
中國大部分人可不懂海外投資,08經濟危機以來更不會相信盲目的海外投資。
所以房子仍然是中國普通人的最佳保值資產!

即使中國房價真的要跌,與其把現金交給別人等待虛無縹緲的西方經濟回暖,不如持幣抄底中國樓市更現實。

危言聳聽科大最厲害啦

我也不懂現金為王的邏輯

土地 不可無限量放大(地球能住人的面積就那麼一丁點)
鈔票 可以無限量複製(你想印多少就多少 價值只會被稀釋而已)


豪哥大 wrote:
搞清楚一點吧!成都太...(恕刪)
拜託版上現金一堆的各位大大
繼續"現金為王"

不要搶買房地產了
免得繼續漲上去大家更買不起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豪哥大 wrote:
搞清楚一點吧!...(恕刪)


說得應該是新光新天地北京 08 年左右的事情吧.. 跟這個退租有啥關係, 甚麼被佔領了嗎?
Minghsun08 wrote:
說得應該是新光新天地...(恕刪)


您該跟上時代
08年是北京新光
13年是成都太平洋百貨(現在進行式)

今天最新發展
.....................................
〔自由時報記者卓怡君/台北報導〕經過逾半個月的停業,太平洋百貨成都春熙店終於將在今日復業,太平洋百貨與房東成商集團爭執不下的關鍵租金,最後敲定為一年七千八百五十萬人民幣,高於太平洋百貨原訂的六千六百萬人民幣,太平洋百貨表示,今日春熙店恢復營運至十一月,之後進行解散與清算,十二月中旬成都北城店接手開幕。
雙方關鍵爭議就是租金,成商集團一開始獅子大開口,開出一.二億人民幣,後降為八千萬人民幣,最後雙方各退一步,以一年七千八百五十萬人民幣成交。
太平洋百貨表示,目前全力準備在中國開出遠東零售事業群的第一個「city」大店,也就是預計今年十二月中開幕的遠東百貨成都北城店,為遠東集團與龍湖地產合作,加上成都原有的另兩個店,遠東集團在成都仍擁有三個大型百貨公司。

科瑞岱爾 wrote:
中國人有錢就出國移民...(恕刪)


通常中國移民富豪,只是改國籍或者持綠卡,但事業還在中國,整個家族還在中國。
甚至全部的工作還在中國,不是想象當中會把在中國的企業全部變現或者不管的。
你一下說自己房屋年租金收入200萬元人民幣(約台幣1000萬元),個人資產上億美元(台幣30億元),一下卻又說台幣500萬元房貸還不完,像你這種危言聳聽還真的能唬許多涉世未深的人,以為投資房地產這麼好賺。

樓主貼的文章牽涉較專業的財經領域,尤其你邏輯常錯亂,不懂很正常。

呵呵 既然你說土地 不可無限量放大,鈔票 可以無限量複製,那日本美國西班牙等等怎麼房地產會崩盤?
簡單說債務也可透過銀行體系大量複製,這你可能又不懂。

不懂口氣就不要這麼大嘛!

hlz wrote:
危言聳聽科大最厲害啦

我也不懂現金為王的邏輯

土地 不可無限量放大(地球能住人的面積就那麼一丁點)
鈔票 可以無限量複製(你想印多少就多少 價值只會被稀釋而已)
科瑞岱爾 wrote:
你什麼時候變成中國成...(恕刪)


2012年4月20日,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就成商集團與太平洋控股中外合作經營合作爭議作出中國貿仲京裁字第0200號裁決。裁決成商集團和太平洋控股之間的合作于2012年4月20日終止,雙方自2012年4月20日起依法對成都商廈太平洋百貨有限公司進行清算。仲裁裁決生效后,太平洋控股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仲裁裁決。2012年10月19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法駁回了太平洋控股的申請。

仲裁決定一年多前就有,怎麼不合法了呢?

遠東不認可仲裁賴著不走,又向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告裁決是否要立即停業清算。
成商給了遠東一年多的時間做準備,大家好聚好散,遠東賴著拖時間,房東只好趕人有什麼不對呢?

最新的協議結果是遠東多付1600多萬人民幣給成商,營業到11月正式關門。
要是遠東真有理,也不會接受付款吧。
呵呵,你嘛找一個台商有仲裁贏的例子,且假如贏還能執行。

輸很正常,有贏才奇怪.

oyak wrote:
2012年4月20日...(恕刪)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