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高漲造成民怨,許許多多打房措施被提出來.可這些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在思考,可曾想想其他人何辜?
以我的例子,結婚時岳父送老婆一棟透天,但因沒住的需求,一直租人,自己住家裡. 工作幾年後因為公司沒位置給我,被迫出國尋找新出路. 在國外忍受的許許多多的苦處,是沒經歷過的人無法體會的.但為了家庭只能咬牙苦撐. 終於在40歲存夠了錢貸款買了自己的家,雖然算是買在較低點,可為了有較大生活空間也貸了近千萬. 再加上繼承家裡一棟房子,我跟老婆名下共有三間房.以現在的房租加上收入,繳貸款已經差不多了. 可一堆說升息,還可以承受,但說持有稅,以我來說根本無力承受.可我有錯嗎? 我沒在房地產賺到一毛錢,我只是做我認為男人該做的事罷了,買自己的家,守住祖產.如果為此我就必需為一些不肯犧牲生活品質,不盡心增加收入的人,一起商量如何要我多付錢? 我錯在哪? 我賺的錢就該拿出來給大家?只為了可以守住自己的家園.
我反對是,以我以上年紀的人,依照政府規定的遊戲規則,奉公守法努力賺錢.到老了才剛慢慢有些成果(非房價上漲之成果,僅是安生立命之處與組產之延續),這時突然改變遊戲規則,這感覺像搶劫.看一堆討論持有稅該怎麼怎麼算,這不等同於抓一豬來殺,然後他要前腿,你要里肌......可我是那隻豬啊!
rdcmd wrote:
房價高漲造成民怨,許...(恕刪)
人若都只站在自己的利益上思考,當然...何罪之有...
立委與官員們也可以說,我只是賺點錢,依法辦事,何罪之有...
阿扁只是依照建國需求收取建國基金,何罪之有...
================================================
況且,現在也沒人說有房的人有罪啊,很多人有房,也讚成增加"非自用"房屋持有稅...
很多人只是希望付出勞力能買的起房,要求政府拿出適當的租稅政策,又何罪之有?
凡事不要只想到自己.
大家都不仔細閱讀跟研究
持有稅講的是針對「多餘」房產課稅
引用新聞中的文字:
雙向就是要同時調控房市的供需,要讓持有多餘房屋的成本提高。
所以,三間房不見得算是「多餘房產」,要看立法怎麼定義
就算未來第三間被判定是「多於房屋」,您也可以選擇只賣掉一戶就好了
2.
遵守遊戲規則是很好
但是世界在變、環境在變、遊戲規也一直在變
現在環境跟以前不同了
不然以前發 18% 現在大家吵說不合理,他們也是說「怎麼遊戲規則一直變」?
但是就是這樣... 以前合理現在不見得合理
房屋以前大家存10年買得起,現在存10年買不起了
炒房的現象以前不嚴重,現在嚴重了
所以環境在變,人的觀念也必須改變
不能說對自己有利的規則就一定不能變
在台灣恐怕最後還是要看誰的拳頭大、票數多了
3.
大家都覺得辛苦買了房子未來就有保障
不想受到威脅
不過未來如果房市轉空、價格下跌7成
我想到時候自然就不會有這些問題了
大家不需要政府政策或甚麼持有稅,自然就會想要早早脫手了也說不定
rdcmd wrote:
房價高漲造成民怨,許許多多打房措施被提出來.可這些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在思考,可曾想想其他人何辜?
以我的例子,結婚時岳父送老婆一棟透天,但因沒住的需求,一直租人,自己住家裡. 工作幾年後因為公司沒位置給我,被迫出國尋找新出路. 在國外忍受的許許多多的苦處,是沒經歷過的人無法體會的.但為了家庭只能咬牙苦撐. 終於在40歲存夠了錢貸款買了自己的家,雖然算是買在較低點,可為了有較大生活空間也貸了近千萬. 再加上繼承家裡一棟房子,我跟老婆名下共有三間房.以現在的房租加上收入,繳貸款已經差不多了. 可一堆說升息,還可以承受,但說持有稅,以我來說根本無力承受.可我有錯嗎? 我沒在房地產賺到一毛錢,我只是做我認為男人該做的事罷了,買自己的家,守住祖產.如果為此我就必需為一些不肯犧牲生活品質,不盡心增加收入的人,一起商量如何要我多付錢? 我錯在哪? 我賺的錢就該拿出來給大家?只為了可以守住自己的家園.
我反對是,以我以上年紀的人,依照政府規定的遊戲規則,奉公守法努力賺錢.到老了才剛慢慢有些成果(非房價上漲之成果,僅是安生立命之處與組產之延續),這時突然改變遊戲規則,這感覺像搶劫.看一堆討論持有稅該怎麼怎麼算,這不等同於抓一豬來殺,然後他要前腿,你要里肌......可我是那隻豬啊!
炒房客賺暴利.. 炒高房價.. 政府沒作為.. 既得利益團體越來越大.. 有多套房的人.. 幾輩子吃穿沒問題.. 沒房的人.. 拼一間房要背一輩子的貸款..
多幫其他人想一想!! 畢竟你可以把非自住房出售.. 作其他投資.. 購買債券或績優股等等..
那些沒房沒祖產的下一代.. 連想當"豬"的資格都沒有!!!!
再說憑什麼叫我一定要賣? 我不想賺房地產的錢不行喔! 為何要我做其他投資. 再說,如果政府能創造比房地產更好的投資標的,房價自然會下降,這才是正確的方法,而不應該用逼迫的方式,要人民把房子釋出.
老是想要政府升息加稅的人,應該好好想想如何才是最好的政策,不應是用打的,真正打下來會受傷的不會是有錢人,會得利的也不見得是你.不要老想與人同歸於盡.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