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過高的房地產價格,直接影響台灣競爭力

從去年開始 想要買房子
就陸陸續續的研究了一年
想要的買不起 買得起的 不想要

從台北市看到新北市 從預售 新成屋看到30年老公寓

在論壇上逛了大半年 發現這是許多上班族 薪水階級 共同的困境

在思考未來的財務規劃 生活品質 與居住環境的同時
發現 如果真的努力工作 咬牙存錢 付貸款 也許真的還能勉強找到自己想要的房子

然而這樣一來 生活的品質就要大幅下降 而且至少就是20年 (以目前的收入不變的狀況 然而台灣薪水這十幾年來不僅沒上升 實質上還是下降的)

你要減少旅遊 要減少外食 減少購物 服裝 要放棄會花錢的興趣 孩子不能學太多才藝.....

表面看來 你想買好一點的房子 就要相對的犧牲生活 然而 本來想買房子 就是為了提高生活水準 如此一來就顯得相當矛盾 這也是我遲遲買不下去的原因

那這跟台灣競爭力有啥關係?

我們實際上來算算簡單的數學

假設一對夫妻一年扣掉生活基本開銷 不出國 不買車 但能夠吃飽飯 偶然國內旅遊或看看電影之類的基本的外還能夠存100W 在目前台灣的薪水階級裡算不錯吧 這樣一個月要能夠存個 8 萬左右

一棟房子就以1000W來看 大台北區來看 也勉勉強強能找得到

意思是 這對夫妻未來十年內的所有努力 所有的存款 都必須花在房子上 如果以二十年貸款的利息算進去 時間就要拉得更長

他們必須要放棄非常多的東西 不能辭掉工作去充電進修 不能多出國增長見聞 如果有孩子的話 不能出國留學...

本來我們所努力工作賺的錢 是應該花在食 衣 住 行 育 樂 的各個領域上 然而現在幾乎投入到一個單一的建築業裡 這也是為何建築業的財團個個財大氣粗 因為每一個想買房的年輕人 都必須至少貢獻出整整十年以上的青春歲月所賺的每一分餘錢 付給建商

這還是你每個月能存個8萬以上 如果你只能存四萬 如果你想要的房子是1500w 1800w 那你有多少的十年 二十年 去將每一分錢都付給建商

這樣的結果是財富單一集中在同一產業 你放棄學習 放棄娛樂 放棄消費其他非必需的東西

我門的年輕人因此不敢冒險 無力學習 只能頂著壓力 成為房奴 這難道不會影響國家競爭力?

有人會說 當然你可以不要到台北買房 然而每個人的生活 想法 需求都不一樣 我真的很羨慕許多人住在房價沒這麼高的地方 可以把省下的錢拿去做更多有益於自己的人生 有益於社會 有益於未來的投資

近來有許多把房子當作投資物的觀點提出不同的想法 但是對於一個只想在工作之餘能有一個自己喜歡的遮風避雨的人來說

房子不是投資 是民生必需品
2013-05-13 15:07 發佈

Rene Magritte wrote:
想要的買不起 買得起的 不想要


這就是重點啊XD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放心

建商、官員、投資客會好好幫你把錢花掉的
Rene Magritte wrote:
從去年開始 想要買房...(恕刪)


所以這邊就是變成垃圾桶啊
客氣點的說希望房價如何
不客氣的就直接說房價即將掃地

舉個例子
條件好的女人只要是男人都想要
所以就地位就拱了上去
沒什麼人競爭就行情平平
沒有物化女性的意思
把女人跟男人兩個字對調也成立

今天你想要的不代表你一定可以得到
你覺得那個男人配不上那個女的
但是他就是跑比較快先佔了那個位置
還在追叫斡旋中
還沒結婚叫出租中
結了婚叫已出售
你指著別人丈夫罵你不配有意義嗎?
或者罵別人丈夫用不公平的手段娶水某有意義嗎?
繼續去找待售中的吧

你覺得現在貴表示你一定知道以前是便宜的
要不然哪來的貴與便宜的分別
這就是我講得你慢了別人幾步

不要淪為罵別人丈夫的那種
更不要輪為拿著課本拿著數據說這個男人不配的那種

總是有人拿統計拿數字來講房價怎樣
他們絕對不會是拿著權狀的那個

加油!抱怨完繼續去找房子吧
本日最中肯
那個時代房子不貴?哪個時代大家想要的東西賣便宜的?
哪個時代沒有內憂外患? 哪個時代沒有官商勾結?哪個時代沒有貧富階級?
想要 就好好思考該如何達到!
抱怨是沒有用的!!
我也是白手起家 不也三棟房子了
與其抱怨 不如起而行! 怨天怨地有用嗎? 房子就算跌價了也輪不到抱怨的人接
一定有比你更努力 更懂得把握機會的人在等著呢!
你要做的該是 努力向前 奮發向上 一拳擊倒他 得到你想要的...

Clalala wrote:
所以這邊就是變成垃圾...(恕刪)
Rene Magritte wrote:
想要的買不起 買得起的 不想要(恕刪)


板主心中自有答案了,何必在去鑽牛角尖呢?!

人人都想住想要的,那不想要的誰要住呢?

所以才會有價格上的差異阿!


現在不是看房子的好時機

再過個一到二年再來看看吧

現在的你, 應努力讓投資報酬率 > 通貨膨脹率
591上的房子賣壓,短短一個月,從6萬間上升至7萬間,賣壓越來越重。

台灣空屋率超高,人口紅利消失,薪水10幾年停滯不前,不必被洗䐉去追高,而犠牲追求其他許多有意義的事。

台灣的競爭力確實是被炒房搞到快掛了。
台北市超過30年的房子高過50%,20年以上的約70~80%...
要購買屋齡比自己年紀大的房子 本身就有心理障礙 加上居高不下的房價...
看看吧~

Rene Magritte wrote:
過高的房地產價格,直接影響台灣競爭力(恕刪)


看看這邏輯

1, 香港,新加坡,上海等城市房價都高過台灣,但競爭力沒有輸給台北。

2, 歐美房價對便宜, 但年輕人失業率節節上升。

3, 房價高是北部精華區才高,外圍可以去找到便宜的房價。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