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不才,對於房市的概念都只是略懂!略懂!略懂!
昨天看到房仲的成交行情走勢,
才一時驚醒,莫非2015年的人口紅利不在,2013年真的要跌(人口紅利消失的前兩年),
http://tradeinfo.sinyi.com.tw/
信義房屋這樣表示是太有誠信,還是可靠性有待商榷?
可明顯的是北部都在漲:雙北市、新竹市、桃園縣...等。
中南部在跌,離台北市最遠的屏東縣跌17.14%,這樣的幅度真的很驚人(離島區小妹是完全不懂),快要和黃金有得比的。
還是數據是三個月,不值得一提?
最近打電話給仲介請代看房子,都一副興趣缺缺。
小妹是住快靠蛋殼的蛋白區的彰化市,跌幅15%真的很驚人,
http://tradeinfo.sinyi.com.tw/itemMap.html?a1=500
還是因為禽流感&北韓放話要開打,
最近這三個月的房市非常不好,
還是仲介的資料參考看看就好,
不知大大能給小妹有什麼建議?
萬分感謝!
我有朋友在裡面上班.也能聽到他們的制度.
仲介費1%還可以接受
如果信義能帶頭讓大眾看到房仲的崩跌.
我會給信義房屋拍拍手.有Guts的企業.
盼崩跌日早日到來.
還給我們居住正義.
不用再指望那個無能只會慢跑和游泳的.........哀

看多的大大請指教、見諒。
年年創新高 資料來源 內政部統計處
西元 繼承 贈與 移轉房屋量(萬戶)
2006 3.3 2.9
2007 3.5 3.1
2008 3.6 3.2
2009 3.7 3.3
2010 3.9 3.6
2011 4.1 4.0
2012 4.3 4.7 (全新屋才10.3戶,二手屋33萬戶,量連降6年了)
2013 0.6 1.1 (至二月底,今年爆增)
2013 3月全台灣現存人口數
歲 ** 人數 ** 歲 **人數(萬)
14 ** 26.8 ** 64 **21.3
13 ** 28.7 ** 63 **23.9>>2014
12 ** 29.9 ** 62 **26.2>>2015
———————————————
11 ** 25.1 ** 61 **30.0>>2016
10 ** 24.4 ** 60 **29.8>>2017
*****越來越少 *****越來越多
———————————————
退休、待退人數增加很快,到2015年,人口紅利變負利 。
繼承、贈與移轉房屋去年2012破9萬戶,增加很快,今年可能會超過10萬戶,需要自己買房的年輕人沒以前那麼多。
戰後第一波嬰兒潮才剛到達62歲,人口老化開始加速,最近這幾年,繼承、贈與移轉的房子會更快速增加。
繼承、贈與的房子越來越多,得到的晚輩可以
1、自住 (不需要買了,減少需求量)
2、出售 (增加供給量,賣二手屋增)
3、出租 (增加供給量,房租難漲了)
4、先空置再說。
這都會增加供給,減少實資需求。
5、廢棄
繼承、贈與移轉房屋到2016年會增加到多少呢?時間對建商很不利,對房仲有利。
西元 二手 新屋 拍賣 經濟成長
2000 32.1 19.7 —— 5.80
2001 25.9 14.1 ——-1.65
2002 32.0 12.2 5.26 二手+新屋
2003 34.9 11.4 5.8 3.67 46.3
2004 41.8 13.1 5.5 6.17 54.9
2005 43.5 15.0 3.3 4.70 58.5
2006 45.0 17.4 2.5 5.44 62.4
西元 二手 新屋 拍賣 經濟成長
2007 41.9 17.2 2.6 5.98 59.1
2008 37.9 15.4 2.5 0.73 53.3
2009 38.8 10.8 2.8 -1.93 49.6
2010 40.7 *9.1 2.2 10.88 49.8
2011 36.1 *9.3 1.4 4.1 45.4
2012 33.0 10.3 0.96 1.3 43.3
建商、房仲、媒體、代銷說的都很好很好,成交量騙不了人,好冷好冷。
2013年3月比1、2月成交多一點,比2012年3月多一點,建商、房仲買的電視、報紙、雜誌、網頁、、說得好像房地產熱得很,其實是冷的很。
奢侈稅真的是幫到建商,2012比2011年,多交屋了約1萬戶新屋,兩、三年前預售賣得多,去年蓋好移轉的量也多,不是去年賣的。二手屋卻少了約3萬戶。
但是2012和2006年比, 總成交量剩69.4% 全新屋少了7.1萬戶,只有10.3÷17.4=59%,中古屋少了8.0萬戶,只有33.0÷45.0=73%
難怪現在絕大多數建材都跌價。難怪建商、代銷鋪天蓋地買媒體廣告、置入性行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