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中產階級對於房子的購買力極限

今天跟一個朋友聊
我們公司一般三年資歷的工程師
年薪都可以破百萬
如果老婆也在工作 家庭收入約150萬好了

那一年背負50萬的貸款 應該生活還撐得下去
一對30歲左右的小夫妻

如果家裡小幫忙 頭期款300萬應該是OK
然後背貸款30年 一年50萬 用利息2%來算
大概是貸款1000萬

所以1300萬是中產階級年輕小夫妻對房子購買力的極限
不知道大家看法如何?
2012-09-07 0:2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購買力 房子

rsc1234 wrote:
今天跟一個朋友聊
我們公司一般三年資歷的工程師
年薪都可以破百萬
如果老婆也在工作 家庭收入約150萬好了

那一年背負50萬的貸款 應該生活還撐得下去
一對30歲左右的小夫妻

如果家裡小幫忙 頭期款300萬應該是OK
然後背貸款30年 一年50萬 用利息2%來算
大概是貸款1000萬

所以1300萬是中產階級年輕小夫妻對房子購買力的極限
不知道大家看法如何?


家庭收入150萬 = 大約月薪11萬 (14個月)
11萬的三分之一 = 3.63萬
大概是背700萬貸款 (20年)
加上樓主所提的300萬頭期款
就是 1000萬~

而且在這種情況下
開車,養小孩,出國 都變得十分艱鉅

是說年薪破百的工程師
也應該沒有時間開車,養小孩,出國吧~ 哈

(車子一個月大概要一萬/小孩一個人一個月要兩萬五以上)
這種討論沒甚麼意義
因為極限根本不存在
光一個"中產階級"的薪資可能就差好幾倍
年薪五十萬的說他是中產階級
年薪三百萬的也可能說他是中產階級
每個人家裡能給的資助也不一樣
小家庭沒有小孩,父母要養
跟上養父母下養小孩的家庭支出更是大大不同
根據中央極限定理最後每個人的購買力會呈現常態分布
你或許可以說常態分布的平均值就是你所謂的"購買力極限"
但那也只適用於一小部分的人

事實上對付高房價只有三個辦法
1.組織無(房)產階級革命推翻現行地主政府
2.想辦法提高自己的收入,買房加入地主階級
3.只租不買
4.逃離高房價區 在別處買房

難易程度不同 看你自己怎麼選擇







"If your pictures suck, lense/camera may not be the first things to change."

rsc1234 wrote:
今天跟一個朋友聊我們...(恕刪)


政府搞個40年房貸,可以讓年青人的極限加大.
我大概符合樓主的條件
但我自己設定的極限是含頭款最多1000萬
如果家裡有退休老師 , 退休軍官 , 退休公務人員可以幫忙

上限可以再 + 1000 萬

因為展望正向穩定

如果是科技新跪/公司面額不到票面/邁入中年且 single income

年收就算超過 200萬+

上限反而要 扣 500 萬

因為展望負向

這是我觀察的例子
這種估算都是保守的

如果家裏有經濟備援(家中老人可以照顧小孩, 家中老人無需奉養 或 家中老人可以隨時可以調10萬元讓你周轉) 請你將數字 * 1.5

如果沒有,請將數字 * 1.2

但無論如何 身上先保有30萬的預備金,不能算在上面

如果你可以買1000萬的房子,請去看1500萬的房子,用力買到1200~1300左右(怎麼買要看你的功課)

你的薪水會增加的, 如果你薪手沒增加, 那你工作根本沒有昇遷的能力

要作到 自己的薪水是理財 老婆的薪水是生活

那日子很好過的 反正年齡愈加大 慾望就會愈低
rsc1234 wrote:
今天跟一個朋友聊我們...(恕刪)


我覺得1300是高估 !!!

樓主應該把家電、傢俱、裝潢費一併加進去 (這些幾乎都要現金付清)

:)
扣掉家庭的基本開消後....
剩下可以存起來的錢再來考慮繳貸款...
但是還是要留些存起來

不過繳完頭期款最好身邊還能多留個幾十萬...

萬一工作或有其他意外要用錢...才不會尬不過來
sebastian' 9000萬 wrote:
我覺得1300是高估 !!!

樓主應該把家電、傢俱、裝潢費一併加進去 (這些幾乎都要現金付清)

:)


+1


我個人覺得破千就是一個檻了!

樓主拿年新來算 跟我的觀點是一樣的。

但是拜01裝潢板之賜,讓很多人又想在裝潢這塊一次到位,

上次看一篇標題好像是:沒裝潢的新居開箱之類的,

結果傢俱、家電弄一弄也要50萬,這要是給它弄裝潢下去還不破百?

所以自然會拉低購屋預算。

桃園來講平均來講800多到900出頭(含以下)的房子都賣很快。

不論是成交速度還是量來講都是這樣,破千的慢多了。

極限抓1000萬,我想在桃園應該是頂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