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討論房市,都太被數字迷惑了
甚至把自身的狀況陷進去考慮太多
討論房市很簡單,以外國人的角度來看就一目了然
1. 外資何時會想要炒作台灣股票?
a. 台灣人勤奮時?
b. 台灣公司出貨量大時?
還是
c. 大家認為股票會漲?
同理
外資何時會進入台灣,一起炒作房市?
a. 台灣人勤奮時?
b. 台灣建商出貨量大時?
還是
c. 大家認為房價會漲?
接下來的問題:
外國人為何要買台灣房?
a. 來台灣長住
b. 來賺錢
回過頭來,
1. 台灣有錢人何時會把資金放入房市?
2. 有錢人買房幹嘛?
所以,討論『人民』的『居住』供需,是沒有太大的意義的
Why?
1. 如果真正需要住房的人,都有滿意的房子住了,沒有『居住』供需了,那房價還會漲嗎?
有可能,如果房市投資報酬率長期都一年5~10%,大家會不會把閒錢都丟進去跟著走?
2. 如果很多人沒有自有房屋,必須租,請問房價一定會漲嗎?
不一定,雖然房屋不是自有,但是以足夠所有人居住,『居住供需』已經被滿足
而房屋折舊發酵,長期穩定每年貶值3~5%
就算大家有閒錢,也不可能故意把儲蓄投入,讓他貶值
3. 如果大家都很窮,買不起房子,請問房價會撐不住嗎?
不一定,如果房市投資報酬率仍然5~10%,甚至五年就可以漲50%~80%
那麼,就算沒有錢,大家會想盡辦法貸款,因為一定賺
(就算原本年收入只有50W
只要能貸款到500W,投入房市,五年後變成800W,扣掉成本和利息,還賺了250W
除以五年後,竟然跟自己的原本辛苦工作的年收入一樣多
請問誰還想要工作? )
所以,結論很簡單:
『房價漲或跌,只有一項關鍵因素』
那就是
『把錢轉成不動產,我會不會獲利??』
而,誰希望這個泡沫的惡性循環持續?
大家腦力激盪一下 .....
a. 建商
b. 銀行家
c. 房仲
d. 有閒錢的人
e. 政府 (有為的?還是耍天真的?)
還有其他嗎?
各自簡單說明一下
a. 建商
很簡單,有蓋房,才有錢賺
b. 銀行家
只要有投資,就有借貸,就有利息收入
風險:呆帳
風險管控:
有品:慎選貸款建商,慎選貸款買屋者,慎選投資標的,維護國家資金正常使用
沒品:
控制媒體。
聯合多位客戶互相拉抬哄抬價值。
控制政府做不正當的公共建設投資來圖利特定區塊
浮濫貸款給民眾,不管還款能力,讓市場資金氾濫。
c. 房仲
有轉手,有抽成
轉手物價值越高,抽成數越多
d. 有閒錢的人
認為錢可以生錢,不管是投資股票、期貨、甚至房市
讓錢去賺錢,自己就可以不用工作,卻享有社會資源,享受
玩股票不一定會漲,玩期貨不一定會漲
投入必漲的房市,還需要任何理由??
e. 政府 (有為的?還是耍天真的?)
1. 拉高GDP
2. 拉高國家土地價值
3. 拉高稅收
4. 配合有錢有勢的人物,得到支持
所以,最後一個議題
『何時,房價會跌?』
a. 是大家都有房子時?
b. 是大家都變窮時?
c. 是大家認為房價漲不動時、無利可圖時?
對了,一個很弔詭的事情
只要投入這個體系,就會大家一起賺錢,錢越賺越多......
奇怪了
有人賺,應該就要有人賠啊,哪有無中生有的事情?
誰賠了?
『我的存款又沒有變少』
『我的薪水又沒有變少』
真的沒有賠嗎?
真的沒有被剝削嗎?
『你以前工作的時間是多少?』
『你以前有揹貸款才買得起房子?』
『你的人生被綁住10年20年,你能有幾個10年?』
『你的生活呢? 小孩相處? 家人相處? 慵懶發呆的享受生活的時間?』
『忙 盲 茫』
『物價齊飛』
『台幣貶值,而各國都是升值?』
你的生活、生命,都被掏空了
事實上,你的財產也同時被掏空
舉個簡單的例子:
===========================================
小明原本身上有一件衣服,200元買的,舒適又好穿
有個貴人,出價300把它買走
小明好高興喔~~ 舊衣服還有人搶著要~哈哈賺到了
小華去跟貴人買了一件二手衣,對方告訴他,這衣服很搶手,外面賣600,我賣你450就好
小華好高興,跟人借了250元,買了這件衣服
走在路上,又遇到一個尊榮的員外
員外跟小華說,你衣服我550跟你買
小華心想『真的耶,買衣服會賺錢』,就賣掉了,一轉眼小華什麼都沒做,就賺了100元,多高興啊
員外把衣服買回去,也是洗一洗後,加上幾顆亮珠亮片裝飾一下
小明走在路上,拿著手上的300元還在高興
員外跟他說『小明,我這衣服賣你,外面賣800元,我只賣你650就好』
小明想想,剛剛200的舊衣服都可以賣300了,這說不定是真的
於是跟人借了350元,買下了衣服......
不久後,那貴人又出現了,他跟小明開750買衣服.....
小明又賺了100元
小華又去找貴人買了衣服,這次他要玩大一點,他買了一件900元的衣服,聽說可以用1200賣出
於是小華用原本賺到的100元,又額外借了800元
員外又來了,1050買了衣服,又回去洗一洗,改裝一下亮片和口袋
小明又來跟他買了,花了1200元 (去借了900元)
小明想著,下次何時還會遇到貴人......
這故事,讓我們先停一下
小明賺了多少?
還是.......小明其實還是穿著同一件衣服,但他揹了900元的債
(但小明認為他的身上有1500的衣服,所以其實他身價是1500 - 900 = 600)
(小明的身價經過他的『努力』,從200變成現在的600,大漲3倍,而且身穿價值1500的衣服,走路都有風)
小華呢? 他到處跟人講,買賣衣服可以賺錢,根本不想工作了,
看看他口袋裡的250元,可是扎扎實實的啊!!
小華成了最棒的見證者....
小華的朋友,哪個不躍躍欲試......
========================================
不要怪罪銀行,資本主義下的遊戲規則,他的目的就是要賺更多的錢
但可以反思:
換了職位,換了腦袋?
如果有一個『人』可以為了利益,不擇手段。我們會如何稱呼它?
在社會,在朋友,我們會唾棄他
『爛人』.....??
但,在銀行體系,他叫做『總裁』
而人們,很傻的,當對方有錢,總莫名的尊敬起對方.........『了不起』??
同樣的,我們把目光從『銀行家』轉回來比較小咖的人:『你我身邊的房市投資客』
會賺錢,『了不起』?
『有利可圖,一定要賺』?
『社會的道德責任?』
『人生的意義?』
『社會的公理?正義?』
太多『人性』無法克服的貪婪,只因為,有人把遊戲搞複雜一點
消磨掉太多大家的智慧了
事實上,這件事情原本就是這麼簡單
穿名牌,高大帥氣,開名車的強姦犯..........仍然是一個強姦犯
卻有人忘記這件事情
打扮入時,整形到美麗氣質無敵,眾人呵護推崇的蕩婦.............仍然是一個蕩婦
卻有人忘記這件事情
剛剛說『惟利是圖』,『剝削』,『有錢就賺』的人是.........?
開著名車,住大房子,跟總統合照,被電視採訪,談笑風生,氣宇非凡,大方分享他的成功之道.....
他是否仍然是一個XX ?
卻有人忘記這件事情
omio wrote:
所以,結論很簡單:
『房價漲或跌,只有一項關鍵因素』
那就是
『把錢轉成不動產,我會不會獲利??』
omio wrote:
所以,最後一個議題
『何時,房價會跌?』
都已經結論了,還有最後一個議題,最最後面還拿動產與不動產相比??
至於本篇主題:房價為何會跌?
老實說,我看完了還是不知道~~
omio wrote:
大家討論房市,都太被...(恕刪)
小明有了他原本200元的衣服但是他花了1200元的錢買,又負債900元
小華只有只比他原本多了50元,但是他再也買不到那件衣服了,因為衣服要1200才買的到
這算是通膨嗎?因為錢越來越多,但是不這是實質的,只是無形中的價值變換。
實際上是衣服被炒高了,小明跟小華都是白做工
以O大的論點中我發現
如果原本有那件200元的衣服的人(簡稱路人甲)。
在小明,小華和商人之間的買賣,其實他賺最多,因為小華跟小明根本沒賺。
路人甲只是路過(務實)
果然路過的運氣比較好

大家還是當路人甲好了
我覺得最恐怖的是,那些沒有實質的錢越喊越高是怎麼來的
大家或許都忘記了一件事,新台幣是怎麼來的
講這太遙遠了,我有生之年應該遇不到
原文得要看成:
omio wrote:
舉個簡單的例子:
===========================================
小明原本手上有一間房子,200萬買的,舒適又好住
有個貴人,出價300萬把它買走
小明好高興喔~~ 舊房子還有人搶著要~哈哈賺到了
小華去跟貴人買了一間中古屋,對方告訴他,這房子很搶手,外面賣600萬,我賣你450萬就好
小華好高興,跟人借了250萬,買了這間中古屋
走在路上,又遇到一個尊榮的員外
員外跟小華說,你房子我550萬跟你買
小華心想『真的耶,買房子會賺錢』,就賣掉了,一轉眼小華什麼都沒做,就賺了100萬,多高興啊
員外把房子買回去,也是裝潢一下後,加上幾盞崁燈裝飾一下
小明走在路上,拿著手上的300萬還在高興
員外跟他說『小明,我這房子賣你,外面賣800萬,我只賣你650萬就好』
小明想想,剛剛200的舊房子都可以賣300萬了,這說不定是真的
於是跟人借了350萬,買下了裝潢後的中古屋......
不久後,那貴人又出現了,他跟小明開750萬買裝潢後的中古屋.....
小明又賺了100萬
小華又去找貴人買了房子,這次他要玩大一點,他買了一間900萬的房子,聽說可以用1200萬賣出
於是小華用原本賺到的100萬,又額外借了800萬
員外又來了,1050萬買了房子,又回去裝潢一下,改裝一下天花板和拋光瓷英磚
小明又來跟他買了,花了1200萬 (去借了900萬)
小明想著,下次何時還會遇到貴人......
這故事,讓我們先停一下
小明賺了多少?
還是.......小明其實還是住同一間房子,但他揹了900萬的債
(但小明認為他有1500萬的房子,所以其實他身價是1500 - 900 = 600萬)
(小明的身價經過他的『努力』,從200萬變成現在的600萬,大漲3倍,而且住在價值1500的房子,走路都有風)
小華呢? 他到處跟人講,買賣房子可以賺錢,根本不想工作了,
看看他口袋裡的250萬,可是扎扎實實的啊!!
小華成了最棒的見證者....
小華的朋友,哪個不躍躍欲試......
只是看成房子如衣服..如此大器..就是三黃一劉也做不到...無怪乎樓上同學舉手發問了...
時空背景人為炒作不動於心...
要認定那棟1500萬房子就是只價值200萬(甚至折舊變得更低)..這個論點才能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