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我家也有談都更...

我家也有談都更..
是採權利變更的方式..
詳細方式我是不太懂
但不是由建商出面
而是我們自己談好後
再找建商
我覺的條件不錯
基本上可以達到室內面積不變和多了一個車位....

已經過了1-2年
連30%的門檻的達不到(大概約100戶左右, 地坪好像600坪)
沒有辦法進行下一階段
所以好像也沒有再辦公聽會了

幾乎每次公聽會我都會去參加(我爸媽都不太想參予都更,所以由我去..)
但是來的人大概只有10%-20%左右
我之後問了不參加的人
他們都是說:[我又不要參予都更,幹嘛參加阿...]
但我都是跟他們說就算不參予都更
也要去參加公聽會阿
才知道別人在搞甚麼阿....

幾場下來, 看大家討論後的心得
1. 即使條件在優渥, 還是很多人要更多
2. 當別人要更多時, 自己一定要比別人多才行
3. 我家一定是最貴的
4. 頂樓加蓋的一定會想要2戶
5. 一樓的連前面公共停車的地方也要畫進他家範圍
6. 沒有建商出面整合, 一定會談不攏, 因為最熱心的人一定會被認為得到的利益最大
7. 等大家談好, 我再看看要不要參予(大家都想當最後一戶)
8. 平常好鄰居, 開會才知道原來感情不好
9. 將近100%的人都認為不參加公聽會就是不參加都更, 所以會去參加公聽會的人都被貼上要參予都更
10.信件是寄到戶籍地, 竟然很多人抱怨沒有收到

2012-03-31 10:0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我家

smartrader wrote:
我家也有談都更..是...(恕刪)



不是每個人都要錢的 不要想的那麼淺
新房子又怎樣?

老屋主該醒醒了
不要再做都更夢了

今後民進黨一定把這件事情當成政治籌碼猛打
國民黨也不敢做了
都更已經玩完了 不要做夢了




題外話。

我是一直很好奇,為什麼現在還有人會想出現為大眾服務,
一扯到這些東西,真的一頭五個大,每個都有意見,
要做事的就是最後一個找不理由,推不出去的人倒霉接下來,
搞不好還惹禍上身。

不過,如果扯到人權、貓狗之類的議題,那就完全不一樣,真是金身加持,
別人的意見都不用尊重了。

smartrader wrote:
我家也有談都更..
4. 頂樓加蓋的一定會想要2戶
...(恕刪)


我家十幾年前也有建商來談過, 也是為了以上的原因很快就沒下文了...
不知道為什麼,就想給樓主五分,用十個條列項目點出都更的問題點,提供給有
需要都更的青壯年一個參考,老一輩的似乎都鴕鳥心態,不過也不能怪他們,看
看每天這麼多社會新聞大概都灰心了!也難怪朋友很多在職碩士都跑去念法律.

rsc1234 wrote:
今後民進黨一定把這件事情當成政治籌碼猛打
國民黨也不敢做了
看你這麼激憤,你好像認為拿這事件當政治籌碼是件醜陋的事?
那你為何跳出來把話題引到這方向呢?
smartrader wrote:
我家也有談都更..是...(恕刪)


最後一戶跟建商談得不會拿到最多,我家社區也是在比誰最後談

想把其他已談好得住戶當籌碼,認為我已經是最後一個

建商會願意給多點,如果一塊餅被前面的住戶切走一大塊,後面談得住

戶會剩沒多少可以切,若切超過了建商會沒辦法繼續談,建案就結束

聰明的人若發現有人在比誰最後談,會改變策略在中間談好切走一大塊餅

讓後面談得沒東西可以切,每換一個建商來談就這樣玩,最後一定會有

一次談成,所以談最後的住戶不一定能拿到最多,而且非常有可能會一

塊餅都切不到
看到這幾天有關文林苑的新聞,更加確認的事情是
法律只保障懂法的人
如果你不想參加,那就要在每場說明會或是場合都明確表示不參加
不要漠視自己的權力而不參加
否則,多數同意後,你就沒辦法挽回了

smartrader wrote:
我之後問了不參加的人
他們都是說:[我又不要參予都更,幹嘛參加阿...]
在某種控管之下生出來的人民就是會變成這樣。台灣傳統上就是這樣。
老房子內住的人10個有5個不想換新房子,因為每個人永遠不滿足,只想變大,老是建商賺太多,永遠沒有平衡點,年輕人想都更,父母想讓房子變大,50年老公寓一堆,我們家就是受害者,有的屋主跟本是出租從來也沒住在裡面但是要求的多,頂樓違建加蓋要多一倍的坪數,不知其中苦楚的人根本沒資格嘩燒,我們只是想要讓房子變新有電梯讓老人家上下樓方便,室內和原來一樣既可,又有一個車位,?為什麼一些人還是不滿足,二樓的想分六樓四樓又不想分到四樓,干脆再50年後向印度貧民窟一樣好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