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還是堅信明年最差就是房價將如同今年一樣,不漲也不跌,但我認為有可能在明年下半年開始有另一波上漲(美國實施第三波印鈔行動QE3.0)
只是長期看空房市的張金鶚,如今也不敢再喊明年跌30%的口號,因為他自己很清楚知道,在超低利率、資金過渡氾濫的支持下,房價根本不可能出現急跌,所以他今年以來數次的談話早已改口說:緩跌了!(如底下的新聞)
你還堅信明年會急跌嗎?!
然而,對買屋自住的人來說,就算知道明年會跌,但頂多是5%的幅度下跌,但考慮到經常搬家、結婚需要有穩定的住所、擁有家的感覺等等因素來說,我認為可以將它當成是費用花掉。
就像我們都知道買車,尤其買進口車,一但領盤、落地後,當場就折價20%,我們還是照買
畢竟錢可以再賺,但居無定所、到處漂泊,缺乏擁有家的幸福感,這卻是金錢所無法彌補的
沒真正搬過一個『家』的你(單身時家當不多,很輕鬆,但結婚生子後,那就壯觀多了),你會『覺得』多延後一年可以省5%(若1000萬,就差50萬)買房子很值得
但,只要你搬一次之後,我肯定你在短期內不會想再搬一次,最後你還是會買房子的
又加上,有買屋自住需求的人,真的等得了5年嗎?
更何況,我堅信在2013年ECFA利多全面發酵(多項出口至大陸的商品關稅降至零)後,經濟肯定能爆衝起來,跌的機率根本是零才對,別說急跌了,連緩跌都不會有
再者,1000萬的住宅其實差不多是家庭收入160萬的人買(年收入5倍貸款800萬,自備款200萬)的,也就是,若現在買了,每年下跌50萬,其實只是減少年收入的30%
看似不少,但基於不賣就不賠的原則,真的有什麼損失嗎?
很多人都說房市不可能只漲不跌,但房市一值以來都呈現大漲小回的格局,在台灣房地產史上,每次連續緩跌幾年後,最終總是以連續大漲,在短時間內一口氣收復跌的部份
這就是為什麼我常常說:我鼓勵買屋自住,因為自住才可能長期持有,最終讓你有機會等到全部都漲回來,而且還漲超過
...從第2季全台房市主要呈量縮價漲情形,推估若是成交量未增長,房價可能從下半年反轉,明年房價將呈5%到10%幅度的緩跌...
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110728/1/2phov.html
...未來三到五年房價勢必走跌,他研判目前房價有三成是泡泡,以此推論,房價跌約兩、三成也很合理...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6750473.shtml
若以5年跌30%來算,也就是平均每年以5%的幅度下跌
再次聲明,我已經懶得每篇無聊的質疑均做出回應,因此我不回你,不代表我默認或啞口無言
對於看空者的任何質疑,我早已曾回覆過,若你有興趣知道我的看法,麻煩自己翻閱以往的文章

還有,對於那些老喜歡扯開議題的人,講一些有的沒的人,我很希望你就別再看我寫的文章
若你老是要這麼做,我只好把你列入黑名單,以免製造過多的網路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