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晚上七點多到九點經過竹北,應該是家家戶戶全家人回家吃晚飯或吃飽飯看電視的時間
一堆大樓的住戶開燈的七零八落,不超過半數
但是大部份都有人買了,只是沒人住
而且新建案不斷在推
彷佛房子根本就來不及蓋來賣
有資訊說空屋率有二十趴,去竹北繞一圈,感覺起碼也有五十趴
其中還不包含租屋的
因此想請教,到底空屋率怎麼算的??
空屋率是指住宅存量中,部分空閒的住宅單位,將空屋數除以總住宅存量所成之比例。空屋一般形成之原因有:
1. 住宅市場投資者增加,投資人購買後閒置空屋,等待最佳出售的時機
2. 市場供需失衡,供給超過需求
3. 房市漲幅過高,造成大多數人無法負擔
4. 季節性居住單位如:學生宿舍、旅館等
5. 待租住宅
6. 居住者簽出之待售住宅
7. 新建成屋
8. 不堪居住之廢棄住宅
9. 人口外移後剩餘之住宅
為適應人口遷移、季節變遷、營建行為等,住宅市場一般約保有3-5%之空屋率。民國89年底,台灣地區辦理戶口及住宅普查結果顯示,全國約有123萬戶之空屋,空屋率高達約18%。專家研判其原因可歸就於建商盲目「投機」開發、不了解市場需求及價格過高等原因。
http://ehi.cpami.gov.tw/(S(slnatn34o0qymvecx24kizmh))/Net/Wiki/%E7%A9%BA%E5%B1%8B%E7%8E%87.ashx
99年年底,新竹縣市共有31萬5千戶的房屋,89-99年間,新竹縣市總共新蓋了6萬9千600戶新屋,空屋(空閑住宅)增加1萬五千戶,總共有5萬9千戶空屋。
RV180EFI wrote:
每次晚上七點多到九點...(恕刪)
內政部營建署建立的「長期推估空屋資訊暨查核機制委託報告」,統計至去年六月底,五都的空屋率均有一成上下,其中以台南市最低,僅九.五九%;高雄市最高,約十一.二五%。
營建署指出,空屋的定義是以台電用電度數為依據,舉例來說,台北市家戶數中若是每月用電度數低於八十五度,便視為低度使用住宅,也就是一般認定的空屋。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feb/2/today-e3.htm
營建署的空屋率報告還比較有參考價值,因為他是用台電提供的"全面性"數據,而不像主計處那種"抽樣"調查(按幾次電鈴,沒人應門,即認定是空屋!)
而且,營建署統計數據依據還不是完全沒用電的,只是用電量很少,就算是空屋了....
也就是說,實際上既沒出租也沒人住的真正空屋,恐怕很少的!
另外,你自己肉眼看的點燈率其實非常不準的,你自己七~九點不也在外面嗎?
許多新蓋好的房子,連使用執照都還沒拿到,更不用說用電了,當然還是空的
而且,新蓋好的房子總是需要一點時間銷售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