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讓世界認識台灣的方法---台灣高房價所得比


參考一下這篇吧
http://myronutforskern.blogspot.com/2010/12/house-price-to-income-ratio.html
台灣能在世界名列前矛的不多
這個倒是很厲害
台灣是少數房價與家庭消費完全脫鉤的


也順便回應一下虎大的某篇文章
虎大舉上海倫敦當例子
請問上海佔中國工作機會與面積多大
倫敦佔多大
雙北市又佔多大
自己去想一想吧
雙北比例絕對比上述兩者要佔的比例要大很多很多吧
如果雙北只有某一區特別貴
那算豪宅區
沒人會講什麼
就算你帝寶一坪要賣五千萬, 蠻牛一台車要賣十億
台北市民都不會說什麼

以下引言為虎大節錄
yunyunhome wrote:
簡單講,若每年以5%的極輕微上漲來算,30年將漲4倍


只能說你的數學還不錯
知道複利怎麼算

yunyunhome wrote:
最近這10年,香港、新加坡、中國還曾出現過一年漲30~40%的,那才叫作誇張吧?(相較於狂漲,每次遇上下跌波段時卻只跌10~20%)


什麼東西不要都只類比一些極端的國家或地方
你舉中國
那上海現在可不是因打房回跌了多少
還永遠每天複利上漲勒

經濟不是你我想的那麼簡單
房價會漲的因素也很多
問題是合不合理要看我們在世界的比重
不是你我感性上的認為合理或不合理
任何事都不要過與不及

如果沒有勇哥這類的人來炒房
你覺得台灣房價會有今天
是正常的市場機制?
政府永遠都不會打房
永遠都放任貪婪的炒房人繼續炒下去
房價越高對經濟越好?
那世界各國的政府就應該配合來炒房而不是打房了
不是嗎


2011-12-10 11:55 發佈
雙北 建設一直壓下去 其它任其凋零
搞不好 製造電子業完蛋後
連新竹地區 都要到 雙北工作了
總是要賺錢吧
HeyiLMARE wrote:
參考一下這篇吧htt...

台灣是少數房價與家庭消費完全脫鉤的


(恕刪)


樓主有空 出去走走或多看書(外文書 不要只看電視或國內出的廢文)
以你的標準
台灣脫鉤的東西多了

1.車價 是超盤子價
2.油價 (加入牌照燃料稅 你就知道一公升有多貴 以每年平均 15000KM (88% 低與此))
3.上網費 (從以前到現在 都與第三世界平起平坐)
4.工時 (全世界 比 堪稱台灣奇蹟 超長)
5.稅制不公 (這不用多說 講爛了)

6.基礎建設超差 (除台北外 沒有夠格的大眾捷運系統
我們有世界前幾名的人口密度
但腦殘的交通部長說
不能蓋捷運
要培養搭乘人口 ...
東西那樣爛 還指望很多人用????)

德國明鏡報 直說台灣如豬窩 淺顯易懂巴 (而且還指的是台北喔
(頂樓 一堆鐵皮屋...衛生下水道
全省有幾個是接合率超過 80%???))

7.超自我感覺良好的天龍國人
(天天叫 我從小在這裡長大
工作在這裡 卻無法以 22K 買房
殊不知
早在40年前
全省各地的子民
多數都要離鄉背井
湧進台北謀生
天龍國才是人
別人都不是人 ?????
造成這後果也是你/妳們
支持的執政者
重北輕南
現在是自食惡果
現世報巴了)

------------太多了
族繁不及備載


跨過濁水溪 沒有台灣黑熊咬你/妳們啦 怕什

看事情要看根源


HeyiLMARE wrote:
參考一下這篇吧htt...(恕刪)


確定那一篇文章的重點,您掌握了?

您後來舉上海的一些反證,我想這麼說:
上海的人口比全台灣稍少一點,佔江蘇範圍約1/4人口,面積約佔1/15
台北+新北的人口大約佔全台灣的1/3.5,面積佔全台約1/16

也許上述數字有點恍惚,我這麼舉例好了:
上海市的範圍約有2000萬人,住在[台北+新北+基隆+桃園+新竹]的面積範圍

我也覺得雙北的房價貴得不合理,條件好一點的住屋,幾乎都算奢侈品,不適合稱必需品

如果台北這麼貴,您何不考慮住桃園.新竹或基隆?
喊奢侈品貴得不合理?


TONY-17 wrote:
上海的人口比全台灣稍少一點,佔江蘇範圍約1/4人口,面積約佔1/15
台北+新北的人口大約佔全台灣的1/3.5,面積佔全台約1/16



又一個搞不清楚重點的
怎麼聽起來你講的再打自己嘴巴呢
先聲明兩點
1.不要拿佔台灣全國1/15大的地方與工作機會可能超過三分之一的地方來與賒奢品做類比
2.不要與到不合理的事物就選擇逃避或認份


我講的是雙北市佔全國面積與工作機會多少
上海又佔全中國面積與工作機會多少
既然你說上海佔蘇州是面積1/15之一
那麼佔全中國一定更是1/150之一以下了不是嗎
佔這麼少所以貴一點影響自然少
那麼你也說雙北市佔1/15之一
佔這麼大影響當然大很多

為何我們要去避免不合理的東西
而不是去反擊這麼不合理的東西
更何況雙北市我從小熟悉與工作機會多的地方
為何我門應該妥協不合理
搬離或遠離他才合理

如果你家樓下來了一堆居惡鄰居或蓋起所謂的嫌物設施
你說你搬家就好
你不該生氣

看來你還真是好脾氣阿
真幫不了你
你搬離雙北,是一種策略,也可以說是逃避
全世界不是只有台北工作機會多,房價也高
這件事蠻普遍,然而在傳統華人觀念下,不動產會越來越難取得
你可以抱怨,但是像上海的平均所得是江蘇的1.4倍;不是只有在台灣這樣

你嫌貴,就多賺點錢,或租房子不要買,或是搬稍微遠一點

世界和台北,不會因為你想要住台北的抱怨而停止運轉

上海和中國請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7%9C%81%E7%BA%A7%E8%A1%8C%E6%94%BF%E5%8C%BA%E4%BA%BA%E5%9D%87%E5%9B%BD%E5%86%85%E7%94%9F%E4%BA%A7%E6%80%BB%E5%80%BC%E5%88%97%E8%A1%A8

當然,你也可以繼續期待你心中的合理
而我正在告訴你:去說奢侈品貴,是不合理的態度
房慘便現不易,房租跟本漲不動,房子放越久越值錢?老子現金為王.我在台北市大安區(六張黎有電梯)租房子一年24萬,台北市房子動則3000萬我可以租125年.125年房子年早爛了不然地震也震爛了所以以新成屋來說房子年租金比沒低於60年決對不進場
很多人都被傳統觀念模糊了焦點
誰規定一定要買房?

房子就跟商品一樣,如果沒人買那一點價值都沒有
都沒人買時商品自然降價求售

如果認為所得買不起房,可以選擇租屋,並不一定要買房
在你眼中那高不可攀的房,卻依舊有很多人買得起
而且很多地方都很便宜,為何你眼中只有那價高的地方
就好像商品你只選名牌,低價的卻不考慮

很多人都說房子不能和商品比較
但是~這就是市場,市場不是你我可以決定的
天天怨東怨西,抱怨老半天還是買不起
還不如認命去租屋,過有品質的生活
不要老是覺得你的錢都被房東賺走了
如果真這樣覺得,那你吃的也是被餐飲店老闆賺走,那你是不是就不吃了
韓國樓市在2001至2006年間上漲得很瘋狂,特別是在首爾,核心地段上漲幅度每年達到10%至20%。韓國政府為了打壓高房價,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關鍵的利器就是「綜合不動產稅」。
綜合不動產稅經過了激烈的討論後,從2005年開始徵收。徵稅對象是6億韓元以上的住房,稅率是1%至3%。但由於徵稅的標的房價是市場價的60%至70%,實際稅率要低很多。在2007年,綜合不動產稅實際稅率達到最高峰的0.87%。當時韓國已經有財產稅。比如一套1億韓元以上的住房每年要徵收0.5%的財產稅,不過由於徵稅的標的房價不到市場價的50%,實際稅率只有0.2%左右。綜合不動產稅是在財產稅之上額外徵收,主要面對高端住宅,意在打壓高房價、促進財富的再分配。再加上普通財產稅,負擔確實不輕。

很多國家都增加房產相關稅賦來抑制高房價
韓國如此 中國大陸也如此
台灣政府缺錢
增加房產稅是遲早的事

在這十幾年間,台灣的實質薪資與所得成長停滯,中小企業獲利減少,以及生育率無止盡下跌,反應台灣的內需極為疲弱,財富集中程度相當嚴重。房價不合理的上漲乃是財富集中程度嚴重的最佳例證。如果政府沒有設法解決財富集中的問題,那麼未來的悲慘程度將是不可想像的!
有時候真的很氣餒
來這裡發聲無非是想讓更多人知道雙北市的房價有多不合理
可是偏偏還是有人認為抱怨是沒用的
或許看似沒用
可是很多革命不就是一點一滴的累積民氣
才能讓政府正視問題
知道民怨所在
其實我想現在很多媒體也會來看這裡的文章
很多事就是這樣才能渲染開來傳播出去
如果你對不合理的事選擇消極接受
那誰會知道你有多不滿
大家也應該都聽過蝴蝶效應吧
誰說在這裡抱怨是完全沒用的
很多意識與民氣
就是靠這樣一個接一個小小的抱怨所累積與感染的

還有再次重申一下
不要再說雙北市的房價是奢侈品
因為他本來不應該是的阿
房子是生活必需品
是基本需求
我可從來沒抱怨過LV包賣太貴
也沒抱怨過Bugatti的超跑我買不起

生活必需品必須有一個合理的價格
奢侈品從來沒有人會為了它的昂貴走上街頭
更不會有人去討論其售價合不合理

別跟我說佔全國面積1/15與工作機會三分之一以上(ps.我假設)的地方是應該是奢侈品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