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沒有勸人買房/ 賣房喔.
所以如果又有被害妄想症來亂扣我帽子, 或者是文不對題的胡言亂語, 我就先稱你為阿呆~ (指) ^^
-------------------------------------------------------------------------------------
剛剛看到一位網友發了很有趣的文章, 裡面提到了一段話;
“台股20多年來跌幅最慘重的一次就是1990年
波段跌幅高達80% (原因是房地慘泡沫破裂)”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56&t=2291719&last=29840409
我很好奇作者假設的因果關係, 所以求人不如求己, 再來找資料讓大家吵的言之有物, 有憑有據呀~ XD
從下圖可以看到, 1990年發生的台灣股市大股災, 如果以周線來看的話, 最高點大約在 1990/Q1, 約 12500點; 一直下跌到 1990/Q4 的大約 2600 點, 跌幅達到非常慘烈的 ~80%.
![[資料] 1990 股市崩盤時, 台北市的房地產量價指數 / 資料更正在第 15樓](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8/mobile01-b767ff2a4e1869df06d182e6ac78d39c.jpg)
(下面這段, 我引用的資料時間錯誤了, 更正在第15F~~ ^^|||)
(錯誤資料開始)
而這段時間的房地產指數, 如果又拿台北市來看, 從股市波段最高點到最低點時, 房價指數大約是從 ~105 下跌到 ~98, 下跌的幅度大約是 ~7%. (剛好一支跌停板!! :p)
![[資料] 1990 股市崩盤時, 台北市的房地產量價指數 / 資料更正在第 15樓](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08/mobile01-db21fa93b78ee8457a80542e55ee3acf.jpg)
所以直接拿這兩個指數來看, 我比較笨, 沒有辦法推論出來 “房地產泡沫化, 導致股市慘跌” 這個很有趣的論述~ XD
如果拿這1985-1994這十年, 房價指數的最高點跟最低點來比較, 極端值大概也就是從 ~115 下跌到 ~92, 大約有 ~20% 的下跌.
倒是很有趣的又發現, 房價指數持續多下跌了一年到91/Q4, 此時的指數為 ~93左右, 可是這時候股市已經反彈到大約 4800點了 (91/Q2 甚至反彈到6000點, 也就是說, 從最低點開始, 反彈最高到成為 ~2.3 倍).
(錯誤資料結束)
很有意思的是, 跟我上次找資料讓大家吵架的資料很像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56&t=2288191&last=29840757), 在股市反彈的時候, 有些人會觀察到 ”股市漲, 房市續跌” 的異相. 重複的評語, 這篇我就不多說了~ ^^
回過頭來, 我實在看不出來當年 “房市泡沫 造成了 股市崩跌” 的邏輯關聯性, 但是股市的確是慘跌了很多呀….?
股市我想是太多總經/政治/心理因素的綜合反應, 我沒有那麼棒可以加以評估.
唯一我想到去查來的資料是, 證交所每個月的股市統計 (http://www.twse.com.tw/ch/statistics/statistics_list.php?tm=04&stm=001)
大家可以看到,
- 1990/2月時, 台灣股市的全部上市股票, 本益比是 57, 殖利率是 2.95%, PB= 2.95
- 2011/7月時, 台灣股市的全部上市股票, 本益比是 15.8, 殖利率是 4.57%, PB= 1.8
很粗略的說, 光是用 PE band 的修正, 拿1990年的股市來跟上個月的股市比的話, 就可以下修 70%了~ (這是很粗略的講法, 因為當時大概很多公司都被認為是high growth stocks, 所以享有比較高的本益比)
1990年那個時空背景, 我記得是地下投資公司很猖獗的時代, 表示民間游資充斥而沒有足夠的投資管道. 這應該是股票”那麼貴”的原因之一吧.
-------------------------------------------------------------------------------
最後有感而發一下 XD
這個討論區看了很久, 一直覺得真正有心討論的參與者實在不多, 很多人基於自己願意接受的部分現實, 或者基於自己創造出來的幻覺當成現實, 來討論區發洩情緒.
我身為鄉民為了盡一分微薄的貢獻, 常常找資料來幫助大家吵架, 不過老實說覺得反應實在不佳, 也沒有真正促進大家 吵架/交友的效率呀~ XD
以後我就多看少說就是了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