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奇喜歡樓中樓的人有多少?建商規劃樓中樓是針對何種目標客層是?我覺得喜歡有天有地的人會選透天;不喜歡爬樓梯的人或需要大樓管理(警衛、收發信、倒垃圾)的人會去選大樓。而樓中樓又比較貴(坪數大),所以會去買樓中樓的人是錢多多又需要大樓管理又不介意爬樓梯的人囉? PS: 不討論後來增建之夾層屋,我指的是坪數都有權狀登記的合法樓中樓(不知這措詞是否恰當)
gerie wrote:很好奇喜歡樓中樓的人...(恕刪) 按照現在的建照 合法樓中樓應該很少很少了吧 除了一樓與頂樓外其他樓層要有夾層一定是二工才能作的夾層屋因為不夾層的部分天花板很高 所以可以運用這個高度來設計像是藝術吊燈 吊飾等等 另外被夾的部分可以善用空間其實我覺得目標客層並沒有太明顯的不同 對傳統樓高覺得有壓迫感的人就會喜歡樓中樓的設計PS 我喜歡夾層 但現在沒有 以前也沒有 既養不起也招惹不起"小三" 哈哈
Luxury888 wrote:我的風水老師也有說過...(恕刪) 坪數有權狀登記的合法樓中樓現在非常少~~在台北,只有少部分的中古屋才有,屋齡也逾20年了~~應該是剛出社會傻傻的年輕人或小家庭才會買的產品,被"使用空間大"所矇騙~~使用上相當不便之前曾去看過幾間,坪數較大總價不低,買2F實際上卻要爬到3F,客廳挑高清理很不便,要注意有些從客廳去洗手間還要爬小樓梯,或是在廚房煮完端出來到餐廳也要下樓梯,還是分正常2層或很大的一整層就好了~
gerie wrote:很好奇喜歡樓中樓的人...(恕刪) 因為客廳挑高六米氣派、採光良好、無壓迫感通風良好,屋內的空氣還會自然對流房間在樓上,比較有隱私性,比較不會和客廳互相干擾gerie wrote:在台北,只有少部分的中古屋才有,屋齡也逾20年了...(恕刪) 在內湖二期重畫區內九個社區大湖富邦、公園錄、觀景富邦都是標準樓中樓設定(有少數平面層)而瑞士蓮、閱讀歐洲、風和日麗都有部份的樓中樓設定屋齡由8年至13年均有
所謂的合法樓鐘樓實際上早年是規定要5米以上(真的不多),所以住宅類有這種合法樓中樓的都很貴,但是很物超所值(為何,因為買了=買2層樓)後來才有所謂的3-4米6這種迷你樓中樓.......所以要買實際上要看需求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