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縣這種升格等於是假升格,因為人口及土地分部與台北比還是不均衡,可結果台北市還是首善之區資源還是第一!台北市應該分擔台灣縣一些負擔才對:
如果:
把整個大台北區把他這麼弄,應該是以淡水河為界把整個大台北區分為 北東市 跟 北西市
把基隆到東北岸規到北東市,南到新店北到淡水
把龜山.三峽.鶯歌.大溪規到北西市
桃園跟新竹部份合併 桃竹市
苗栗跟新竹部份合併 苗竹市
或是這以上這三個地界合併一個市(客家區域)
大台中市包括中彰投
嘉義跟雲林澎湖合併 雲嘉市
台南跟高雄合併 大高雄市
屏東跟部份台東合併 大屏東市
宜蘭.花連.部份台東合併 東台市
其他金馬改特區
再者把南台灣的高雄港到小港機場至部份屏東交界劃起來築一道高牆改為一個境外特區,比照澳門開賭場.本國公民除特定居民(在地).工作人員以外有條件限制進出,把台灣八大業都趕到這裡.......這樣不是可以提高南台灣就業及重北輕南的問題........
大豆頁平 wrote:
幹嘛這麼麻煩...
直接台灣省就改名叫台北市就好,就算有歪國人要來買,也搞不清楚真正的台北市在哪...
我想全台的人應該都很高興...
你不覺得我們正朝這個方向邁進嗎....
出國比賽叫中華台北
再講下去會被關...
行政區域的調整, 應該依照核心都市的生活圈來規劃
台灣是需要的是行政區重新劃分, 但不是如此隨便的合併升格, 雖然目前的政府亂搞, 但還是希望以後的中央政府能正視這個問題.
本來行政區域的調整, 就要依照核心都市的生活圈來調整.
台北縣市除台北市是核心都市外, 台北縣有幾個人口數十萬的都市, 都有能力作為旁邊鄉鎮的核心都市, 而基隆市也是旁邊金山萬里石碇等鄉鎮的核心都市. 不是大家都必須靠台北市作為核心都市來發展.
桃園人口密集的區域分成北桃(桃園+八德+部分蘆竹部分龜山)與南桃(中壢+平鎮),
新竹都會則涵蓋竹北, 竹東, 寶山, 竹南, 頭份,
台中市旁太平與大里市區已連接
彰化市與和美也是市區相連
雲林的斗六, 斗南, 虎尾也可整合成一都會區
.....
如果是依此模式來將人口密集區域合併升格, 這還比較合理. 每一縣市的人口與都會區的人口也較平均, 更能促進台灣整體的均衡發展.
有關行政區域的劃分, 官方與民間有許多版本, 我個人覺得較符合實際情況的有以下幾個:
五市五縣vs三都十五縣(直接民主vs封建帝制) 請大家關心台灣的『國土規劃』
未實現的臺灣行政區劃(一)
未實現的臺灣行政區劃(二)
未實現的臺灣行政區劃(六)
根據行政院經建會在民國85年五月所公佈的『國土綜合開發計劃簡介』中提到二十個生活圈, 目前的生活圈是這樣分的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