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管委會也只不過二個多月,卻感觸良多,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1.要對社區管委會如何運作,社區大樓每年應申報事項及大樓設備如何運作可上網搜尋崔媽媽,內有詳盡資料
2.要看懂社區的財務報表:如果社區有聘請有規模的物業公司,通常財報會依會計規則做,但其實報表會比較複雜,一般住戶要花很多時間去看,可以的話,可簡化成只有收入及支出,通常可以動手腳的地方在收入,故要仔細看每張收入收據,最好由社區自訂收據編號,方便追查,我己聽說好多社區被總幹事及督導a錢,而且不是小數目
3.對社區來往廠商要有所了解:之前社區總幹事及秘書會私下要求各廠商請客吃東西,或直接去社區大樓一樓的店家要東西,另管委會最好直接對廠商談價,減少總幹事從中撈油水的機會,但若是委員要撈,就很難預防了
4.物業公司可能會在一開始接管社區時派資深有經驗的總幹事,等2,3個月過了,即立刻派人剛找來沒經驗的總幹事來做,以降低成本,另有些公司會派不足額的員工來上班,例如社區與物業公司簽了6個人站哨,四人上班,2人輪休,但事實上,物業公司只派5個人來,但社區還是付足6個員工薪水,這變成物業公司多賺社區一個員工的錢
5.沒有主動又積極的物業公司,要物業公司動起來,只有靠管委會強力監督才行,每天記得檢查物業公司交班事項,因為他們可能會隱瞞社區有那些東西壞掉,因為講出來只會增加他們的工作
如果還有其他的,歡迎大家補充一起討論,交流心得
若有做得不錯物業公司,也請大家推薦一下
ydnaccocco wrote:
接觸管委會也只不過二...(恕刪)
唉,我以前大廳身分來補充點東西吧
2的部分,通常大型的物業公司會請會計,通常來說,社區管委會的財委盯的目標就是他了,所以這點2方就要注意,除了物業公司以外,財務委員部分也要注意細節.
3的部分,基本上這是屬於公寓大樓管理法規範,這2方要互相僑好,所以嘛......
4的話,這就是簽約上面的簽約細節明細了,這各通常來說2方就要互相注意,只是.......
5的話......小弟親身經歷嘛......只能說有時候管委會辛苦也是因為這點,基層不是問題而是中高部分......
6:通常來說,管委會如果要解除物業公司合約同時,請注意點交,不論是建商還是幾屆,這很重要的,因為點交不確實,後面出問題就會走上很長的法律途徑.......
後面看情況再補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