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裡最基礎的理論,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之一就是"資訊不對稱",也就是價格等資訊沒有透明化‧價格資訊掌握在哪一方,就由哪一方操弄市場‧
打個比方說,大家買一個相同品牌的東西,可藉由各店家、網路、朋友購買經驗各種資訊通路知道價格,買方掌握許多資訊,賣方就無法哄抬,哄抬了也沒人會買‧
但買房子不一樣
1.土地有限,無法大量快速製造許多同質之房子
2.台灣房價非常不透明化,沒人可以在買房子之前正確的知道一間房子確切真正價格,都要買了才會知道,而且每個人買的價格都不會一樣,由賣方看人喊價,或靠買通新聞等等消息炒高等方法‧因為資訊掌握者是賣方‧
鄰近國家房價透明化比較文章
其中日本為課稅需要詳實報金額,今年也從亞中本來最高價跌到第二房價跌最慘的,跌6.98%
日本慘跌新聞
所以透明化還不夠,還得照價累計課稅
所以政府若真的有要打房(1.房價透明化 2.照價課稅)
1.只要立法規定買賣房子一定要登記真正的買賣價錢,供大家能輕易透過各種管道查詢,大家都知道資訊,就會比價錢,價錢就不容易炒高‧
2.若怕大家登記的價錢是假價錢來炒房價,就照報價課稅,這樣一來,報高價錢就課高稅,報低價錢行情也跟著降低,就能符合自由競爭的市場‧
美國這次經濟跌那麼慘,也是跟房地產有關,台灣打房做不到嗎?
要做與不做而已,立不立法而已(不要忘了,有權力作決策和立法的通常都是市場獲利者,他們會這樣作嗎?)
為什麼大家都會說要"房價公開透明化"?
永慶房屋跟信義房屋不是都有成交行情表嗎?
雖然不會把地址完全公開,例如成交中山路一段66號...在他們表列上會寫中山路一段50-100號
但至少已經算是清楚的知道這個區段的價格
至於會不會虛報價格?
信義房屋是上市公司,營收100%來自佣金收入,台北縣市多是直營店,所以他的佣金是最難砍的
價格應該是相對正確的
我一直在關注社區內的行情成交價,鄰居成交多少..事後聊天我也很清楚
以這半年,3個透過永慶成交的案子,我去查永慶的成交行情表,的確就是真實的成交價,
大約都是3000-4000萬的案子,連車位坪數價格都很清楚
所以我一直疑惑?為什麼很多人都在說成交不透明?不是都可以查的到嗎?
除非這個區塊相對成交案子較少,比較難推算最近的行情
另外,我朋友要買房子前,都會利用一個非常有用的資訊來推算房價
那就是銀行鑑價
不是一定要等到房子已經買賣簽約了,才可以請銀行貸款鑑價
只要你把確切的地址給銀行,他們都會很樂意幫你估價的,而且都超客氣的,因為以後要賺你的佣金呀
我朋友都會一次送5家銀行以上,因為有的銀行估價較保守
然後把5家取個均價,這樣大概就知道價位大約在多少
銀行鑑價是非常非常有用的,因為他是你的債主!!不會隨便鑑價的
有的銀行也會參考信義永慶的成交價,但只要偏離市場行情太遠的,也會不列入統計值的
所以等於是銀行已經幫你把關過了
還是大家所指的"房價公開透明化"是另一種東西?可以請各位開示一下嗎?
因為我一直搞不懂,這到底在說什麼?
謝謝
taipei08 wrote:
我有一個疑問,房價應...(恕刪)
房價近年來就很透明了!
只是 會這樣講 是 因為房價沒下跌 未達他心目中的數字!
找不出話題吧!
香港房價超透明 房價該漲還是會漲!
和透不透明 無關!
試想一點,如果有一天,有一個面試者提出:我要知道你們公司每一個人,每一個職位的薪資
我要薪資透明化!!!因為這關係到我的薪資福利..我不要只是一個平均range
如果你是公司主管,你該怎麼想?
我記得當初營建署在公布網站資訊時,也有社會意見提到個人隱私權與人身安全問題
其實只要對一個社區真的有興趣,有作功課,大概就知道每個面向的坪數大小
所以當房仲網站已經列出坪數,樓層,價格...你大約就可以推算他的上下樓層價格
而相鄰的社區,再依個別條件,大致上都可以推算出大約的價格區間..再叫銀行鑑價
其實房價八九不離十...屋主亂開價,就不要理他就好了啊!!!他要釣的是不用功的凱子
我們有作功課,還怕被騙嗎?
價格知道後,就看你能不能接受這個價格而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