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北市房價所得比高達12.9,比日本東京都的房價所得比9還高

【摘要5.15.2010 蘋果】台灣房價有多貴?營建署首次統計各國房價負擔能力,台灣人想買棟房子,得工作8.3年才買得起,想在台北市買屋,更得不吃不喝12.9年;相較於日本人只要工作7.3年、韓國人工作4.5年就能買屋,台灣人真的很歹命。


「房價所得比」可代表國人房價負擔能力,更反映國家競爭力。營建署發現,2008年北市房價所得比高達12.9,比日本東京都的房價所得比9還高,表示台灣人想在台北買1戶房子,得不吃不喝12.9年才買得起。


該統計發現,國人的購屋壓力不僅大於鄰近的日本、韓國,也明顯高於歐美各國,英國房價所得比僅6.9,美國更只有3.6。台灣人為了買房,必須犧牲生活品質,造成國內消費力萎縮,直接影響台灣國際競爭力。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林左裕認為,金融風暴後,政府用各種管道刺激經濟,寬鬆貨幣讓有錢人將資金丟入股市、房市,房地產膨脹到市場機制無法解決,高房價讓社會中下階層民眾負擔不起,「不動產是人民必需品,不要求人人買得起,但至少要有地方住。」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指出,以美國為例,與台灣相同總價的房屋,每年繳納的房屋稅是台灣的10倍。


民眾黃昱傑表示,政府之前的企業補助專案,把年輕人的薪水壓到兩萬兩千元,讓更多年輕人沒有機會買房,所得普遍變低,但房價卻一直拉高,「很不合理。」


台南民眾Cathy說,我們這種上班族只能租房子,買房子怕被房貸套牢,生活品質會更差。高雄民眾許榮展表示,很擔心付不出房貸,會先「以租代買」,不然就先住家裡,把房租存起來當頭期款。


台北市已出現每坪112萬元的法拍屋,連老公寓都喊到上百萬元,房價飆漲離譜。近5年北市總價6000萬元以上的高價住宅,從每坪53.6萬元飆漲至86.4萬元,漲幅達61%,老公寓平均行情也漲幅將近5成,台北市已形成「新舊大小」房屋統統漲的局面。【◎記者楊茲珺 】
2010-05-17 7:54 發佈
猶如吳院長所說的~打壓台北的房價~全台灣的房價都會被打壓!!!包括院長家也是啊!!!
所以只好犧牲台北小我完成台灣大我了!!!
年底選舉如果有候選人喊出解決房價的口號,我的一票就是他的了!!
同意房價很高
不過仔細看看東京都的範圍大小定義
跟台北市的大小比一比
不難發現真的差很大吧
要是對等的比
應該把北縣也包進去
這樣比起來才差不多
用這種結論導向的報導手法
只是煽動民心罷了
如果沒人買,也不可能高

所以表示再高也有人買單

這樣是不是表示台灣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了呢?

有錢人多買幾戶, 並且相互競爭追高

沒那麼有錢的被迫搬離台北

有資源者越有資源, 沒資源者越沒資源

不過

資本社會本質就這樣把

如果政府不想管, 那人民就自求多福摟

(反正對政府來說, 貧富差距拉多大,收的稅還是一樣把...甚至可能變多)
未來有個人會需要你

其實,蘋果日報的資訊,還是低估了,

因為,台灣坪數的統計基礎是虛坪+實坪,

而日本的基礎是『室內使用面積』的實坪!!!


而且,台灣公設比應該是全世界最高的,更誇張的是將雨遮納入地坪數計算!?

恩,政府這麼照顧建商荷包,真是世界奇蹟,

為什麼不照顧絕大多數選票一般消費者的權益,

而照顧極為少數建商的權益?

可能是建商能提供什麼吧,這我也不懂,我也疑問很大,請不要問我。


如果將雨遮這種東西那入計算,近年來新成屋公設或虛坪的比例將達到40-50%!!

以40%的比例還原計算,北市房價所得比高達21.5!

以50%的比例還原計算,北市房價所得比高達25.8!

恩,台北市一般新成屋的價值相對於日本,都有銀座之類的水準,

台北市或台灣政府一定對於台北市的建設與台北市市民的所得能追的上銀座而感到驕傲!
版主你等等就會收到 黑衣人的恐嚇電話了



還有一點

日本人買的房子,就算是在東京外圍好了,人家買的可是現在式,包括捷運已通車,生活機能已成形。

哪像台北都會區,除了貴森森的台北市不算外,買的房子永遠都是未來式,捷運 N 年之後才通車,新莊副都心、三峽北大特區、林口、淡水新市鎮等,生活機能也要 N 年以後才完備,可是付出的房價卻是現在式。

日本人所得是台灣的兩倍以上,可是房價卻已然接近,唉~ 怨嘆
hawkatkimo wrote:
年底選舉如果有候選人...(恕刪)


為了你一票犧牲更多財團藝人投資客的票

hawkatkimo wrote:
年底選舉如果有候選人喊出解決房價的口號,我的一票就是他的了!!


我加一票,大家一起來讓黑金的政權下台吧!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