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跟大家抱怨說,我買不起賓士,你想有多少人會理會他。
親愛的朋友,你是不是也正在當一個買不起賓士的大學畢業生??你出社會多久??薪水多少??為何一直要說買不起北市的房子??買不起捷運站旁邊的房子??
買不起,就到買得起的地方找,我當年二十出頭,SARS過後一年,我覺得是時候,就將人生的第一桶金拿去買預售屋,輕鬆付款、強迫自己存錢,從此,我就脫離了抱怨房價一族,我不是買在最低點,但是我知足,因為比上不足,比下卻綽綽有餘。我從未肖想買在捷運旁、台北市,我只是多做了些功課,然後買到增值很多的好宅。
幾年之後,我換屋賣房子時,發現到很多自住客的無知,因為他們總想買到行情價以下的房子??
何謂行情價??就是當地最高價跟最低價的平均值,所以在平均值所能買到的房子,只是中下,比最差好一點,但是遇到行情價的這種房子,又開始嫌東嫌西。
結論就是,自住客想以行情價買到好房子,真這麼好,你賣我。
之前也有人提到說仲介比較重視投資客,那也是因為投資客出手快,只要價格OK,通常不出幾天就成交,但是自住客,帶十間會不滿意十一間,在仲介需要成交累積薪水的同時,勝負優劣應該不用比較就知道了吧!!雖然買屋不如買菜,但是喜歡,應該多花點成本去買下,因為這將住上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假設喜歡的好屋跟不喜歡的便宜屋每坪差20,000,40坪的房子差上八十萬,平均20年均攤,每年多四萬,每月多不到四千,但是住得舒服,賞心悅目,未來轉手被嫌的機會小,不值得嗎??
當你埋怨房價的同時,有沒有想到方式從吵著要魚吃到學會如何釣魚不求人??如何將自己的資產以倍數增加,而不是靠利息在斤斤計較。如何從M型的一邊想辦法游到另外一邊,我並非有錢人,但是我處心積慮的想從M一端移動到另外一端。
世界上哪個有錢人是因為存錢而致富??都是投資在投資,在失敗與成功打滾之後累積財富,想想如何開源,別在節流中打轉,在你吵著打壓房價遊行的同時,想想如何賺錢吧!!一群正面思考的人可以累積更強的力量,但是一群買不起房子的人互相抱怨、互相取暖,遊行結束後,剩下甚麼??
我常說一個道理,自住客只要喜歡,出手就要快,因為以自住的成本概念來算,你是拉長20年去攤還,投資客最多3年,因為他們的資金在與時間競賽,自住客在這樣的優勢之下,還搶輸投資客,不是自住客貪心,只想買在低點,還是甚麼??
當你決定只想買在低點的同時,你注定買不起房子,因為房子在跌價之後,總是悄悄得上漲。
前年和去年的金融海嘯為何不買呢??當時連北市、北縣都跌很兇啊!!新聞沒記錯的話,跌幅是兩成起跳,最高我是不知道,但是我想跌三成的也一定有,大家買了嗎??結果就是又想等最低點,想再等等,貪心的結果就是,最低點悄悄離開,不再回頭一路上揚,買不到,怨誰??機會碰上你,跟你握手、給你敲門,全世界的人都告訴你現在的金融海嘯是買在低點,但你又不把握,怪誰??
選最後一顆石頭,一定比較大顆嗎??知足,會讓你單純的選到最適合你大小的石頭。
買不到屋的怒吼??你們確定買不到屋的人,在全台灣是佔多數??印象沒記錯,台灣房屋持有率好像是8X%,等政府打壓??有房子的多,還是沒有房子的多??真靠選票,民進黨未來就敢打壓??在台灣,我只看到政客,還沒有一個讓我感覺到真的憂國憂民的政治家,與其相信他們,還不如靠自己打拚。
醒醒吧!!你沒有房子,人們只會可憐你半分鐘,最後,還是得靠自己。
你們如果認為現在房價是合理
那恭喜你已經擁有三間房以上了
否則你要開始煩惱你兒女的房子了
它們的薪資買得起嗎?
到最後贏家全拿,
你們的下下一代呢?
(每個人都想當包租公,不勞而獲)
你們也只不過是中間的一塊墊腳石而已,
誇張一點比喻:
炒到每坪億元時你還是強者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