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嗆辣點醒購屋人 別跟投資客買屋

引用: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364017/IssueID/20100316
引用文章:
『針對政府最近打房政策,帥過頭認為是虛晃一招:「打壓房市太簡單,只是不做而已!」
他說,別再降土地增值稅,3年內交易的房子把契稅規費加1倍最有效,再拿稅金去補貼窮人的失業救濟,才是社會公理。』

不曉得是對或錯
不過立意良好
提供給大家參考
2010-03-16 13:4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投資客 購屋人
第一:契稅是以房屋現值來算~很多建物都已經折舊到沒啥價值了
第二:羊毛出在羊身上~到時候還是會把他轉嫁在買方身上~只有政府稅收變高~不會降低房價~反而惡性膨脹
第三:坦白說~有些房子沒經過投資客的整理~根本賣不掉~有些總價低的房子~可是因為要太多整修費用~變成適合他的族群買不起~可是經過投資客的整理後~屋況變好了~自備款也變低了~



說真的~哪個政府有辦法打壓房價?真的能的話那些價格高到嚇死人的地方~怎不壓下來?一樣是牛~也有松阪牛跟澳洲牛~一樣是皮包~也有路邊攤跟LV~買不起是因為我們能力不如買的那些人~如果投資客覺得高~他也會怕也會不敢進場~每個買房子的~不是想自己賺錢就是想把資產留給下一代~真正說自住的~也沒有哪個那麼佛心~今天買五百萬~未來漲到八百萬他還是賣五百萬~今天不是房價高的問題~從光復以來~錢都隨著時間變多~錢放銀行會生利息~每個人出社會就開始賺錢~以前利率那麼高~民國七十年定存利率有14%~現在說提高利率會壓低房價?換個角度想喔~利率每高1%就要多付將近一成你貸款的金額的成本~除非都不貸款~不然用持續的提高利率來壓低房價~跟房價漲有啥差別?況且壓不壓得下來都不知道~用課稅~只是肥了政府~苦了本來就有房子的小民~那些稅要賣還不是轉嫁在買方身上?唯一能影響價格的~說真的就是買氣~沒人買~建商不敢蓋~投資客縮手~為什麼現在他們敢炒?金融風暴到現在~股市漲多少?賺一到兩倍本金的多的是~那些錢到哪裡了?現在股價又高~還會進場買股票嗎?放定存賺個1%?那些人把錢拿去買房子後賺的錢又要放哪裡?沒賺到那波只是我們沒掌握到機會~沒錢買房子只是能力問題~好好做~誰都買得起房子~只是我住不起大安區~因為他或他們長輩有掌握到機會~我們沒有~我住不起信義區~因為他們有掌握到機會~我沒有~而我住得起板橋區~我掌握到的機會在這裡~你們的機會在哪裡?與其空談~讓政府在那邊做一些無謂的舉動~不如想想怎麼去尋找自己的機會點




說到帥過頭~在智邦也跟他在論壇有交手過@@
既然...政府做的是無謂的舉動

那小仲介又何必急的跳腳?

今天很閒嗎@@"
仲介朋友在這邊跟看空的人洗腦有用嗎?
應該是去打電話、拜訪客戶吧!

難不成真如樓上所言?

看完整篇只覺得現在房價太高了,高到連投資客都沒能力進場囉,只好出來喊喊空,看會不會下來點好讓他上車.

以下更是讓人覺得有點無厘頭~~
1.他認為自住客別再往地段好的地方擠,「因為那邊投資客最多!」最好選擇重大建設進行中的低檔區段,如安坑、蘆洲、三重、南港等。
疑問:好地段的房子哪怕是廢墟都有人搶標,地段差的豪宅也乏人問津.

2.別再降土地增值稅,3年內交易的房子把契稅規費加1倍最有效。
疑問:不知道三個月內轉賣,政府能徵多少土增稅喔?我覺得政府現在規劃針對特定族群及區域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應該多少能起點效果吧,最好再增加短期轉賣的稅金,管你是人頭還是投資客,三年內轉賣就課徵暴利稅~~呵呵,同時一買就要套三年,自住客也會更謹慎,相信房價就會下來囉.

3.每當釋出便宜屋,店頭立刻發簡訊通知,動作最快的投資客才可撿便宜,龜毛猶豫的自住客當然搶不過。
這點倒不一定吧?不過看樓上幾位對仲介朋友的撻伐消遣,我相信有便宜的房子,仲介也會介紹給比較友善的客戶吧.
板橋一介小仲介 wrote:
第一:契稅是以房屋現值來算~很多建物都已經折舊到沒啥價值了
第二:羊毛出在羊身上~到時候還是會把他轉嫁在買方身上~只有政府稅收變高~不會降低房價~反而惡性膨脹
第三:坦白說~有些房子沒經過投資客的整理~根本賣不掉~有些總價低的房子~可是因為要太多整修費用~變成適合他的族群買不起~可是經過投資客的整理後~屋況變好了~自備款也變低了~


第一點說的很對,漲契稅沒什麼用,因為房屋現值太低了。昨天聯合報才有報導,市價一千六百萬的房子,公告現值只有七十萬

第二點,大錯特錯。如果所有成本都可以轉嫁給買方,世界上就不會有賠錢賣的房子了

第三點,又不是只有投資客才會整理。那你以後都專門介紹廢墟給投資客整理好了,不要來搶自住者買得房子。
http://phecda.blogspot.com
討論嘛...
其實我還蠻贊同仲介兄說的點!
政府的介入,多多少少都會影響一部份的人,看廣一點,影響也不少.
至於政府現在進行式的舉動,站在小老百姓的立場來看,想介入的條件為零.
自己掌握時機及脈動作任何的決定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這是誰都不能干涉您的部份.
投資客是以獲利為目標的

如果現在價格太高 如同成本太高 , 投資客其實獲利也不會很大

至於政府能否降低房市 .

當然很容易但是 要做不做 , 財團不圈地養地
政府不釋出土地
或是

昨天聯合報才有報導,市價一千六百萬的房子,公告現值只有七十萬
==> 多出來 1530萬 全漲價規公
不過 那個地方
市價一千六百萬 公告現值只有七十萬 ?
對於小仲介說的第三點,個人倒是感到認同
舉自己的例子來說,我當初買房子的時候,假設預算是1000w,今天有2間房子,一間900w但需要裝潢整理,另一間可能1100w,已經裝潢過。若其他條件都符合我的要求,我應該會選擇第2間。因為我沒辦法拿出那麼多的現金付頭期款又要付裝潢費,但我可以每個月多付一些的房貸。


如果是我,我會買900W未裝潢的
因為1100W裝潢過的,用料絕對不會有200W,不見得划算
還要房子可能有瑕疵卻被裝璜掩飾...

與其多花200W買個不清不楚的裝潢屋
寧願等自己真的賺夠了再自己裝潢~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