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積極的在看信義區跟南港區的中古屋,經過一家仲介的同一位業務員在兩天內帶看了數間房子後,其中有兩間是我們比較考慮的。所以私下又在跑去了幾次以便於對於附近的環境有多點的瞭解。不過,自從帶看完畢之後,仲介就沒有跟我們聯絡了。我想在看房子的過程中,我們也對於有興趣的房子表達出了興趣。但是為何從看完到今天,已經三、四天了了,仲介那邊沒有進一步的詢問呢?我曾想主動打電話過去,不過家中長輩說,如果太快主動打電話過去,等於表態想買,就比較容易失去談價的優勢立場。請問各位高手前輩,通常這種狀況是仲介認為我們不是真的要買房子嗎?或是正常的呢?謝謝。
leehuaijen wrote:家中長輩說,如果太快主動打電話過去,等於表態想買,就比較容易失去談價的優勢立場 有的是有的不是沒有絕對..可能有更積極的賣家...有談有機會這樣的態度無緣無就被打槍連談價的機會都沒有應該要考慮競爭對手才能分析談判方式樓主不是非買這間不可屋主也不是非樓主不賣..
leehuaijen wrote:最近積極的在看信義區...(恕刪) 沒那麼複雜吧我買房子找了六家仲介看了數十間房子(整個地方有可能符合我條件的房子全部看完了)最後挑中那一間就開個行情價去斡旋(我懶的開低低再往上加)第一次屋主不賣仲介想叫我再開高一點我只意思意思加五萬然後回了我開價很公道就這價格不賣我就換別間仲介知道我還找了很多其他家在看房子也不敢多說什麼隔兩天還是成交了會賣就是會賣啦只要自己把持住就好對仲介來說他求的是成交你讓他盧不動他自然會去盧賣方肯定要買房子的買家仲介不會放過你只要讓他知道你一定會買一間房子但不一定是跟他買 這樣就夠了
我個人認為台北市的房子,比較算是賣方市場的,想買的人多於想賣的人。所以看到想買的房子,不妨就出價去談,當然你要先知道當地的成交行情大概是多少,你就比成交行情低一點出價,運氣好,也許屋主急著用錢,你的出價就成交了!當然大多數仲介一定會說,你的價錢和屋主的期待的價錢有一段的落差,請你加價(這就是所謂的調價),如果你喜歡,就在自己預算內加一些,當然仲介也會請屋主降價,就在這一來一往中,買賣雙方達到共識,這樣就成交了!因為成交了,你會付給仲介服務費,所以在成交之前,與屋主的議價,是他們應該去做的,所以不要怕自己的出價太低(當然也不能太扯)。我以前待過某知名的連鎖仲介,我最討厭的就是請屋主降價,但是為了業績,還是要去做,所以每位仲介都是以成交為主,你會出價,表示你是真正想買的人,仲介去議價,才會比較有空間和屋主談,這是我的看法!你參考看看囉!
仲介都差不多是這樣子的,最近我也是在看內湖的房子,跟某一仲介看了兩間房子後,仲介一直問出價的意願,我說哪有人這房子看一眼就要馬上出價的.而且開價太高不合理, 我有查過附近平均開價,屋況我是可以接受拉, 不過喊價多少, 我要跟家人討論一下.仲介說下午要再打電話來詢問喊價,結果兩三天沒消息了...奇怪了, 雖然現在市場上哄抬成是賣方市場,但是要是成交了, 買方也需要付仲介費,啊服務是這樣做的喔.
下斡旋時記得別出太高的價格,別太急著追價喔! 還有仲介費記的要砍,還有要考慮貸款成數問題,萬一賣方答應了而貸款成數下不來時是無法解約的,我最近才跟仲介買了一間房子,一開始出價太高,最後買成了才後悔覺得好像買貴了!一度還想放棄斡旋金解約算了,不過我簽斡旋時有下特約貸款成數不足時無條件解約,通常仲介會說要排除個人信債因素,這條很重要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