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它們觸及了「迴轉速/肌力」的爭論,要達到提高速度的目的,目前比較廣泛的論點支持提高「迴轉速」,藉由高轉速來提高速度,因應狀況變檔來維持固定的迴轉速,我覺得注重迴轉的好處是不傷膝蓋,也不需要練就強健的肌肉,比較不明顯的是,「迴轉速」是對應於「心肺能力」,所以以健康、瘦身為訴求的話,其實必須透過這種低強度、消耗脂肪率較高、培養心肺能力的方式達到。另外之所以討論「迴轉速」必須同時考量「功率」,依照我的經驗,白話來說,低轉速重踩與高轉速輕踩可以達到同樣的速度,但是要維持長時間騎乘的速度,重踩同時考驗肌力和回復力,而我這種肉腳就只能選擇高轉速的策略。不過仍然有一些體質過人的「勇」腳支持「肌力」這個策略哦~因為這個爭論又多又複雜,所以我的觀點或理解也不見得完全正確啦。
第二、至於選手會不會在意姿勢呢~當競賽要求差異在0.001秒時,這種微小姿勢的調整也是很重要,不過有趣的是,關於什麼是正確的姿勢,這仍然是有個體差異的,而且不同理論觀點也不同。不過,我們畢竟不是競賽型的團體啊~但姿勢其實還是很重要,我們大家都知道選到適合自己的車子很重要,調整座椅、龍頭、車把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騎乘姿勢也很重要,不過與此相對應的就是必須知道什麼是適合的騎乘姿勢,比如比較沒有爭議的一點是「踩踏到最低點時膝蓋接近伸直而微彎」。不適合自己的騎乘姿勢,特別在長途騎乘之後,很容易就會腰酸背痛,甚至還會受傷。
這是我非專業的觀點,歡迎大家批評、指教。
danapai.pixnet.net
benjamin1234 wrote:
話說阿志的話雖然是真...(恕刪)
你們.......可以停止囉
我不太喜歡這種感覺
不知情的人會以為我加入小熊是不是某種商業行為
所以不用到處幫我宣傳了
好咩
要不乾脆說我的車可以買好幾台可樂果了
這樣爽度還高一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