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感謝小熊夥伴們這樣詳盡的補充說明,小弟Kane就感心耶!雖然已被列入鐵血叫練黑名單,但總
算感覺在隊裡做人應該還不算太失敗

不少,可以讓夥伴們更認真思考這樣的問題,至於內不內行我不敢講,01車隊裡超過十年車齡的車友
大有人在,不過這樣行之有年的運動常識我倒是還有。
小熊在新竹算是很年輕而且成長很快的一支車隊,大家在這個平台得到不祇是騎車樂趣,可以透過不同
的經驗分享獲得知識,所以我倒希望提出來的不要只是個人觀感,能夠提出科學的量化數據或是經驗傳
承,肯定更有說服力,即便是使用了心跳表產品卻未能達到預期效果等之類,不然我覺得這樣祇是一種
不用負責任的發言。
對我而言騎車沒那麼複雜,需不需要用這樣的輔助產品也見仁見智,其實不難發現基本款的心跳表不是
想像中的昂貴,也非得一定用在專業車手上不可,因為心跳超出臨界值不代表會有立即危險或沒有體力
騎車,在還沒騎車之前我自認心肺功能強度還不算差,在部隊裡的特種訓和實機傘訓,被我當作是救國
團的活動,後來騎車機緣透過前輩的經驗分享,開始接觸了心跳表才知道經常性超出臨界值騎車而不知,
總覺得體能狀況可以負荷,瞭解心跳監測才懂得更靈活配速和適時休息,至少這是我個人的使用心得!!
透過科學數據指出不同的心跳區間訓練可以達到不同的運動目標,我們都知道心跳轉速長時間破表成了
無氧運動傷身是事實,那我們怎麼知道心跳超出臨界值又怎麼知道正確的心跳區間,難道有自我預警告
知心跳數的地球生物嗎?

運動身理學網站
您個人或許可以很快樂的騎車,但對很多熱忱夥伴來說隨著帶團的學習成長,帶給車友不只是騎車樂趣,
提供更具意義的安全知識是責任與義務,謹慎小心地不讓熱心熱忱變成別人的傷害遺憾,因為確實會有
夥伴擔心落隊造成團隊的負擔而硬撐,車子壞掉了不起重買,生命只有一次卻不能重來。
以上個人經驗分享,如有用詞不當冒犯處請多包涵,錯誤及不足地方也敬請各位先進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