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賽事][報名中]2011全國俱樂部聯賽第二/三站-環花東國際自行車大賽 4/16(六) 4/17(日)


來自草屯的小胖. wrote:
讚哦!!!!!!

...(恕刪)




明天 續加油 衝喔 ^^ 大南投 01 惡魔團 以 你們為榮 ^^
明天加油啦..
台東-花蓮,花東縱谷線(台9線)約175公里
看來很硬

現在全部的人正在飯店享受三德教練的按摩中
埃埃叫...
這個是在車友臉書上挖到的照片~

中興江的照片


打手機的照片


阿德的照片


陸續還有找到照片在PO上來分享~

參賽的選手及補給的大大你們辛苦了~堅持到底~跑出漂亮的成績!!

以你們為榮~超讚的


第二天似乎有下雨
目前只喵到一張照片


照片由 何大哥 brake 拍攝
謝謝阿光幫忙撈照片, 也謝謝不斷來電關心詢問的隊員. 這是一個緊張又刺激的週末, 也是我參加花東賽以來最精采的一次. 相較之下, 以前的幾次可以說是累積參賽經驗, 只求完賽, 不求表現. 往往都是今天下飛機, 明天就上戰場, 沒有準備. 而這次有專人指導, 每日盡量照表操課, 雖然時間只有短短一個月, 但很想測試一下自己經過這樣的練習可以達到甚麼程度.

D day -1 2011/4/15 星期五 南投-花蓮

星期五早上八點出門, 準備跨越武嶺前往花蓮. 天氣好到爆, 心想, 如果明天的天氣也是這樣, 那就熱死人了.

三個人三輛腳踏車, 車上裝滿備用輪組.








到了清境最高小七, 遇到一位單車自助旅行背包客. 他的腳踏車上裝載了65公斤的行李.


補一下













永遠美麗的武嶺高山風光






















遇到施工



過了觀雲, 我實在太想睡了, 就將方向盤交給手機哥. 換到副駕座去呼呼大睡. 星期三四兩天, 因為工作繁忙, 台北南投兩地跑. 多少有點疲累. 睡了一個多小時, 醒來發現阿德竟然在暈車! 手機哥可能是用上了藤原豆腐店的駕駛技術, 讓K明以後多了一個暈車的伴.

下到平地, 接近花蓮時, 看到路旁一個騎車的熟悉身影. 是以前RST的林大哥, 這次要幫左岸單車隊作補給, 今天竟然從台北騎腳踏車過來花蓮. 真是猛男一枚.

大約兩點半抵達今日下榻處翰品飯店. 與前來支援補給的Nina和三德教練會合後, 將腳踏車留給他們, 我們就先去吃飯.

將腳踏車留給他們做甚麼? 裝備檢查與保養. 我出門比賽這麼多次, 除了自己將車子牽去車店檢查煞車變速以外, 頭一次有人將我當成職業選手一般, 幫我檢查車輛. 三德教練和Nina細細檢查每個小細節, 包括將卡在外胎中的小石頭小金屬片, 任何細微的東西都一一挑了出來. 加上前一日就抵達花蓮的冠霖, 四輛腳踏車他們兩位花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檢查調整完畢, 然後放我們去試騎.










試騎完畢沒有問題回來, 洗完澡洗完衣服, 又趕快再去吃一頓晚餐. 今天一定要將肚子填得飽飽的, 明天才有力氣騎車. 而且還要吃很多的蔬菜, 明天早上的輕量化才不會有問題.

回到飯店, 與Nina三德討論完隔日的補給策略, 再自行健復按摩一番, 便早早上床休息. 在我們吃, 睡, 等待比賽的同時, 就只見Nina與三德不斷的忙進忙出, 前往亞士都飯店開領隊會議, 準備我們明天的補給事宜等等, 忙到三更半夜只能吞御飯糰充饑. 他們堅持我們參賽選手就是將自己身體照顧好, 比賽時努力奮戰; 其它這些補給與行政事宜我們連碰都不給碰. 三德另外還要幫香港卓比奧斯隊動態補給, 雖有Nina全力協助, 但人手還是不足, 作起來格外辛苦.

D Day 2011/4/16 星期六 花蓮亞士都飯店-台東都歷 127.5KM


一早醒來, 窗外陰天. 但絕對有潛力變成艷陽天. 昨天啃的蔬菜果然有效, 還沒下樓吃飯就先投了一次彈. 吃到一半, 又投了一次, 可說是清(輕)得乾乾淨淨. 早餐吃了一堆烤麵包和生菜沙拉, 一樣是要吃飽.

著裝與準備出發










一趟要吃掉的補給品


行李上車後就在附近繞圈熱身. 今天踩踏的感覺還不錯, 雖然腿腳有些乏力, 但想來也是正常. 到起跑線前等待出發時, 熱辣辣的陽光已經曬的皮膚生疼. 我得轉過去背對陽光多少躲一點曝曬.

(廣告時間: 在此推薦一款強哥介紹的防曬乳. 系數高, 不油膩, 還有清涼的感覺. 意者請洽強哥)

今年RM40和RM45合併出發, 形成出發梯次中最大的一團, 有175人. 各梯次間隔七分鐘出發, 輪到我們出發時已經過了8點半, 曬得頭都有點發暈. 倒數5-4-3-2-1-鳴槍起跑! 前8公里是熱身段, 速度不快(今年真的不快), 穩定跟著集團就好, 將身體完全熱開; 左轉花蓮大橋, 集團開始騷動起來, 在橋上有人便開始往前擠. 過了橋左轉馬上是一個300公尺的爬坡, 我加速往前, 將自己安插在比較靠近前端的位置. 上了坡頂轉成平路, 整團的速度開始加快, 我屢屢往前推, 保持在前端約十位車手的後面. 穩穩的推行到了跳浪1-2-3-4號隧道, 三德教練賽前提醒的策略奏效, 隧道中的光線昏暗, 高速進行中一定要搶在前頭. 出了隧道下坡, 我的位置稍微往後退了一些, 趕快補給吃東西和喝水, 準備在牛山釘住主集團, 甚至要攻進領先集團.

不一會牛山到了. 集團瞬間慢了下來. 我維持穩定的踩踏, 從中間位置靠左側超車道一個一個的超越. 集團的尖頭群就在前方, 沉住氣再超越一些人今天基本上就可以有happy ending了. 就在此時, 一位車手從道路外側忽然切進來我的前方, 後輪猛力往我的前輪一撞, 我應聲就被彈了出去, 摔倒在路中央的雙黃線上. 混亂中不及看是哪一個XX和他的號碼, 七葷八素中聽到後方一位車手也撞上我倒地的車後也摔了. 摔倒後自然就脫了卡, 兩條小腿都好痛! 右小腿是瞬間的出力導致抽筋, 痛到不行; 而左小腿則是被大盤扎了兩處, 破皮紅腫. 趕緊爬起來檢查車子, 前後輪都歪掉了, 尤其前輪偏擺嚴重, 會卡到煞車皮. 變速也跑掉. 手機哥從我旁邊經過, 我揮揮手表示沒事. 深呼吸喝了口水, 等小腿抽筋的疼痛過去, 一邊想接下來要怎麼辦. 這一摔, 把我的信心給完全摔掉了. 身體和裝備兩者皆傷. 不想了, 回過神來趕緊追上去要緊. 前輪偏擺, 就將煞車扣打開, 盡量不要用就是了. 掙扎騎上車, 繼續爬坡往前. 主集團當然已經不見了, 我一邊踩一邊緩緩拉了一下小腿的筋, 還是好痛. 不管了, 上到坡頂再說. 將小腿放輕鬆, 盡量拉抬大腿, 在坡頂前追上手機哥, 打算一起追趕主集團.

掙扎著過了坡頂, 開始下坡, 我的另一個麻煩來了. 小腿雖然可以獲得緩和, 但前煞車扣是放開的, 我不能下得太快. 搖晃偏擺的前輪更加深我對下坡穩定的疑慮. 於是, 所有在坡頂前追回的, 現在又都還了回去. 一輛輛腳踏車在我身旁呼嘯而下, 我只能捏緊後煞緩緩前進. 來到坡底我已經是獨推狀態. 艷陽高照, 加上今天颳著強烈的南風, 獨推很累, 前方還有90公里. 心中實在是很不甘心, 想起四個星期以來流著汗水口水的練習, 竟然這麼簡單就化為泡影. 眼淚都快掉下來.

就在此時, 後方來了一位水瓶座北大武車隊的車手(背號775), 邀我一起輪車追趕前方. 我告訴他, 剛才在牛山摔倒, 身體和車都有傷, 可能頂不了多久. 他說, 沒關係, 累了就下來, 就算是10秒也無所謂. 聽到這裡, 心裡像是注入一股勇氣, 便兩人一起前進. 沒多久, 加入這個小集團的人越來越多. 但多半是只跟不輪, 或到前方時速度降得很快. 我和北大武大哥只好苦笑, 並輪流到前方領騎. 這樣持續了二十公里不到, 就被後一梯次出發的RM50/55/60/女子組的先頭部隊追上. 女子組的領先群都是國手, RM50雖年紀較大, 但也不乏好手. 哥倫布車隊的山田敦先生也在陣中. 這批領先群約有8人, 我們見機不可失, 便牢牢的黏了上去. 此時集團人數增加到將近約20人, 前進的速度也大幅提升. 山田敦先生提醒大家輪流到前方去帶速度, 輪到我的時候, 我一邊加速, 沒注意到踩踏速率, 過了30秒猛一回頭看, 馬的, 後面沒人啦! 自己都忍不住笑出來, 想起三德教練說的一定要盡量節省體力, 便減速等後方接上來. 一邊笑一邊跟大家點頭致意, 大家都在笑. 894號香港Colossi車隊的外國車手還比出手勢, 跟我說,”Steady! Steady! (穩定就好)”. 我接到後方繼續享受高速列車的快感.

過了長虹橋就是補給點. 遠遠看到一長列的隊車停在路邊, 知道Nina會在這裡幫大家補水. 我將剩水一口乾掉, 把空水壺拋到路旁水溝中, 一邊緊張的搜尋Nina的位置. 看了別隊選手接水接補給袋的窘樣和危險舉措, 我才非常清楚的認知, 三德教練為什麼要特別在賽前一週專程安排如何補給接水的課程並帶著我們一遍遍的演練. 看到Nina的位置後, 滑行過去接到水的一霎那, 覺得整個人又活起來了, 有了補水, 再可以接著奮戰.

翻翻滾滾來到112公里處, 就在一公里長坡前追上前一個大集團, 手機哥也在其中. 我騎到手機哥旁邊, 告訴他, 今天是靠了老人和女人才救回來的. 再次開始爬坡, 我的小腿劇痛, 無法衝到前方, 只能盡量黏住. 這時看到手機哥和895號車手—也是Colossi的外國車手, 今天RM50的分組冠軍為了卡位起了衝突. 895先是大叫一聲, 然後手機哥用肩膀推回去, 大聲喊, “你在右邊耶!” 意思是我在左側超車道, 要卡位是很正常的, 你吼甚麼? 我也跟著大喊, “手機哥, 他是阿督仔你說國語他聽沒有啦!” 忍住笑, 我維持一定的速度不要落後太多. 但腿傷讓我到坡頂時距離集團又拉開將近100公尺遠. 正要追上, 剛剛摔倒的後遺症出現了—變速上不了大盤! 鏈條卡死在小盤上, 變把則是在大盤的位置, 變成只能用小盤前進. 到此我只好看著集團漸行漸遠…拜拜了, 1037可愛的日本選手…拜拜了, 984的可愛國手…

風好大, 日頭好曬, 獨推真痛苦. 獨自前進了大約10分鐘, 後方才過來幾位車友, 鼓勵我黏上去. 騎著騎著, 小盤突然自己上去大盤—馬的是卡到陰嗎? Anyway, 車好了就可以騎得快一點. 里程數一公里一公里的增加, 終於到了終點前的陡坡. 以往來到這裡都累得像快死掉一樣; 但今年站起來抽車還是有馬力, 只是小腿的痛點影響了整個輸出, 在沒有歡呼或嘆息聲中進了終點. Nina已經站在終點線旁指示停車地點. 我往上騎, 忽然慢下來的舉動讓全身的汗冒出來, 頭上流下來的汗水滲入眼睛, 痛到睜不開. 我牽車走到廁所旁, 用冷水將頭臉洗乾淨, 這才緩解下來, 回到停車的地點.

整理了一下, 吃了便當, 手機哥和阿德先行搭上Nina另外叫的大車前往知本住宿的旅館, 我和Nina等冠霖抵達. 冠霖很久沒練車, 速度不快 這次從澳洲回來想要重溫舊夢, 下週就要再回去澳洲. 我們就是在2007年的花東賽認識的, 不過當時都是騎挑戰組, 沒甚麼壓力.

本日成績:
中興江: RM40 排名30/96 4:26:34 均速 29.3KM/Hr
手機哥: RM40排名 23/96 4:21:43 均速 29.8KM/Hr
阿德: RM25排名 32/90 4:09:26 均速 31.3KM/Hr
冠霖: RM30排名 144/156 5:34:27 均速 23.3KM/Hr

回到知本飯店, 洗澡和清洗衣物時, 想想也就釋然了. 今天雖然成績不怎麼樣, 但摔車還是一樣完賽, 享受到了比賽的樂趣. 另外還能和後方追來的領先群輪車前進, 證明自己實力應該有一定水準. 三德教練說, 今天的天氣和大逆風, 體力上的消耗其實相當於騎了200公里長的距離.
















豐盛的晚餐. 滿滿兩大盤








晚上三德教練幫我們四個人按摩. 這也是我頭一次, 享受到只有職業選手才有的待遇. 按完以後, 肌肉得到放鬆和緩解, 明天才能繼續拼鬥.

咬牙切齒
















阿德累暈倒了



大概晚上10點, 裝好明天的飲水, 就快快上床睡覺. 而辛苦的補給組還在忙著準備我們明天的補水和行程安排…

D Day +1 2011/4/17 星期日 知本-鯉魚潭 171.3KM


清晨四點多就被窗外嘈雜聲吵醒. 是挑戰組要摸黑出發. 挑戰組兩天共騎乘350公里, 雖然沒有競賽壓力, 但長途騎乘對體力的消耗也是非常可觀. 再多賴一下床, 接近六點時起床. 腳一著地就發現昨天抽筋和挫傷的位置還是隱隱作痛. 三德教練昨晚按摩時有特別提到, 今天起床一定還會痛, 但一開始騎車過一下子就好了. 先不管這個, 昨晚臨睡前打電話給還在外面忙的三德教練, 告知車子的變速出了大問題, 需要修護. 睡時朦朧中只見三德教練進來將車子扛到外面去, 一邊說, “調這個會很吵, 不要吵到你們睡覺…” 忙一檢查車子, 發現變速已經修復完畢(教練說先用蠻力將撞歪的後勾爪拉回正確位置, 但很明顯勾爪已經金屬疲勞, 賽後再去換新的), 而且磨壞的手把帶尾端已經用膠布漂亮的整理好, 不會一大坨掉在外面. 這, 也是選手級的待遇. 睡一覺起來, 裝備甚麼都弄好了.




由於前一天大量蔬菜的幫助, 人體輕量化的過程又多又順暢. 照例一頓豐盛無比的早餐, 準備好今天的廝殺.

天氣預報說今天降雨機率80%. 知本的天氣陰陰的, 手機哥趕快打電話給花蓮的朋友, 輾轉問到玉里已經在下雨. 反正昨天RT038板輪已經摔壞, 今天原訂計畫也就是用原來的EA90下去跑. 雨中行車, 鋁框比較煞得住.

簡單熱身後, 來到今天的出發點, 知本溫泉國小. 簽到後, 坐著休息一下, 輕鬆的拉筋, 對小腿抽筋的地方還是半信半疑, 沒甚麼信心. 時過8點, 大軍一梯梯的出發, 終於也輪到我們RM40/45組. 今天熱身段距離比較長, 有十多公里, 再加上因為小腿的傷勢, 沒有甚麼把握, 就不刻意往前擠到排頭去. 鳴槍出發! 我輕鬆的踩踏迴轉不到五分鐘—小腿如三德教練預期般神奇的完全沒有疼痛感, 像新的一樣! 站起來踏兩下, 覺得屁股還比小腿不舒服咧! 這下就有往前衝的動力了.
到熱身階段完畢之前, 集團都安安靜靜, 沒人騷動. 出了台東市上到台九線, 第一波的攻擊就來了. 幾個小起伏和轉彎, 明顯感覺到前方領頭群開始在拉速度. 我一邊跟, 一邊觀察周遭人等, 要找幾個好手跟緊. 正尋找中, 身邊724和725兩位左岸的騎士, 接到教練指示(手機接耳機), 要他們熱完身趕快往前. 嘿嘿, 被我聽到了, 仔細觀察一下兩位的騎姿和踩踏, 沒錯, 就是二位了. 我緊黏著724, 從左側一路往前. 很快就到了想要的位置. 另外再觀察幾位, 像是CKT車隊的731, 和一樣是北大武的777, 都是可以鎖定的目標(後來事實證明這幾位都在前十名). 不一會到了初鹿坡. 今天的地勢雖然看起來起伏較大, 但其實和昨天比起來, 是平緩許多. 任何一個坡都不可以放過, 必須非常小心突如其來的間歇, 要預先判斷集團領先群在每一個地點會作出的動作. 沒有意外的上到初鹿頂, 開始要下坡了. 雖然沒有往後看, 但相信集團的速度一定可以拉爆一些人. 今天用的是EA90, 下坡就沒在怕. 大家有多快我就跟多快, 不可以在下坡被拉掉. 這時手機哥在我旁邊, 我們一起下到第一段坡底. 沒想到來到坡底, 道路中央突然有一個車手急煞車, 可能是機械故障, 整台車幾乎是釘在原地皮皮銼. 剛好他擋到了手機哥的動線, 手機哥只好也跟著急煞, 我則從旁邊閃過. 接下來一個小爬坡就又是急速下到卑南溪河谷, 手機哥後來說從那個時候他就開掉了, 雖然有一些人聯合追趕, 但還是追擊不到主集團.

幾波攻擊後集團瘦身許多, 但過了池上, 主集團開始追到前幾梯次掉下來的小集團. 雖然協會三令五申的告誡, 被追擊必須跟在次梯主集團的後面, 不能在集團中鑽來爬去, 但告誡歸告誡, 很多人還是不聽. 我們只好以柔性勸導+猛烈幹譙喝退部分實在太過分的危險因子.

出了池上沒多久, 我看到Nina在路旁的補給車隊中. 但是前進的速度太快, 我過不去. 但因為天氣陰陰的, 我想今天說不定兩瓶水就夠了; 前面一定是下雨, 大不了就把嘴巴張大一點就有水了.

接下來一直過了玉里大橋, 主集團不斷吸納前方掉落的小集團, 整個部隊已經龐大到很可觀. 我待在理想位置, 想想算了沒關係, 對我沒影響, 反正待會舞鶴一到真正的領先群就自然而然會出現.

來到舞鶴開始爬坡, 我穩穩的跟住集團. 但沿路有好多車隊選擇在此補給, 集團中不斷有人閃到路邊拿補給. 必須閃避的情況下我漸漸落到後方. "1, 2, 3, 4, 5...."我不管別的, 專心數羊. 快到坡頂前左岸林大哥看見我, 大吼, “小江要不要水?” 我搖搖頭. 他繼續吼道, “我前面還會補, 有需要就跟我拿!” 我舉了手表示謝意, 繼續數羊.

上到坡頂, 已經和主集團有大約30公尺的差距. 握下把, 調整齒比繼續數羊, 準備要衝出去, 後面來了一位單車聯軍的大哥, 笑笑說, "來來來, 不用催速度, 趕快進來." 我回頭一看, 他後面黏了5,6個人, 我道謝以後便加入列車, 省點力氣. 因為是又長又寬的下坡, 稍微加點速便輕易的回到主集團. 果然經過這樣的瘦身, 主集團人數和先前相比就少了許多. 環視周遭, 724, 725, 731, 777果然都還在陣中. 很好.

再往前就是一些零星的小攻擊, 影響不大, 我都頂了下來. 在光復糖廠前, 雨就下來了. 先前路面雖然有點溼, 但不致於影響視線. 真的下雨後, 便時不時的要清一下鏡面, 否則看不見. 領頭羊們見到雨下來了, 速度也跟著放慢下來. 有時慢到我以為是在假日約騎, 但低頭看看時速, 還是有三十多.

持續前進一路無事來到壽豐, 算算里程也快要差不多, 我吃補給的次數便加多, 以備待會最後鯉魚潭需要的爬坡力氣. 水還剩一些, 拜雨水之賜, 果然不用補. 轉進鯉魚潭方向的道路先是狹小, 然後變成寬大平直的道路. 因為沿途持續又吸納很多小集團, 抵達此處時我的位置稍微被擠到後面. 我拿出最後一包Power Gel, 擠進嘴裡, 準備不到10分鐘後的爬坡. 但就在161公里處, 慘劇發生了. 集團正中央一輛車忽然飛起來, 從左到右一整片的車手都被波及, 估算大約有十輛摔倒. 我從左側閃過, 數了不到100隻羊就輕鬆的回到主集團. 和先前北海岸時的拼命真的大不相同. 大家在集團內議論紛紛, 後續有追上來的車手告知估計被擋到的可能甚至有20人之多.

鯉魚潭三公里多的坡到了. 集團忽然變得很安靜, 只有變速器調整的機械聲. 我佔住一個靠前的位置, 奮力踩踏, 並大聲數羊, 慢慢將位置往前推. 經過身邊的車手都注意到我的聲音, 但我猜他們不見得知道我在幹甚麼. 集團不斷加速, 拉掉的人越來越多. 一路直上, 來到坡頂潭邊, 最後一公里, 所有的人開始加速, 我盯緊731, 跟著他往前頂. 最後500公尺, 所有的人衝刺的姿勢都擺了出來, 握下把, 開始搖車. 終點拱門位在一個300米的長斜坡上, 來到坡底, 我突然發現左前方空出一個車位, 延長一條直線就是終點的左側, 竟然沒有人填上去!! 我發了狂似的猛攻出去, 腦子裡什麼都不想, 就是拼命的踩踩踩! 同一個時間在集團右側也有一小群人發動攻擊, 位置還在我之前, 但我這邊沒有人來搶! 100, 80, 70, 50, 沒有人超越我, 只有右方一小團的領先車手稍微將距離再拉大了一點. 我忽然之間大吼大叫, 將最後一點力氣爆發出來, 在右方車手群之後衝過終點線!

過了終點以後, 我喘息未定, 大叫了一聲”幹, 好累啊!” 但是超爽啊! 我從來不曾夢想可以跟著集團衝線, 而且, 如果整路上沒有怪物脫逃, 照剛才目視結果, 我竟然可以有分組前十名, 個位數的排名成績!

全身濕透的情況下不敢久留, 在終點拱門前簡單照了一張像就趕快打電話給三德教練, 問明隊車停放位置, 過去集合. 又溼又冷, 阿德幫忙處理便當, 三德教練連忙拿來外套和大毛巾, 讓我趕快去廁所前清洗一番. 一樣是左岸林大哥看見我, 提了一整桶水過來充當我的蓮蓬頭, 從頭灌頂下去洗個乾淨.

Nina則在稍後趕到. 他擔心車輛不夠, 昨天又趕著安排了一輛一噸半的小貨車來載送我們和卓比奧斯的腳踏車. 冠霖因為女朋友住在花蓮東華大學附近, 所以他就直接過去. 等到手機哥後—他幾乎整路獨推, 我們就趕路回亞士都還晶片, 並在那裏看到已經公布的成績:

中興江: RM40 排名8/65 4:52:50 均速 35.9KM/Hr

與第一名的差距是4.5秒, 與第六名(可以拿獎盃)的差距只有2秒鐘.



雖然在高手的眼中這樣的成績不算什麼, 但是我已經非常高興了. 名次不是很重要, 而是我終於得到有像三德教練說的練習項目中的一項經驗:”…穩穩的跟著集團200公里後, 在最後還有餘力發動攻擊.” 這是我享受比賽的一部分, 也是快樂的來源. 練習再累, 此刻都值得. 最感謝的是教練, 因為有他的幫忙, 我才能如此享受快樂. 當然也要謝謝家人的支持和所有車友的鼓勵. 讓我覺得好像拿到冠軍一樣.

回程由三德教練幫忙開車. 我們摸黑從太魯閣上武嶺, 在能見度不到五公尺的濃霧中緩慢前進(真的不誇張), 十一點多才回到南投.

我相信手機哥, 阿德, 冠霖, Nina, 三德教練一定都有他們的感想. 但在我來說, 我學到了, 類似這樣的賽事, 要呈現平時訓練的成果, 專業補給與參賽選手一樣重要. 可以說, 沒有專業補給, 選手練得再兇, 也不一定有好表現. 我們這次參加花東賽, 非常難得而且非常非常感謝有三德教練和Nina的支援補給. 他們真的是用了120%的力量幫忙我們完賽, 把我們也當成專業的選手一般看待. 謝謝兩字完全沒有辦法表達我的感受. 而在支援人員看來, 就像我們以前參加其他的活動一樣, 所有幫忙支援補給的人都認為大家在同一個車隊, 理應不分彼此, 你我一家. 對應起先前的紛擾, 我很希望, 這種彼此協助, 相互支援的精神能在大南投車隊中發揚光大—世界真的是海闊天空的!!


只能說寫得好讚...看得好爽...騎得好累..成績好棒..補給好用心..吃得好清淡...沒去好可惜...
雖無法儘如人意 至少不傷和氣

Andy01796 wrote:
謝謝阿光幫忙撈照片,...(恕刪)


真的好精采.......

參加這類型的比賽

危險性真的很高.....

要很注意週遭的騎士....


看照片

大家都曬的紅通通的

就連NINA姐姐的臉也曬的一半黑一半白....

真的辛苦了....大家!!

Andy01796 wrote:
謝謝阿光幫忙撈照片,...(恕刪)


大南投01惡魔團有你們真好
很榮幸自己是大南投01惡魔團的一員

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jw!mmF8hzqQHwCDJ1SN6kpYHQU-
Andy01796 wrote:
謝謝阿光幫忙撈照片,...(恕刪)

江哥,手機哥, 阿德, 冠霖, Nina, 三德教練
辛苦了!大南投有你們真好,讚啦!
下次我也要參一腳喔!
Andy01796 wrote:
謝謝阿光幫忙撈照片,...(恕刪)


江爺寫得好熱血阿, 看了文好像偶自己騎一樣爽~~~

不過即使是競賽組, 市民組聽起來還是很危險, 安全觀念不好的集團炸彈大角度切入自己都不會摔, 只會害到後面一團人, 所以偶輪車看到後輪不穩的, 尤其是會大角度閃水溝蓋的, 寧願吃風都不靠太近以策安全

可惜沒進前幾名, 不然隔年菁英組就比較安全了~~~

還有那鍋爬坡tempo是怎麼搭配的? 偶這次日月潭前段爬坡轉速70+-5發現右腳踩一下到下次右腳再踩一下時間太短根本不夠讓偶吐完一口吸完一口一鍋循環, 只好是右-->左-->右--->左 變成一鍋呼吸的循環 (下鍋循環就變左, 右,左, 右了), 莫非用橫膈膜出力吸得太大口了? 不過這樣倒還不會氧氣不足而腳酸就是了, 只是節奏很容易左右換來換去跑掉



PS1. 手機哥按摩那張好情色阿~~~
PS2. 手機哥有魄力A, 下次遇到老外跟你擠跟他講"Kiss my ass"就好
PS3. 下次團騎能跟到江爺屁股就表示比賽有跟住主集團能力, 大家要好好盯住江爺屁股
PS4. 各位辛苦了, 在大熱天跟雨天中騎車還有補給真是...
PS5. 咳... 那鍋984不是三德教練的師父嗎?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