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說不能花

阿嬤說不能花
六年前,我同低年級老師,帶小朋友到屏東縣潮州「假期樂園」校外教學。

活動結束前,孩子們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說說笑笑,準備要搭車返校。

我走近小朋友,分享著他們的喜樂。

和小朋友的對話中,知道他們都帶了一百元到二百元不等的零用錢,買了吃的或喝的,
也買了自己喜歡的小紀念品。

小朋友很好客,從背包裡拿出他們帶來的點心要請我,就在這個時間,
我發現人群外的一個小女生,靜靜的站在那裡,用木然的表情看著我,

我停住了與這群孩子的對話,走近那孩子。

我問她:「今天好玩嗎?」她露出笑容對我點點頭。

我接著問:「你買了什麼東西?」

「校長,我沒買。」

我再問她:「爸媽有錢給妳嗎?」

「我爸爸死了。」

「媽媽呢?」

「媽媽走了。」

我重重的呼了一口氣,心想:「天呀,我怎麼會在這個時候問孩子這些事?」

我彎下腰輕聲的告訴孩子:「校長請妳喝杯飲料好嗎?」

她回應我說:「我有七十塊錢。」

「那妳今天花了多少錢?」

「校長,我沒有花。」

我心裡面納悶著:一個八歲的小朋友身上帶了錢,一整天看同學買這、吃那,

她居然說她沒花錢,這怎麼可能!

我問孩子:「妳今天帶的錢是誰給妳的?」

「是阿嬤給我的。」

「那妳的錢呢?」

她一聲不響,卸下她的小背包,伸手到背包最底下拿出那七十塊錢。

我以吃驚又難以置信的口吻誇獎她說:「哇!妳真乖,妳真的都沒花錢。」

小女孩低著頭、小聲的告訴我:「阿嬤說不能花。。。。」

當這句話聽進我的耳朵的同時,我不僅眼紅、鼻酸,心裡真是難過極了。

我牽著她的小手:「來,和校長到那邊,校長口好渴,我想去買杯飲料。」

一路上,雖然沒幾步路,心裡卻是那麼沉重。

孩子那句阿嬤說不能花一直迴盪著、觸動著我的心。

一個八歲大的小孩,謹記著出發前阿嬤的叮嚀,她真的那麼懂事。

而阿嬤那麼有心,拿了零用錢給孫女,為的是不讓孩子看到同學有錢,而她沒有。

阿嬤的用心是那樣令人感動,只是對這孩子來說也實在太難為了!

不知不覺已走到了賣冷飲的攤位。

我停下腳步,拿出五十元鈔票遞給孩子,

我說:「校長不渴,妳自己想喝什麼,去買一杯飲料。」

孩子說:「一杯?」

「是一杯,校長不渴」看著她買飲料高興的模樣,我內心吶喊著:「孩子的媽,這個時候妳在哪?」

她買了一杯可樂,手上握著找回的三十元,舉得高高的說:「校長,找的錢。」

我收下了錢,孩子深深的向我一鞠躬: 「校長,謝謝。」

看著她既不好意思又雀躍的表情,當時的我已淚成行。

(屏東海豐國小校長 陳鴻松,師友420期)

阿嬤說不能花 。。。這讓我想到一句話"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

看完這篇文章我真的蠻難過。。。

想想,有的人一生下來就受到那麼多矚目及關愛,卻有多少人,他們的媽媽卻為了孩子的學費、便當費在奔忙。

這個社會真的很變態!

甚至是連有錢的孩子也學會瞧不起沒錢的孩子。。。這就是我們的教育進行式!

[iframe]value="http://www.youtube.com/embed/TZ25P0aRikw?fs=1&hl=zh_TW"></param><param name="allowFullScreen" value="true"></param><param name="allowscriptaccess" value="always"></param>[/iframe]</object>
2010-10-14 12:5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阿嬤

土豆騎白馬 wrote:
阿嬤說不能花 六年...(恕刪)


土豆

感謝分享!!你又害老頭子(昨夜被阿良害..今天又被你....)

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

要教就要教孩子懂得苦.懂得分享.懂得面對!!
http://www.facebook.com/liu0295
好話 v.s 壞話 … 只在一念之間

作 者:劉 墉

說件 「鮮事」 給您聽──

有個丈夫跟太太親熱,撫摸著太太,很有情趣地讚美:
「妳的皮膚摸起來真細,絕不像四十歲的女人。」
太太笑: 「是啊!最近摸過的人都這麼說。」
『啪!』 一記耳光。
丈夫吼道: 「妳最近讓多少人摸過?妳老實招來!」
太太摀著臉,哭著喊:
「大家是這麼說啊!每個護膚中心的小姐都這麼說。」

這是真事,但是怎麼看都像笑話對不對?
問題是,當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我們周遭充滿這樣的笑話。

只因為一句話沒說對,就把喜劇變成了悲劇,
把眼看就要辦成的好事變成了壞事。

「話」人人會說,只是不見得人人會說話;
有話好說,只是不見得人人說好話。

不說好話的道理很簡單──因為他沒有多想一想。

舉個例子:
最近我有個朋友,在他新居的後院搭了間工具房。
那工具房是買現成的材料,再自己拼裝的,
專門用來放剪草機、鏟子、鋤頭這些整理花園的工具。

可是我這朋友興高采烈地才拼裝到一半,
他的鄰居竟然隔著牆喊: 「你亂蓋房子,是違法的。」

我這朋友氣極了,跑到建管處去問,
得到的答案是蓋十呎乘十呎以內的工具屋,
不違法;只有超過,才違法。

他回去量了量自己買的工具屋,是十呎乘十二呎,
多了兩呎, 於是拿去退掉,換成合法的尺寸。

工具屋搭好了,他跑來對我說:
「我非要去糗糗我那鄰居不可,我要告訴他中國人不好欺負,
我去政府單位問過了,現在搭的絕對合法,歡迎他去告!」

「你何必這麼說呢?」我勸他, 您何不換個方式,
對他說: 『真是謝謝你,幸虧你提醒我,
不然我的工具屋多了兩呎,
因為違法得拆除,就白蓋了。』
你不是照樣讓他知道你去問過政府單位,
現在是合法建築了嗎?」

朋友想了想,覺得有理,照辦了。
結果不但沒有得罪鄰居,還交上了好朋友。

再說個故事。
有個人 和他 太太為了一點小事吵架,要離婚,
起因居然不但不是壞事,還是好事。

那一天,他太太買到一條上好的石斑魚,
特別打電話到辦公室:
「你離開辦公室的時候,打個電話回來,
我好下鍋蒸, 這石斑魚,
多一分鐘少一分鐘都不成。」

那太太想得很好,丈夫出門,她蒸魚,丈夫進門,正好上桌。

偏偏她丈夫下班的時候,才打完電話,說要出門了,
就碰上個客戶突然造訪,耽誤了二十分鐘。

「糟了!」 送走客戶,丈夫心想,趕緊又撥個電話回家:
「對不起,臨時有事,現在才能走。」

太太一聽,在那頭跳了起來:
「什麼?你還在辦公室?
你不知道魚涼了不好吃嗎?
你知道這條石斑魚多少錢嗎?」

丈夫沒多吭氣,匆匆忙忙開車回去,一路想,一路急,
加上晚了, 餓,胃都急疼了,路上還差點撞了人。

進門沒好氣地說一句: 「魚涼了就涼了嘛!熱熱不就得了?」
太太也沒好氣: 「你是沒命吃好魚,以後給你吃涼的。」

兩個人當然 「吵翻了」 ,拉開嗓子吼,把孩子都嚇哭了,
一條好好的石斑魚,放在桌上,誰都沒吃,還差點離了婚。

你說,他們是會說話嗎?

如果那作太太的,能像我那搭工具屋的朋友,
換個角度說: 「別急!別急!魚涼了,
微波爐熱一分鐘就成了, 開車小心點,我們等你。」

會說話與不會說話,常在那一念之間。

一念之間,他懂得忍、懂得退一步想,
想想壞話怎麼好說, 狠話怎麼柔說,
就可能有個喜劇的結局。

那一念之間,他毫不考慮地脫口而出,則可能是個悲劇的結尾。

雖然許多人讚美我口才好,但是我從不這麼認為,
而且覺得自己年輕的時候總是說錯話。

即使到今天,我每天晚上還是常把白天說的話想一想,
檢討一下,是不是有不妥當,或者「有更好的說話方法」。

正因此,在這本書裡我提出的案例,
都是最真實的,發生在大家身邊的小事。

而由那些小事裡,常能見到大學問;
由那些簡單的話語中,常能觸及心靈的深處。
一封父親給女兒的遺書 & 十年後女兒的回信


給可愛的女兒:

爸爸和妳玩了好多次躲迷藏,每次都一下子就被妳找出來。

不過這一次,爸爸決定要躲好久好久。

妳先不要找,等妳十四歲(還要吃完十次蛋糕)的時候,再問媽咪,爸爸躲在哪裡,好不好?

爸爸要躲這麼久,妳一定會想念爸爸,對不對?

不過,爸爸不能隨便跑出來,不然就輸了。

如果還是很想爸爸,爸爸就變魔法出現。

因為是魔法,不是真的出現,所以不犯規,爸爸不算輸。

爸爸的魔法是:趁妳睡覺的時候,跑到妳夢裡大玩遊戲;

在妳畫圖畫爸爸的時候,不管好不好看,妳覺得是爸爸,就是爸爸;

當妳拿爸爸的照片看時,爸爸也在偷偷的看妳……。

要記得,爸爸一直都陪著妳!妳已經是四歲的大姊姊了。

爸爸要拜託妳一件事,要妳照顧和孝順爺爺、奶奶和媽咪,

看妳是不是比爸爸以前做得好?

有多好,媽咪會告訴你的。

爸爸猜想,我們這一次玩躲迷藏要玩這麼久,爺爺、奶奶、媽咪有時候看不到爸爸,他們一定會偷哭。

偷哭就是犯規、就是失敗。

他們偷哭,妳就要逗他們笑,不然遊戲輸了以後,他們一定會哭得更厲害了。好不好,寶貝?

我們是同一國的,來比賽看妳厲害,還是爸爸?

準備好了嗎,比賽就要開始了!

********************************************************************************

十年後女兒的回信:

最愛的爸爸:

爸爸,我找到你了!

爸爸你知道嗎?

這些年,我很厲害唷,媽咪說我做得比爸爸你還要好呢!

爺爺、奶奶和媽咪犯規時,我都很努力的逗他們笑。

而且爺爺奶奶需要幫助時,我都有乖乖聽你的話。

爸爸……我是不是贏了?


不要擔心,我很勇敢。

因為我知道爸爸永遠都在我身邊看著我,

陪我哭、陪我笑、看我鬧彆扭。

你真的好厲害,你的魔法讓我變的很堅強,讓我變的更茁壯。

我很幸福,因為有爺爺、奶奶、你和媽媽陪著我!

我不孤單,爸爸也不會孤單,因為有我陪著你。

所以爸爸,你不用替我操心,我已經是個十四歲的大姊姊了,

我已經懂事了。

爸爸你可以變作星星,在天上安心的看著我。

爸爸,我畫了幅畫,是我們全家唷!

你想我們的時候,就看著這幅畫,

你想我的時候,我就變魔法,讓你在我們的夢裡來遊玩。



爸爸,我真的好愛你。



可惜比賽結束了…。



爸爸,我贏了……我是不是可以哭了…?


後記:

非常喜歡這篇文章,雖然每次看完都會忍不住掉下眼淚,我還是喜歡被感動後流淚的滋味。

讓我們更真誠的相待吧!因為人生難得、因緣難遇!

讓我們更真誠的對待妻子或丈夫,因為百年後就不能攜手散步了。

讓我們更珍惜兒女的成長,因為百年後要擁抱他們就不可得了。

讓我們在每一個相會、每一個因緣裡,都能全心的付出與融入,都能無私的感謝和奉獻。

讓每一刻相待都是最真誠的相待,因為,因為,百年後,這些都不可得了。

「珍惜今天 ~ 因為它是明天的美好回憶!」

==========================================================

很感動!!

一個有智慧的父親在往生前所寫下的一封信,

對於四歲的小女孩是這麼的彌足珍貴的回憶.....

但是.....

如果您能在寫這封信前.....

您更加疼惜您的寶貝 ( 兒女, 配偶, 父母... )

讓這一生了無遺憾......

因為......

因為....

因為……



世事難料
能看懂這些話的人 都是心裏有故事的人

★有些事,我們明知道是錯的,也要去堅持,因為不甘心;有些人,我們明知道是愛的,也要去放棄,因為沒結局;有時候,我們明知道沒路了,卻還在前行,因為習慣了。

★很多人,因為寂寞而錯愛了一人,但更多的人,因為錯愛一人,而寂寞一生。

★如果背叛是一種勇氣,那麼接受背叛則需要一種更大的勇氣。前者只需要有足夠的勇敢就可以,又或許只是一時衝動,而後者考驗的卻是寬容的程度,絕非衝動那麼簡單,需要的唯有時間。

★人最大的困難是認識自己,最容易的也是認識自己。很多時候,我們認不清自己,只因為我們把自己放在了一個錯誤的位置,給了自己一個錯覺。所以,不怕前路坎坷,只怕從一開始就走錯了方向。

★多少次又多少次,回憶把生活劃成一個圈,而我們在原地轉了無數次,無法解脫。總是希望回到最初相識的地點,如果能夠再一次選擇的話,以為可以愛得更單純。

★當你眼淚忍不住要流出來的時候,睜大眼睛,千萬別眨眼!你會看到世界由清晰變模糊的全程序,心會在你淚水落下的那一刻變得清澈明晰…… 

★分手後不可以做朋友,因為彼此傷害過,不可以做敵人,因為彼此深愛過,所以我們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有些人會一直刻在記憶裏的,即使忘記了他的聲音,忘記了他的笑容,忘記了他的臉,但是每當想起他時的那種感受,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
檢舉 勇敢的人~依然存在【真很另人感動~】

真很另人感動~




勇敢的人 依然存在





剛剛回來之後,洗完澡,我爸跟我說了一件事情,關於他教過的一個學生。




那不是他導師班的學生,他只是教過這學生某科而已,這學生家裏很窮困,爸爸經商失敗後,欠了大筆債務,他媽媽非常瞧不起自己的丈夫,行李收拾收拾就離婚跑人了,留下他和他姊姊,悲慘的是,連他姊姊都瞧不起這個爸爸,也離家出走,從此再也不聯絡,留下父子倆相依為命。




但,他爸爸其實是沒有能力養他的,經商失敗後,為了償還大筆債務,搞到最後連房子都只能用租的,平日就開計程車維生。他爸爸買不起車子,只能跟車行用租的,而跟車行租車,一天不管你跑多少客人,到晚上就是固定要繳錢回車行,算是租金;偏偏現在經濟又不景氣,計程車又不是很好賺,常常跑不到客人,連固定繳回車行的每天的租金,有時都還要自己貼,更發生過,繳錢給車行後,只剩下十塊錢坐公車回家,連飯都沒得吃。




而這學生,高中考上我爸任教的學校──南港高工。說實話,真的不是什麼頂尖好學校,但是他真的很認真,同學討論哪裡好玩好吃的,他都是默默聽著、一聲不吭,因為他沒有錢,更沒有時間讓他揮霍他的青春。但是他真的很厚道,也許這點遺傳了他的爸爸,社區的義工、醫院的志工…他都當過,證書獎狀厚厚一疊。




從國中時代,他就有一個交往中的女朋友,後來這女孩子考上北一女,雖然高一高二仍然有來往,卻都是為了利用他,因為他的電腦繪圖很強,總是幫女孩應付所有大大小小的美編、壁報…等等。到最後,女孩終究還是離開他,北一女、南港高工,這之間的距離有多大,男孩子自己心裡也曉得,他也知道這女孩,就像他的媽媽瞧不起他爸爸一樣的瞧不起他,從此再也沒有來往。但是卻並未造成他喪志頹廢,他一樣為了生活和前途努力的打拼。




四年前,他從南港高工畢業,應屆考上台科大高分子工程系,他爸爸知道他考上台科大,真的很高興,可是卻也很憂心,因為,他爸爸出不起學費。



他爸爸很難過的告訴他,他只能想辦法自己出學費。就這樣,四年來,他沒要他爸爸一毛錢,除了第一學期用助學貸款,每個學期他都拚命的打工好付學費跟生活費,甚至,他還拿錢給他爸爸補貼家用。一樣的,這四年來,他犧牲了無數的玩樂,他沒本錢像一般大學生一樣,逛街、花錢、吃好吃的、治裝打扮,他根本沒時間,也沒本錢。甚至,他連女朋友都不敢交。






四年後的今天,他跨組考研究所,成了台科大自控所的榜首,同時更考上台大機械所。







今天,他去找教授,教授一個個問每個來的學生什麼高中、什麼大學畢業?每個不是建中、台大、交大,就是竹中、清大,輪到他,他很坦然的說,台科大。教授說:「哦~不錯啊!什麼高中畢業?」「南港。」「南港高中?」他搖搖頭:「南港高工。」教授看著他,點點頭:「好,你進來。」




找完教授,他打電話給正在開計程車的爸爸,告訴他爸爸,他考上台大研究所了,要他爸爸也要勇敢活下去。他爸爸接完電話,當場淚如雨下,再也無法做生意,一路開著車回家。




他爸爸打電話給我爸爸的同事,也就是這學生高中的導師,一邊講電話、一邊哭,他覺得真的很愧疚,四年來,他沒給過這孩子一毛錢,他不是不想給,他是根本給不起;當老婆跟女兒離開他之後,若非這兒子還在他身邊,勇敢的為了自己和爸爸而活下去、而努力,他早就沒有活下去的勇氣了。




今天,他兒子打電話給他,鼓勵他,也要勇敢的活下去,他真的徹徹底底的潰堤了,一個客人都不能載,就這樣哭了一整天。




我想,這孩子一定會成功的,在那樣的逆境,是我怎麼想都沒辦法想像的,從來不愁吃不愁穿的我,真的可說是十分汗顏,當我還在想著買多少化妝品、買多少衣服時,當我還在計較著怎麼我的錢都不夠我吃喝玩樂加打扮時,有人這麼辛苦而又勇敢的生活著。




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就發生在今天的台灣。

在這個時代,勇敢的人,依然存在。







很了不起的小孩, 在這個父母承受不了失業壓力時,

只會帶小孩一起自殺的社會,很值得把信傳出去.

土豆騎白馬 wrote:
阿嬤說不能花 六年...(恕刪)
土豆兄你好
你分享的故事文章很棒
深具啟發性
讓我想起一位師長的 教誨

人文素養所指的是----深切的自律與反省以及對他人的關懷與付出

不論以後的版主以及車隊隊長是誰
衷心期盼能在騎車之餘
撥出一些時間從事公益活動------例如此次送愛心到部落活動
中午劉老大來電說他看了很感動,
跟我說看哪裡需要幫助的我們盡量去幫
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
有一個敗家子受不了物質的誘惑一直升級腳踏車
已經接近頂的同時也發現口袋的的銀兩都花完了
他真的很需要大家的幫忙
大家可以直接匯到他的戶頭
捐款專戶:001-123 456 789 000 戶名:林土豆

(開玩笑的,別打我)


以下繼續.....

幾個發人深思的小故事

不堪一比

有許多人來找禪師訴苦,都認為自己是世間最苦的人。

禪師說:「請你們把自己認為最痛苦的事情寫在紙條上。」

大家立即照辦。

禪師接著說:「現在請將手中的紙條與別人交換。」

眾人在交換閱讀過別人的痛苦後,

紛紛發出驚叫,急忙要回了自己的痛苦。


誠實之花

一位禪師為挑選自己的衣缽傳人,

發給眾多的門徒每人一包花籽,

宣佈誰種出的花兒最美麗,就傳位給誰。

比花的時候到了,眾人各自捧著盛開鮮花的花盆,

來接受禪師的挑選。

只有一位弟子捧著空花盆,神情坦然地站在一旁。

誰也沒有料到,禪師最後選定的衣缽傳人竟然就是這位弟子,

原因是他的花盆裝滿了誠實之花。

原來禪師發給大家的花籽全部都煮過,根本就不可能發芽。


把線畫長

一位武林高手在一次比武中,因找不到對方的破綻,

被對手擊敗,他就去求教一位禪師。

禪師在地上劃了一條長線,

要求在不能擦掉這條線的情況下,令這條線變短。

武林高手百思不得其解。

禪師在原來那條線的旁邊,又劃了一道更長的線,

兩相比較,原先那條線看起來確實變得短了很多。

禪師解釋道:「打敗對手,不在於攻擊對方的弱點,

只要你自己變強,對方便如原先那條線一樣,

也就在無形中變得較弱了。」


捂緊枕頭

一位著名學者背地製造了許多流言,

中傷一位具備非凡智慧的禪師。

學者一日自悟,深感內疚,到禪師處負荊請罪,

表示要盡力將流言予以澄清,還禪師一個清白。

禪師聽後拿出一個鵝毛枕頭,說道:

「別的你都不用做了,只請您將這枕頭在大街上打開,

讓毛隨風飄散, 然後將鵝毛一根不少地幫我撿回來。」

學者面露難色:「這我可能做不到,因為鵝毛那麼輕,

一陣風來,就不知飄到哪里去了。」

禪師微笑道:「您說得很對。

其實流言如這鵝毛一樣,一旦四處飄散,又怎能收得回來呢?

不如我們今後儘量捂緊枕頭,千萬別輕易打開它吧。」


倒空杯子

一天,一位學者專程到一位禪師那請益,

禪師只是以茶相待,並不說禪。

他將茶水注入學者的杯子,杯滿後,還在繼續注入。

學者看著杯子的茶水不斷地溢出杯外,實在忍不住了,

說道:「已經溢出來了,請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現在這只杯子一樣,」

禪師答道:「裝滿了你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你不把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對你說禪呢?」


永遠不滿

一位青年渴望創新,求教於禪師。

禪師取出一個罐子,讓他裝滿石頭。

裝滿石頭後禪師問:「還能裝嗎?」

青年回答:「不能。」

禪師抓起一捧沙子灌進了石頭縫中,

最後居然裝進去了一大堆沙子。

「還能裝嗎?」禪師又問。

青年回答:「這回真的不能再裝了。」

禪師提起水壺往罐子灌水,又裝進去了很多水。

青年因此頓悟,在自己的事業上通過創新,

很快取得了較好的發展。
土豆大哥留了不少好文章給小弟很多啟示,小弟感激不盡,不管是80元小女孩的故事還是劉墉的說話技巧及小女孩的信都深深的讓我感到感人及說話的進退應退,多為別人想想,退一步海闊天空才是正確的,感謝土豆大哥,加油期待你更多的文章
四川美麗女大生被拐15年成癡呆 至今住窯洞

2010/10/12 19:09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15年前,一名叫曹小青的四川女子被拐到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至今仍生活在窯洞裏,無論春夏秋冬,她終日衣不蔽體、黯然無語,不斷地在窯洞的牆壁上用粉筆書寫「第一名」的字樣,當地村民說,她是成都的一名大學生。她的家在哪裡?她的親人又在何方?各媒體記者記者將在成都、巴中、達州、呼和浩特4地開展尋親行動。


新華網報導,電影《盲山》講述了22歲女大學生白雪梅找工作時,被拐賣至某法盲山區,多年後被解救的故事。這一幕在現實中上演了。15年前,曹小青從四川被拐賣到和林格爾縣二前灣村,那時她已有些癡呆。1年後,她被轉手賣給亂岔溝村的龐大寶。當時,她已身懷六甲,卻再次被賣到榆樹梁村,接納她的是一對智商有問題的兄弟。


羊群溝鄉廟溝村村委會主任梁來世說,曹小青是1991年或1992年的夏天來的。因為當時正是種地時,曹小青癡呆不幹活,買家就打罵,人們都說這個四川姑娘是愣的(內蒙古方言,傻瓜的意思)。


今年3月14日上午,曹小青的「丈夫」劉二針將記者領進曹小青居住的一西窯裏。曹小青倚著牆坐在炕頭,披著一件開了花的棉衣,蓬亂的頭髮像被膠體凝固在一起。在西窯脫了皮的牆上,曹小青用粉筆寫滿「第一名」,沒人能夠明白她的意思,曹小青的兩個孩子更難以讀懂,「她想讓我考第一吧!」上小學三年級的毛蛋說。


1993年,劉二針把曹小青從龐家接來做媳婦。「花了4000塊錢(人民幣)。」劉二針說,「曹小青到龐家後,父子3人打她。俺們去接曹小青時,她還大著肚子,被打得躺在地上,完全是個血人。」


村民說,劉二針父親還在世時,看到兩個傻兒子,擔心劉家絕後,便從亂岔溝村龐三寶的大兒子龐大寶的手中買回曹小青。劉二針說,小青在龐家不聽話,不幹農活。看到曹小青有精神病,龐家怕人財兩空,所以就把她給賣了。


「聽不懂她說話,但寫得一手很漂亮的字。」村支書皇甫功聽說曹小青是個大學生。生下孩子後,曹小青病情越來越重,夏天她就長時間地坐在窯洞前的林子裏,不穿衣服,只是隨意地披著幾塊布。


3月17日,記者再次見到曹小青,她終於可以開口說話,但只是簡單地重複「不要、不吃、寫不得」等話語,記者拿出筆記本電腦,指著準備好的四川地名給她看,她依然默然,只是眼睛顯得更加明亮。


當記者手指「達州、巴中」時,她突然「嗚嗚」起來,然後一臉黯然,她的眼角明顯濕潤了。記者不斷用四川話問曹小青「你是哪裡人?」、「什麼時候被人賣來的?」、「你是哪個學校畢業的?」時,她突然滿含熱淚地說,「你為什麼不早來一天呢?」一口純正的達州或巴中地區的口音。


曹小青到底是達州人還是巴中人?11日下午,記者分別採訪了達州、巴中兩地警方,試圖揭開其身世之謎。達州公安局幹警表示,由於曹小青被拐時還沒建立網路資料,只能從厚厚的檔案資料中逐一查找。打拐辦警官李立偉抱出厚厚4本失蹤或被拐賣婦女的花名冊,其中涵蓋1990年至1996年的所有資訊。記者花了近兩個小時查詢,沒有查到「曹小青」的名字。


隨後,記者又到戶證大隊查詢,全市叫「曹小青」的,經比對後全被排除。記者又和巴中警方聯繫,但查詢結果和達州一樣,沒有名叫「曹小青」的女子。



給詐騙集團的一句話:
會騙人的人永遠不會知道被騙的人受到的傷害有多深

看完很感動的人快把捐款匯到指定帳號吧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